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杀戮机器“马克沁”
作者:恶的呃呃呃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东非过去的对手,除了参加过普法战争的“黑兴根军事学院”那一批学生,基本上没有遇到过排队击毙战术。
    葡萄牙人倒是有这个能力,但是上一次东葡战争葡萄牙恨不得一个兵掰两个兵用,殖民地兵力太少,而黑人仆从军又没有这样的能力。
    排队击毙战术也不是什么军队都能玩的,首先就是军队的协从性要强,其次要有过人的胆量。
    而这两点都不是被葡萄牙仓促组织起来的黑人仆从军所具备的,反倒是之前东非和恩德贝莱王国交战时,恩德贝莱人使用过“半成品”排队击毙战术。
    恩德贝莱人虽然已经变成历史,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很可惜的一点是当初恩德贝莱人接触火枪的时间太短,否则他们应该能再现排队击毙战术。
    ……
    面对这种东非国防军基本上没有见过的“新颖”战术,第九旅的一些士兵确实有些茫然,尤其是那些来自远东帝国移民的新兵,十分不能理解。
    “这些‘英国人’,为什么排的那么整齐,他们是准备直接送死么?”
    “笨蛋,那不是英国人,而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人,你看他们那黑人的皮肤,也就比东非黑人肤色白一点,那些白皮肤的指挥官才是英国人。”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排成整齐的队列,这就是你见识少了,这种战术实际上在欧洲非常普遍,如果你在远东帝国参加过对外战争,说不定也有机会见识当初英国和法国人的使用这种战术,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看你的年纪肯定也没有经历过。”
    上次英法联合入侵远东帝国是1856年,那个时候连东非都不存在,而且距今都三十多年了,所以远东帝国移民除了早期到东非的移民里有少数人见识过以外,后期移民东非的人根本就没见过。
    “既然如此,国防军为什么没有使用过这种战术,这不是欧洲主流战术么?”
    “国防军以前也使用过,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叫国防军,而是殖民地军队,我们也有一段殖民史,后来建立王国后,加上枪械升级,这种战术就被淘汰了,至于英国人他们从来都不擅长陆军,像德法两国恐怕也再淘汰线列战术,不过我们一般称这种战术为排队击毙战术,所以你说这种战术是送死也没有问题。”
    排队击毙战术正式名称是“线列步兵战术”,不过即便是德意志人也喜欢排队击毙战术这个称呼,因为在传统德意志平民眼中战争本来就是去送死。
    要不是普鲁士进行了陆军改革,那普鲁士恐怕还是欧洲逃兵最多的军队,难以实现统一小德意志地区的伟大成就。
    而军改前普军的逃兵率也可以看出排队击毙战术对普鲁士平民对战争的恐惧,毕竟使用这种战术,不是敌人倒下,就是自己倒下,更像是“兑子”,谁的棋子先兑光了,就先输掉战争,那些军官们不把人命当回事,普通士兵可是非常惜命的。
    所以排队击毙战术就是对底层士兵最大的“人心”考验,而很多士兵本来就是强征入伍的,自然更容易一击就溃。
    眼前的印度士兵样子倒是做的很不错,就是不知道他们学习了英国龙虾兵的几成功力,要知道“龙虾兵”只是调侃的词语,英军面对战斗的勇气还是可嘉的,要不然英国也不可能打下那么大的地盘。
    而这个时候,印度士兵其实比东非人还要奇怪,在他们眼里,英国的敌人也是“欧洲人”,可是为什么和英国差别这么大?
    东非一些士兵不了解,还有老兵和有见识的士兵给他们解惑,而印度士兵就没有这种机会了,毕竟总不可能向白人军官询问吧!恐怕得不到答案不说,还要挨一顿打,只要老老实实服从白人的命令就好了。
    就像现在,这种排队击毙战术,就是英国老爷们让他们这么做的,排成整齐的队列,然后对准敌人射击,这种战术在印度训练了很久,所以印度部队表现有模有样。
    罗斯特很满意印度士兵的表现说道:“看来之前我们错怪了印度人,图盖拉河确实妨碍了军队的进攻,还是在陆地上更适合我们的战斗。”
    “是的,师长,我们在印度的时候对这些印度人的训练可是很严格的,完全按照我军标准,像图盖拉河那样只是意外。”
    在图盖拉河一线,有图盖拉河存在的原因,排队击毙战术自然没有办法施展,毕竟不可能站在水里“排队”,但是来到陆地上,英军终于可以使出祖传秘方。
    “进攻!”信心大增罗斯特下令道。
    东非人的兵力已经搞清楚,不管是不是一个旅,就算加上援军也不可能比自己的兵力多,毕竟这次英军,葡萄牙军队还有德兰士瓦人从多条战线进攻,东非人肯定抽调不出太多兵力支援眼前这支东非军队。
    就算东非有富余的部队,时间也来不及了,从英军过河后罗斯特就清楚这一点,毕竟东非有多余的兵力也不可能轻易放弃着图盖拉河那种优势地型。
    印度部队在军乐队的雄宏音乐中,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东非的“简陋”阵地开始进攻。
    而这个时候,东非的机枪手们早就做好准备。
    因为英军“迟到”的原因,东非第九旅成功集合完毕,所以机枪数量也全部补齐,第九旅总共有六十三挺机枪。
    而英军迟到则是东非的“惯性”失误,东非推测的英国行军速度是按照东非行军速度测算的,这导致第九旅估算英军抵达时间早了“四个小时”。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英军都还没有集结完毕,像重炮兵部队就远远落在图盖拉河对岸,那些大家伙可不好移动,尤其是图盖拉河上临时搭建的浮桥根本无法承受。
    所以只有英军携带的只有轻型火炮,数量还不多,这个时候英国人火力其实远不如东非。
    而东非的轻炮兵早就隐藏在所谓“高地”上,同时亚力多德将全旅的机枪都集中起来,准备验证机枪的威力。
    “开火!”随着亚力多德下令。
    东非的机枪手们在一条线上对着英军印度部队的阵列开始进行扫射。
    子弹像雨水一般飞向英军,很快马克沁机枪前的排气口冲击处大股白色的水汽蒸腾,这是水冷结构给枪体降温。
    而对面的印度人就像收割机下的玉米杆一样,成片倒下,恐慌迅速在印度人中蔓延,但是东非的机枪像“魔鬼”一样,不断收割着他们的性命。
    前世马克沁机枪这种武器第一次大规模实战,实际上就是英国人在1893年使用,对象是恩德贝莱人,英国人仅以四人阵亡的代价就消灭了一千五百多万土着,而当时英军只有五挺马克沁机枪。
    而现在和东非人交手的英国人也是装备有机枪的,不过还是加特林机枪,就算原本历史,英国人也是直到1888年十月份才装备第一批马克沁机枪。
    所以这次英军在机枪武器上,实际已经落后于东非,而且这还是英国陆军的情况,像印度人这种仆从军恐怕连“暂时落后”的加特林机枪都没有装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