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逃不逃?
可这崔沆之前一直当和尚,其实和混混差不多,崔怡还专门派人教他礼仪。
当时的崔怡还是打算在外孙金敉和儿子崔沆中选一个的。
也就在李先生和他们讲课的去年,崔沆还专门去了大宋,暗中交好皇子赵。
崔沆并不知道,原本的历史上,他没有效好赵,父亲崔怡也是决定立他为接班人的。
但现在他交好赵,赵下令海叁威和辽东附近,多与高丽交易,推波助澜之下,崔怡也决定立他为接班人。
所以就在上个月,丁未年五月,崔沆被授予左右卫上护军、户部尚书的官职,终于登上了高丽的政治舞台,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代高丽权臣,就是崔沆了。
但这个崔沆,从小被发配去山上寺庙当和尚,过着混混似的生活,显然是很多大臣们不愿意看到的。
“一旦崔沆,高丽高层将来必然是腥风血雨,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李先生最后一针见血的指出将来的麻烦。
他当然没说错,崔沆上台后,把和他有仇的朴暄、周肃、金孝精、李、吴承绩等人通通丢到大海里,超过一半被发配到南方地区的人被他丢到大海里淹死。
其中吴承绩被丢到海里时因夜黑潮退而侥幸逃生,他给母亲寄信,大氏派家奴去密城寻找吴承绩,事泄后被副使李舒告发。
崔沆闻之大怒,下令再次把吴承绩丢到海里淹死,又斩了当初负责把吴承绩丢到海里的皇甫俊昌等六人。
当初大氏支持金敉,崔沆原本就怨恨继母,至此更是把她流放海岛,随后派人把她毒杀了,大氏的奴婢或杀或流,株连七十余人。
因崔沆杀人太多,其舅舅郑晏有所抱怨,崔沆听说后把他流放到白翎岛,然后淹死在大海里。
李先生说完后就笑问:“你们听完有什么想法?”
众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先生是什么意思。
这时李先生看到朴英勋的表情,似乎欲言又止,当然便鼓励道:“朴英勋,你有什么想说就说出来,这里都是自己人。”
听到自己人几个字,朴英勋便鼓起勇气道:“听先生讲课这么久,学生就知道,其实咱们学再多知识也当不了高丽的官,高丽的官员,要么靠关系,要么靠钱,要么就是世袭。”
现场的小伙伴们听到这,很多人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来这里上课的都是普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是想将来走科举当官的,如今李先生和朴英勋的话,简直给他们当天一棒。
“没错,你能明白就好。”李先生笑道:“不过--”
他还没说完,朴英勋继续道:“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也得好好读书,因为读书识字,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但如果连字都不识一,只会像我们的父辈那般,一辈子在种着别人的田,交着高税,辛苦一生。”
“说的好。”李先生这时了点头:“朝廷最近又加征了邻里税,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
“听说宋人那边税比较少”这时有少年道。
李先生再次点头:“宋人那边高丽农民税三成,其余没有任何税赋,但若是商人,还有商税,总体比我们这边税低。”
“种田十年后,田就归自己。”
“如果同意成为宋人,同样是屯田十年,经过宋人核实贡献之后,也可以转为宋人,以后就是税两成。”
“若是能去铁州就好了。”有人叹道:“我们还学汉字,说不定能受重用。”
众学生也是一脸向往之色。
就在李先生表情得意之际。
突然。
外面,砰砰砰,传来重重的敲门声。
场中诸人脸色大变。
众人赶紧收起一部份书本,交由朴英勋拿到后院藏了起来。
等朴英勋回来后,就看到几个衙役已经进入前院书堂。
几人在书堂翻了会,接着一副凶巴巴的说了几句。
朴英勋听的清楚,大概意思是,从下个月开始,通州城和私塾老师,不准教汉语。
看到有汉语相关的书籍都会查收。
另外,像李先生这样的私塾,也得交税了。
他们按人头收费,现场看到有八个学生,每人每年交五斗。
这样就要交四石税。
李先生的一半收入要交税。
说完这些人扬长而去。
学生们顿时七嘴八舌,又惊又怒。
上完课后,同学们纷纷离开。
朴英勋要走时,却被李先生叫住。
“先生。”朴英勋恭敬的道。
他以为李先生要说涨价的事。
李先生要被收一半税,估计要涨学生们的学费,但他们家里,也是好不容易挤出一石粮来,哪有多余的钱。
“我后天就离开通州,前往铁州,你若想跟我一起走,后天辰时一刻,到西城门口等我。”
“啊?”朴英勋非常惊讶。
“你回去好好考虑下吧,明天休息,还有两天时间。”李先生最后淡淡挥了挥手。
朴英勋这才想起来,明天是上十天课,休息一天的时间。
明天不上课,后天就得决定是走是留。
朴英勋被李先生洗脑多年,当然想走,但又舍不得父母和家人。
他闷闷不乐的回到家。
当晚大伯朴志海还请他们家到朴志海家吃饭,两家是邻居,但很少一起吃。
朴大勇也莫名奇妙,结果发现伙食挺好的,朴志海烧了几个好菜,还杀了一只鸡,也不知哪来的。
朴英勋虽然讨厌朴志海,但也很久没吃到这么多好菜,当然不客气。
朴志海还拿了坛酒出来,请朴大勇父子喝。
两父子喝的都有点多,第二天昏昏沉沉睡到很晚才起床。
昨天的小麦没收完,第二天朴大勇起床后,赶紧让儿子去隔壁叫朴志海一起去收小麦。
不料朴英勋过去一看,发现朴志海家里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不好,他心里一沉,赶紧回来告诉父亲。
朴大勇有点不相信,跑到朴志海家里翻了翻,发现家中很多东西都在,收小麦的工具也在,好像就人不在。
“跑了?难道跑铁州去了”朴大勇一时心情百感交集。
朴志海平时天天骂大宋,一转眼,却是偷偷摸摸跑去大宋了?
他当然知道朴志海为什么要跑,昨天岸边开始筑围,肯定是抢在围栏前跑的。
果不其然,等他们全家到了小麦田里,就听说主家发现昨晚有人渡河逃去铁州了,因为早上过来看到有围栏被推掉,现在开始查人,看是谁跑了。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查到朴志海家。
主家也没说什么,只问朴大勇,朴志家的七亩田,以后由你来种如何?
朴大勇不知说什么好,他家就他和儿子朴英勋两个重要劳力,原本种八亩也很辛苦,再种七亩,会变的更累。
但主家这田总要有种,而且朴志海跑了之后,他还要交邻里税。
“特娘的。”儿子朴英勋破口大骂起来,凭空让他们家多了份税。
朴大勇看看三个子女,长子也算成年了,次子才十二岁,幼女八岁。
要是往前十五年,他也敢涉河过铁州,但眼下这些年幼的孩子怎么过?太危险了。
他默默的不说话,收割着小麦。
“爹。”朴英勋来到他身前,低声道:“我们也走吧。”
朴大勇猛的抬头,没想到儿子会说这种话。
他犹豫了片刻,咬牙道:“这是咱们的国,这是咱们的家。”
“国不爱民,民自迁之。”朴英勋狞声道。
“嘘,你别说,小声点。”
朴英勋却不管,又道:“这是崔怡父子的国,哪是我们的国?”
你的国?高看你自己了,爹,你不过是高丽国的一个下户而已。
在崔怡眼中如蝼蚁一样的底层。
朴大勇沉默了。
两父子沉默了片刻,朴大勇终于叹道:“朴志海先跑了,我们就难跑了,最近肯定加派巡逻。”
“我有办法,你等我。”朴英勋跑回城里,找到老师李先生。
李先生是以做生意的名义去铁州,这个目前通州是不管的。
当然,他需要有以前做生意的纪录,且有通行证,回来还得交税。
高丽现在和大宋全方位合作,有生意来往,朝廷不可能限制人,不让所有人出城。
李先生犹豫了下,点头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朴大勇带着全家来到李先生家门口。
只见李先生已经准备了三辆马车,他们全家呆在一辆马车上,由朴大勇驱动马车,跟着一起往西城门去。
三辆马车刚到西城门就被守卫拦住。
“干什么的?”
“去铁州做生意?”李先生在前面道。
说罢拿出通行证,证明自己以前也做过生意。
“打开看看。”守卫掀起前两辆马车,发现是一些材料。
等跟着李先生到最后的马车时,哗啦,掀起帘子,看到里面坐满了一车人。
“这么多人?”守卫瞪着里面的朴大勇家人。
朴大勇这时脸色雪白,一旦对方要查清他不是李先生家的下户,那就真的倒霉了。
却见李先生不动声色,从怀中取出一袋铜钱,飞快塞到守卫手上,道:“都是我家下户,帮忙运货。”
守卫看了眼朴英勋兄妹三人,运货要这么小年纪的干嘛,肯定是逃去铁州的。
不过守卫也知道普通百姓比较苦,加上李先生又给了钱。
他捏了捏手中钱袋,微微叹了口气:“快走快走,早去早回。”
朴英勋这才舒了口气。
但这并不代表安全了。
他们沿着大路官道往西走了没多久,远远看到有卡口守卫守在路上。
“快,先藏一下。”李先生让两个弟弟妹妹先躲到两个空箱子。
他这马车有五六个箱子,其中部份装了草药,有两个专门让他弟弟妹妹藏里面。
李先生又塞了袋铜钱,这边粗看一眼,直接放行。
朴大勇看在眼里,感觉李先生为他们家已经花了好多钱,倒有点不好意思。
如此连续在路上过了三个卡口,终于离开高丽境内。
在最后一个卡口这边,朴英勋也看的目瞪口呆。
只见卡口就是一座桥,桥东面沿岸全是围栏,桥上是高丽士兵守着。
对面有宋军也在桥上,双方还不时打招呼,聊着天。
因为宋军和高丽并没有开战,而且宋军表面上是租借高丽五州,加上双方军士还一起打过蒙古人,所以关系都算不错。
但高丽还是严防宋军,在东边建了围栏和小型敦堡。
过桥之后就好像来到另一个国度。
对面全是连片的麦田,田间人头涌动,正是麦收之季,到处是人。
人们欢声笑语,一边收割一边聊着天,整个状态和朴英勋在通州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通州的下户们在小麦田里干活毫无生气,干活时也不说话,只有休息时会聚在一起骂大宋。
这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还有很多小孩子来跑来跑去的玩耍。
甚至朴英勋看到有很多小孩子在河里玩水,对面的高丽军人,都紧张西西看着他们,生怕这些小孩子会游到通州地境。
他们一家跟着马车很快来到一个地方,李先生去和一个宋军军官说了点什么,不一会儿,又把朴大勇一家叫了过去。
“朴大勇,朴英勋――”李先生用汉语熟练的介绍道:“都是精壮,想过来生活。”
“是自愿来的吗?”那宋军军官开口用高丽话问他们。
“是的,是的。”朴大勇却是开口说了句汉语。
“会说汉语?”宋军军官有些意外。
“简单的会说,以前跟着宋军打过仗,当过民夫。”朴大勇说的结结巴巴,但还算清楚。
宋军官比较满意,点头:“我说下这里的规矩。”
“你们刚来,先帮着干农活-――”
表现好的话,可以去屯新田。
铁州的田已经分完了,他们得自己家去屯新田,宋军会分给他们一片荒地,提供牛和种子,工具,能屯多少亩,就多少亩。
只要他们愿意,屯五十亩都行,前提是他们家种的过来。
早期宋军提供帐蓬,今年田屯完后,肯定来不及播种,但没关系,所有口粮由宋军提供。
屯完田后,他们自己盖房子,全部材料也由宋军提供,并有工匠来指导帮助。
朴大勇父子听到这里已经一脸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