第265章 这地方可真好
作者:好酸的杨梅   在古代做个小县官最新章节     
    “是!”杨正站到这一班衙役面前,“各自去拿干粮和水囊,半炷香之后出发。”
    衙役们快步往厨房去,杨正也准备离开时,孟长青却叫住他,低声道:“杨大哥,你这个人,我是绝对相信的。”
    杨正先是愣了片刻,不明白好好的怎么说这个话,但随即意识到,这句话反过来想,不就是有人让孟大人无法相信吗?
    再想到他们要去追的人…孟大人不相信齐人立!
    “大人,您实际想让我做什么?”杨正也压低声音反问。
    孟长青说,“齐大人出去的这些天,我只收到过他的一封信,你不要让我担心,记得随时传信回来。
    看好齐大人手上的信物,不要让它落在莫名其妙的地方。”
    说完孟长青深吸一口气,“齐大人单纯,他身边的阿祥虽有些武功,但身手远不及你们军营出生的,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你们当中必须要有人守在齐大人身边。”
    “是。”杨正现在听完孟长青的话,也要仔细琢磨琢磨这里面有几层意思了。
    杨正离开后,孟长青去让八方带路,去见了那对老夫妻。
    “原先一组有两人成亲了,所以多了一间空房出来,我就把人安排到那儿了。”八方快步走在前面,“大人怀疑那对老夫妻也有问题?”
    “我也不至于一天天闲的没事干,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你看齐大人这一走,一两天回得来吗?总要有人去关照一声,免得他们心生惶恐。”
    原本的一组,他们所建的房子,离县衙最近,没说两句话就到地方了。
    孟长青和八方走近的时候,就看那俩老人,正站在院子外面往远处眺望。
    “来人了。”老妇人推了推老伴,示意他转过身来别后背冲着人家。
    老人家眼神不好,等人走到跟前才发现其中一位,就是把他们带到这个院子的人。
    虽然没穿衙役的衣服,但也是官府的人。
    两位老人弯腰道:“见过老爷。”
    “您二老太客气了。”八方将人扶起来,“我叫八方,您直接喊我名字就行,这是我家主人。”
    八方了解孟长青的脾气,只从那两句话就懂她想有所保留,干脆就没有点名孟长青的身份。
    老两口一听,原来旁边那位身份更尊贵,看他身上穿的粗布衣服,衣裳下摆沾着泥,还以为他是这位八方的仆从。
    两位老人不知道要怎么给孟长青行礼,嘴里含糊着,手上拜了拜。
    孟长青扶上老妇人的手腕,“两位老人家别客气,看看这房子,还行吗?”
    “房子很好。”老人说,“结实的很。”
    “我们进去说话。”孟长青将人扶进院内,“听齐大人说,你们是达州人士?”
    老人点头,“我们是达州到道县人,官爷知道我会养蚕,说这里正好要一个养蚕的人,就让我带着老妻过来了。”
    “正是,北山县想做蚕丝生意,您来了这里,还请您多教教这里的人。当然,县衙不会让您白白传授手艺,您在这里养出的蚕茧归您自己,此外还有工钱。
    具体工钱多少,等齐大人回来再跟您细算。”
    孟长青说到这里,来了个转折,“只是我听齐大人说,你们那村子似乎有个恶霸。”
    她这一开头,老两口心中的怨念立刻倾倒而出。
    跟齐人立说的没什么两样。
    孟长青听完后说:“难怪齐大人如此激动,一定要为你们讨回公道。
    齐大人此刻已经出了北山县,又往达州去了,你们二位就安心在这儿住下,等齐大人的好消息吧。”
    两位老人不停点头,“哎哎。”心里想着,这里官府的人,可比达州那些官好多了,眼前这才是个人呐,之前在红府村碰见的那些,简直不是阳间的官。
    “你们刚来,今天先好好休息,等明天会有衙役过来,带你们熟悉周边的环境。”孟长青面向老人道,“也会带您到附近的山上看看,看山上是否能放蚕。”
    老两口一直把人送到院门口,看着人走远,嘴边的笑容还没消下去。
    “这地方可真好啊。”老妇人说,“人心好。”
    老头也点头,“还得多亏女婿,不然也轮不到咱俩来。”
    老妇人笑道:“咱们运气好,想想村里其他人,还在家里憋气呢。”
    话说杨正这头。
    他带着人快马追赶,在宏州附近,就追上了齐人立一行人。
    “少爷,后面有官差正快速过来。”齐祥禀告道。
    齐人立从车窗中探出头,“咱们减速靠边,让他们先过去。”
    马车刚慢下速度,齐祥就说:“看他们的衣服,像是咱北山县的人。”
    “什么?”齐人立这下半个身体都探出来了,“快靠边!”
    等马车停稳,他下了车,刚好杨正也带着人到眼前了。
    “杨校尉?”齐人立关心的问:“如此匆忙,可是县衙出了什么事?”
    杨正下马道:“齐大人,孟大人怕您有危险,特意让我带一班人马前来护卫。”
    齐人立诧异,又觉得非常贴心,“多谢孟大人,多谢杨校尉。”
    杨正侧头咳了一声,然后才说:“齐大人,府台大人给的信物可在您手中?”
    “在啊。”
    “齐大人,目前您的官位品阶在我之下,这信物由我去转交,也能更快送到达州知府面前。”
    齐人立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北山县县丞给的东西,知府衙门的人恐怕根本不当回事,可要是凉州军营的校尉,那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