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大势力
作者:谭漠雪   龙瀛剑诀最新章节     
    黄伊榕听到李世民提出“化整为零”之法,遂点头称赞道:“如此甚好,就依殿下之计。”

    此次随李世民出行的众人,半数出自“承乾殿”,皆是他的亲信。唐王李渊给次子下达了军令,但在明知凶险的情况下,却只给秦王调拨一千人。不足的人马,李渊十分直白地对李世民说,让儿子“自己想办法”。

    如今天下纷乱,唐王府需派兵日夜镇守边关,以防其它势力偷袭。许多城池或者村镇,确实时常有战争上演,唐王府确实抽调不出太多精兵。然而,除此因由之外,李世民还嗅到了一丝“父皇想借此削弱自己力量”的味道,不为别的,正是为太子李建成铺路。

    李世民心中略感不是滋味。难道以后与父亲和大哥的感情,会越来越淡么?他不愿意再深入地思考下去。他所能做的,便是尽可能地保存“承乾殿”的实力,同时,也保存唐国的实力。

    一千九百余人,包含了数十名良将。除了多年与李世民走得极近的段志玄、长孙无忌和刘文静等人之外,还有新近加入秦王卫队的秦琼及程咬金,而作为与黄伊榕及洛修关系密切的李靖父子,亦在其列。

    李世民此行的目的便是相助黄伊榕。在得到国定钦使的赞同之后,他便将带来的一千九百七十名精锐,拆编为十组。

    在来时的路上,他已盘算好队伍划分方式。每一组一百九十七人,需有一名女子,乔装成黄伊榕的模样,同时至少有两名以上武功高强的将领带队。

    对于“一百八十”这个数字,李靖传授了一套极其精妙的排兵布阵之法,另安排两人镇住阵眼,剩余一十五人往来穿梭于阵中,随时候命补给,游击而战。此阵源于“五虎群羊阵”,由李靖推演变幻后,自创出“五方游击阵”。整个大阵可使己方在遭遇敌袭时,能力增强至三倍以上,寻常江湖帮派想与之抗衡,难上加难。

    为确保黄伊榕的安全,李世民决定亲自护送。而李靖之子李德謇,因恋慕黄伊榕,死活不肯与父亲同行,非要跟在心上人身边。黄伊榕瞧了瞧那痴痴望着自己的李德謇,凝颦蹙眉,打马避开。

    近两千人拆分之后,按不同的线路,先后行走。不论是灵活性抑或是隐蔽性,都较之前更有优势。且此种方法,迷惑敌众的效果甚佳,另外九组分担了大部分欲夺“藏剑图”的敌人,使得黄伊榕及李世民所在的那一组,行进时轻松了很多。但即便如此,在接下来的七天里,他们也遇到了三次阻挠。

    当初,郭旭扬背负白布包裹的木剑,并对天下人宣称身怀龙瀛。他数年来经历大小战役数百回,虽说日子因那柄“假龙瀛”过得极不安稳,然交手的频繁程度,却仍然比不过唐王府众人这七日的情况。更让黄伊榕及李世民忧心的是:“夺图”之敌,有愈来愈多的趋势!好在有军队增援,否则,黄伊榕只怕有性命之虞。即使是郭旭扬,以一人之力连战雄群,定然也是吃不消的。

    黄李二人均认为此事绝不简单!他们推测,定是有人暗中极力推波助澜。那隐于暗处的幕后推手,是否就是散布传言之人?若其意在龙瀛,则只需悄然尾随黄伊榕身后,待寻到葬剑之地时,再出手抢夺岂不更好?如今将此等绝密之事,弄得人尽皆知,此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正当黄伊榕等人快要行至祁连山脉中部时,伴随着大量的马蹄之声与厚厚的飞扬尘土,又有三百余人迎面而来!

    “布阵!”李世民一声大喝。

    经过前三场战斗,同行的近两百名将士对于李靖所授之“五方游击阵”,已运用得极为娴熟。

    骏马奔驰间,阵型快速成型。外围以五行之术排列为五方之形,内部呈双环之状,内环与外线之间由人马相连,马上之人御马走位,不断地变换方位。每人均配备一块防御铁盾、一柄远攻长枪、一件就手兵刃,以及,一架木箭轻弩。弩箭之所以为木质而非精铁,是考虑到利箭射出之后,若不能回收,则可沿途削砍树木,制箭补充。

    待众人布阵完成,侵袭者的旌旗已映入黄伊榕的眼帘——洛阳!

    “来者竟是洛阳王府。看他们的行军之法,似是暗含兵家之道,似乎不好对付。”黄伊榕心道。她的美目扫向敌方,当看到敌阵中的一人时,她大吃一惊,“他竟也是领队之一?”

    黄伊榕看到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见过很多回、郭旭扬救过好几次、曾经毒害郭旭扬的康颜!

    在商州城的刺史府,黄伊榕替康颜化去梁王府的“朔方郡公”梁洛仁所下之毒,洪一更是将一块玉石信物相赠,令其投奔洛阳城的“武峰门”。而康颜终究是不甘平淡之人,在看到洛阳太尉王世充的纳贤布告后,他自荐进入了洛阳王府。

    康颜自从走出大山,历经生死数次,其间接触的又是御剑山庄、梁王府及南阳王府三大帮派势力的一众“老江湖”。他在奸滑恶毒的染缸中浸淫,在身心折磨中快速成长,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山里人。他从梁洛仁处学到的八卷兵书古籍,后来才知晓,竟是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膑所著之兵法。此兵法原已失传,梁王府偶然所得下,又被康颜偷学了去。

    王世充看出康颜有些才能,便封他一个“参军”之职。蜕变后的康颜摸索着官场之道,竟逐渐“如鱼得水”起来,慢慢爬到了“将军”之位。此番围剿黄伊榕的任务,王世充便将他派了出来。

    面对黄伊榕,康颜的神色颇不自然,他抱了抱拳,道:“黄女侠,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黄伊榕轻笑一声,“多日不见,康公子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康颜颔首躬身,“此前得黄女侠多番搭救,康某感激不尽!然康某已为洛阳之将,待会儿若有得罪之处,万望勿怪。”

    “你说得不错。你为前程投奔王世充,无可厚非。你我各为其主,刀兵相见,实属正常。”黄伊榕说话间,摸出隐于衣摆下的涅冰刀,“你不必因我曾救过你而顾虑,你们洛阳王府这些人,还奈何不得我们。”

    洛阳王府的人数虽比唐王府多百余人,然李靖所创之阵法,却有奇效。

    黄伊榕及李世民对视一眼。处于阵眼中的李世民手中令旗高扬,正准备指挥将卒冲杀,却见后方又有一大批人马赶来。那随风狂摆的旌旗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梁”字。身后的堵截者,正是梁王府之梁洛仁所率领的两百兵士。

    黄伊榕、李世民及那一百九十五名大唐将士,被两大势力前后夹击,而敌方人数之合,已是己方的三倍之多!

    **“五方游击阵”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百度查“化整为零”这个词儿,才知道出处是毛爷爷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挺吃惊这个词儿原来这么“现代”,所以本章开头用了一次之后,就不打算也不敢再继续用了。

    然后想到以前看过一个留言,某观众读者,批评某作品下的某角色说话时,用的某个成语“推后”了,即:比如说,书中的宋朝角色,说了一个出处是元朝的成语。我看到这则批评之后就觉得很囧啊……同为作者,我为那个作者鸣不平好像不太合适,但真的觉得这批评是不是太吹毛求疵了?

    引经据典、颂念诗词、寻章摘句的时候,时间先后顺序是不应该出错的,但一般的四字成语,在古风类作品中,可以说是用得非常频繁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结晶下造出的成语(含常用四字词语)数十万个,如果每用一个,都要去查一查、核一核“出处时间”的先后,那真是不用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