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一家两地
作者:红烧豆腐干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最新章节     
    原本这些账目,刘氏自认还是有能力盘账,但听顾二柱的意思就是想大儿子动手,她也只好装聋作哑了。
    不管孩子爹出于什么目的,总归是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为两个儿子好,亲兄弟明算账,避免不愉快。
    饭厅。
    马珊颇为好奇她孩子爹怎么钻进上房一直不出来了,有什么事情不能出来一起吃了以后回头再唠。
    想不通,问婆婆。
    “你爹怕记不清账目,让二郎先帮他盘账。别管他们爷俩,他们爷俩有吃的,咱们只管自己吃。
    等吃完了早点回房歇着,不要以为坐满双月子就能马虎大意,带孩子再辛苦不过,夜里都要起好几趟。
    尤其是如今天冷了,夜里起来也不方便了。能歇着,多歇会儿,缺了啥记得说,等孩子大点就轻快了。”
    刘氏提醒了几句,便不再多说。
    一个儿媳一个性子,她要让虎妞夜里留个丫鬟搭把手,虎妞未必乐意。
    而她当婆婆的已经把大孙子抱屋里睡了,再让她夜里连小孙子也照顾上,她家二郎先第一个不会答应。
    孩子都是好孩子。
    一个赛一个的孝顺,可主意也太正了,像虎妞就连她亲娘哄了也硬是不答应晚上有丫鬟媳妇在东厢房守夜。
    “好,我不会让自己累着的。”马珊欣然应下,刚想提起不知周半夏会不会提早到明儿就回来。
    知明回来了。
    他老子余财这次也是陪同顾二柱一起出的远门,顾文轩不派家兴或是顾大华骑马回来传话未曾不是有这个缘故。
    见他爹精神好着,知明来不及多说,先去上房通禀传话,待顾二柱听完问了几句,他回了话之后再去的饭厅。
    又将顾二柱的让他明早进城回禀一声先不用急着赶回来的决定禀报给刘氏,刘氏也极为赞同顾二柱的建议。
    孩子爹既然已经出远门回来,这两天免不得要去一趟赵家和王掌柜那边坐坐,毕竟他们挺惦记着孩子爹。
    再则,与其让老儿媳赶回来,老儿子又放心地护送回来,次日起大早再去城里,还不如安稳地待着。
    小家伙只要哭起来嗓子实在不小,还是等孩子爹选好入宅吉日,近吉日前两天回来的也好让三丫睡个踏实。
    听完知明禀报,再打听了周半夏近两天胃口可好,听知明回禀今天周半夏又吃了什么,刘氏更无意让老儿媳明日赶回来。
    在城里宅院住着多清静,伺候的人多,小两口在一起,睡得安心,吃的一有不合胃口还有云客来。
    王掌柜两口子总归是不会让三丫缺了嘴的,还有三丫她(堂)姑,赵家,她们也不会委屈了三丫。
    和刘氏想的差不多,住村里有住村里的好,住城里也有住城里的好,但此时此刻顾文轩就觉得还是住城里方便。
    整个宅院就他两口子是主子,护卫小厮住外院,丫鬟婆子住后罩房,不传唤每人恪守规矩轻易不进内院。
    待用过晚饭移步回房,只要吩咐下去不见客了,就绝无可能有人能进内院,有来客登门也有顾大华招待着。
    无须等宵禁,想看书就看书,想弹琴就弹琴,想进别墅就进别墅,根本无须担心有人突然闯入他两口子院子。
    不像在村里,他两口子是不见客了,但总有找他父母大哥大嫂的客人到来,即使无客上门也不好随时进别墅。
    毕竟一家人仅仅一个院落的正房东西厢房住着,抬头便可见有无点了油灯,什么时辰熄灯休息的等等迹象。
    而他媳妇身上揣着的秘密实在禁不起任何考验,包括他家里人。
    虽说父母兄长大嫂小妹很好,但架不住他们有儿孙后代,为了儿孙会做出什么,谁也不知,还不如什么都不知更妙。
    哪像这会儿,他两口子回房歇着了,不曾传唤,连他媳妇身边的贴身丫鬟也不能迈进内室或是书房半步。
    可以说,不在一个院落住着,他两口子是能想干什么干什么了,不过也快了,他爹都回来了,可以搬家了。
    等搬进庄园,看似一家人还住一起,但各有院落,会自由很多,起码再来个客人,不是谁都能直达西厢房。
    他媳妇要是懒得换衣裳见客,完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借口让麦黄几个大丫鬟打发走,管谁上门拜访。
    “是的,会方便很多。”周半夏好笑点头,“不过如今已经好多了,自从有麦黄,不管哪位客人基本上都被挡在小厅外。”
    像顾老太,往常来二儿子家,说着说着脚步一拐就到她两口子所住的西厢房时,喊着三丫的就进来了。
    她能怎么说,大热天的都不好在屋里穿少了,还要当个孝顺的孙媳立马相迎,可有了麦黄完全不一样了。
    麦黄会把老太太请进小厅上茶的同时很机灵地禀报她在屋里歇着,要不就是在书房盘账,让老太太稍等片刻。
    但话又说回来了,除了老太太,老太太还好,一回两回的就看出眉目了,轻易不会闯入她两口子的内室。
    可小田氏婆媳几个不是的,即使小田氏被拒在门外,可她几个儿媳就不知怎么想的,有些时候连麦黄都挡不住。
    包括顾四郎媳妇婉娘,和大郎媳妇一样的,能进内院,她们就自说自话的喊着她,一边闯进内室或是书房了。
    有一次就把麦黄惹恼了,不等她应声,麦黄就指桑骂槐地数落门房什么人都放进来打扰她休息。
    那个尴尬的。
    她出书房的时候还意思意思地指责了麦黄两句,可就是有脸皮厚的顾大郎媳妇不当一回事。
    她当时都词穷的不知说什么好,毕竟不说马珊摆明立场要和对方绝交了,她好像和对方也没有什么来往。
    一则分家后很快搬家了,接着她又陪考不在家,对方也住到了城里;其次,志不同不相为谋。
    当然,最关键的是对方太爱摆谱了,总喜欢动不动拿着长孙媳的架子说些有的没的,自我存在感太强了。
    强到令人反胃。
    她一个隔房的妯娌用得了搭理?可事情就巧了,每回都被对方跟着老太太或是王氏谁的混进来。
    倒是这些天住城里,对方还是想登门进来是不可能了,更别说什么拿着长孙媳的架子说些有的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