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岳飞杀秦桧
作者:任鸟飞   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     
    …
    虽然很多人都预料到了,大元帝国步步为营,江鸿飞必定会入主汴梁城,但谁都没想到,江鸿飞会这么果决。
    五月十九日,也就是,王时雍、徐秉哲、范琼等人将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捉了的次日,江鸿飞就率领大元帝国的文武百官进城了。
    乐和、王时雍等人组织了好几十万民众夹道热烈迎接江鸿飞进城。
    江鸿飞身穿雁翎圈金甲,胯下锦纹独角金钱豹,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江鸿飞两旁的,都是实力强大卖相还好的炼气士,像杜壆、卢俊义、孙安、史文恭、王进、兀颜光、昝仝美、李天锡、林冲、关胜、秦明、武松、朱仝、吕方、郭盛,他们全都骑在高头大马上,将江鸿飞和陈丽卿等女围在中间,前面更有卞祥和呼延灼所率领铁浮屠左、右两军开道。
    见江鸿飞如此英雄,江鸿飞手下的又都是这样的勇士,汴梁城中的民众,彻底没了反抗之心,有些人甚至在想:“有这样的虎狼之师守卫,谁敢来打我们?”
    很快,江鸿飞就在众星拱月之下,来到了宣德门,然后进入赵宋王朝的皇宫。
    来到大庆殿,江鸿飞走向赵佶、赵桓曾经坐过的龙椅。
    其实,早在江鸿飞进城前,江鸿飞的亲卫军就已经彻底接管了皇城,大元军也已经彻底接管了内城。
    现如今,不论是皇城内外,还是内城内外,全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绝对不会有任何安全问题。
    江鸿飞在龙椅上坐好,大元帝国的文武百官,也已经左文、右武,兴冲冲地在殿上站好。
    没错。
    这一刻,不仅是属于江鸿飞的胜利,也是属于跟随江鸿飞打天下的人的胜利。
    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当初江鸿飞在燕京城登基称帝的时候,大元帝国的文武百官都没有今天这么高兴。
    要知道,那时,大元帝国虽然诞生了,但它还只是一个区域小国。
    而现如今,大元帝国已经击败了赵宋王朝,获得了北方大片的疆土,成了一个大国,甚至很可能彻底消灭赵宋王朝,成为新的大一统王朝。
    时至今日,跟江鸿飞打江山的人,再也不是什么寇匪,而是真正的开国元勋!!!
    满朝数百文武一齐高声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江鸿飞也有点飘飘然了。
    屈指数一数,江鸿飞来到这个世界十年了。
    这十年时间,江鸿飞率领梁山好汉,南征北战,步步为营,一刻也不敢懈怠。
    经过十年的努力,江鸿飞终于夺取了这个世界的中心成为中国之主,很可能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
    试问,江鸿飞怎么可能不兴奋?
    不过,这兴奋来得快,去的也快。
    江鸿飞现在虽然比别人快了一些,但只要好好算算,就会发现,江鸿飞的地盘其实也没比王庆大多少。
    还有赵构,绝不能轻视他,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宋王朝毕竟统治了中国小二百年时间,也不是那么好消灭的。
    另外还有,原本是这個世界霸主的金国,小却坚挺的西夏,以及下个赛季征服了全世界的蒙古。
    对了,还有方腊,高丽,日本,大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自己还任重而道远。
    还有这么多敌人没有解决,自己哪有资格飘啊?!
    所以,江鸿飞没飘一会,就恢复过来,下旨道:“带赵佶、赵桓、赵氏及宋臣上殿。”
    事到如今,赵佶和赵桓哪还能不明白,他们马上就是亡国之君了?
    事实上,昨天赵佶不肯离开龙德宫时,王时雍就说了:“大宋灭亡在即,道君莫叫我等为难,当保全最后颜面,主动率领赵氏前往大内。”
    范琼就更直接了,见他们赵佶他们不愿意离开龙德宫,他拔出腰间的宝刀,厉声说道:“今赵宋已亡,上皇已成亡国之君,将皇宫让与大元皇帝势在必行,我等已备下竹轿,请速速上路也!”
    另一边,一些已经投降大元帝国的原宋臣,也念在往日的君臣情分上,想方设法地给赵桓送去了消息:“大宋已亡,请陛下节哀顺便。”
    想当初,赵桓要去青城跟江鸿飞议和时,张叔夜就悄悄地找到赵桓,再次表示他愿意带人护送赵桓杀出汴梁城。
    张叔夜还很明确地跟赵桓说,他这次出城凶多吉少,他们君臣不如拼一把,赢了,重新开始;输了,也比步李煜的后尘要强。
    可赵桓那点胆量,那么惜命,哪敢以身犯险,尤其是在他得知京畿地区有数十万大元铁骑的情况下。
    不久前,张叔夜又劝赵佶带着太子赵谌跟他一块杀出城去。
    可赵佶也觉得,事到如今,再想出城,实在太晚了,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也没有同意。
    结果,江鸿飞君臣很快就将内城中的灵马全都收走,接着又将内城中的兵甲全都收走。
    如此一来,张叔夜也没了办法。
    如今,赵佶、赵桓的肠子都悔青了。
    但这又能如何?他们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江鸿飞宰割了。
    赵佶、赵桓父子见面后,赵佶既恨铁不成钢,又痛心疾首地说:“汝若听老父之言,便不会遭今日之祸!”
    没错!
    赵佶后悔至极!
    赵佶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也不是非得将皇位传给赵桓不可。
    赵佶的三子郓王赵楷,自小聪明伶俐,文采非凡,又精通琴棋书画,并且擅长画花鸟,当初偷偷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竟考中了头名状元,赵佶得知后非常高兴,但是又怕被天下人说闲话,毕竟皇子考中状元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于是赵佶就点了考中第二名榜眼的王昂为状元,但实际上状元却是赵楷。赵楷就这样成了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而且赵楷风流孝顺,本来是赵佶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只可惜造化弄人。
    赵佶的五子肃王赵枢,有过目不忘的才能。
    沈元用素以记忆力惊人而闻名于赵宋王朝。
    有些文章,沈元用只要听一遍,就能背诵。
    一次,赵枢和沈元用一块看到了一座唐朝的石碑,那块石碑上记载着三千多个字。
    沈元用站在石碑旁看了遍,又读了一遍。
    赵枢则只在一旁听了一遍。
    回到住处后,沈元用想要卖弄一下他的本事,便默写出了那篇碑文。
    但有十四处,沈元用忘了,只能画圈。
    沈元用将他默写出来的碑文拿给赵枢炫耀。
    赵枢看完,拿过笔来,将沈元用没写上的地方,全都添上。
    不仅如此,赵枢还改正了沈元用记错的五处地方。
    后来,沈元用拿着这篇碑文回去一对比,竟然一字不错。
    自那以后,沈元用就对赵枢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佶的第六子景王赵杞,孝顺至极。
    自从赵佶被赵桓放出来,赵杞每天都陪伴在赵佶身旁,夜不解带、食不食肉的照顾着赵佶。
    结果,还不到二十岁,赵杞因为忧愁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和担心赵氏的未来而变得须发皆白。
    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并学习琴、棋、书、画,尤其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他写的瘦金体,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同时他还擅长箭技,可谓文武双全。
    可能,赵佶在这几个儿子中随便挑一个当继承人,而不是将皇位传给不孝又愚蠢至极的赵桓,事情都不会到了如今这般田地。
    这么说吧,早知今日,在赵桓出生的那一刻,赵佶就把赵桓给掐死了,不,赵佶就是把他自己阉了,他都不会让王皇后怀上赵桓的!!!
    当然,如果让赵佶重新选择一次,赵佶死都不会听那群大臣的禅位!!!
    话说,赵佶还是有点骨气的,他偷偷准备了一把短刀藏在袖子中,准备在江鸿飞真的废掉他和赵桓之际,就自杀殉国。
    跟赵佶一比,赵桓就太不济了,他连路都不会走了,只能被李若水搀着,来到了大庆殿上。
    见江鸿飞坐在了他们父子从前坐的龙椅上,赵佶和赵桓心里全都充满了苦涩!
    不多时,赵楷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及一众宋臣,全都被带到了大庆殿上。
    不用人威胁,赵桓就带头,向江鸿飞行了大礼。
    让人意外的是,赵佶没动。
    赵楷等人见此,迟疑了一下。
    赵佶见赵楷等人也要找死,他赶紧给赵楷等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跟着赵桓跪拜。
    有赵佶的示意,赵楷等人全都跟着赵桓跪拜了下去。
    这样一来,赵佶就显得很突兀了。
    可江鸿飞仿佛没有看见赵佶没有跪拜一般,也没让一旁冲着赵佶怒目而视的一众大元文武大臣去逼赵佶跪下。
    江鸿飞甚至没有猫戏老鼠,而是直接就冲许贯忠点了点头。
    许贯忠见此,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拿出来,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道诏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宣布赵宋王朝结束了,赵佶、赵桓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废为庶人,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皆入后宫,以后中国只有一个王朝,就是大元王朝!!!
    许贯忠话音一落,柴进就带着杜壆和卢俊义就上去脱赵桓的龙袍。
    见此,何栗等宋臣跪地叩头,苦苦哀请江鸿飞保留赵氏的宗庙社稷……
    李若水更是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死死的抱着赵桓,不让杜壆、卢俊义等人去脱赵桓的龙袍,并大声喊道:“陛下不可脱!这贼乱做也,此是大朝真天子,你杀狗辈不得无礼!”
    李若水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拦得住杜壆和卢俊义?
    杜壆直接就像拎小鸡子一样将李若水扔在一旁,杜壆和卢俊义左右抓住赵桓,柴进使劲一扯,就将赵桓身上的龙袍给扯了下来。
    见此,李若水当场气绝倒地。
    这时,赵佶拿出短刀,大声说道:“江衍,我父子不可辱也!”
    说完,赵佶就想抹脖子。
    可一旁的孙安、史文恭、王进等人早就在注意赵佶、赵桓等人的一举一动,哪能让他自杀?
    孙安手指一弹,一个小气功炮就弹到了赵佶的短刀上。
    赵佶早就被禁灵了,哪能挡下孙安这一击?
    下一瞬间,短刀就飞了出去。
    江鸿飞很平静地下旨:“将赵氏之人暂且关入宗人府,来日押回大都。”
    所有在场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无论长幼,听到江鸿飞的圣旨,全都边走边哭,伤心欲绝。
    等赵佶、赵桓和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部被带下去了之后,江鸿飞看向一众宋臣,很直白地说:“今赵宋已亡,天下归我大元矣,朕向你等保证,只要你们愿在我大元为官,朕定当唯才是用,必不叫你们的才能被埋没。”
    江鸿飞话音一落,王时雍、徐秉哲、范琼等人就迫不及待地喊:“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已经被人救醒了的李若水,听见这些无耻之言,大声说道:“忠臣不事二君,我生为赵氏臣,死为赵氏鬼!不似尔等谄媚阿谀之贼!可速斩我!”
    言毕,李若水就自己往殿外走去!
    有了李若水带头,欧阳珣见此,毅然出列,说道:“安能教世人以为我大宋无忠臣,欧阳珣不降!”
    说完,欧阳珣也向殿外走去!
    说了一会,欧阳珣看着何栗和孙傅怒斥道:“尔等宰相,误君至此,不当以死谢罪吗?”
    可能是觉得欧阳珣说得有道理,也可能是觉得自己确实是对不起赵宋王朝,何栗和孙傅也默默地走出大殿。
    接着,傅察、李翼、李邈也都慷慨激昂地走出大殿。
    张叔夜长长一叹,什么都没说,就走出大殿。
    让人意外的是,秦桧也大声说道:“秦桧绝不投降!”
    说完,秦桧也开始往外走。
    秦桧在赌,赌江鸿飞不会杀害他们这些忠直之臣。
    秦桧出来后,就不再有人出来了。
    见肯为赵宋王朝尽忠的宋臣,连二十个都不到,有人不禁长长一叹,暗道:“赵宋当亡也!”
    不多时,有侍卫抬来了一坛酒,挨个给李若水等人倒了一杯。
    负责办此事的吴用,对李若水等人说:“陛下言,汝等皆赵宋忠臣,特此汝等每人毒酒一杯,给汝等留个全尸,还会为汝等风光大葬。”
    李若水毫不领情,他拿起酒杯,冲其他人一敬,道:“先走一步!”
    言毕,李若水就一饮而尽,然后等死。
    其他人也都不含糊,纷纷饮下毒酒。
    见此,秦桧傻眼了,他没想到,江鸿飞这么狠,竟然真要杀他们。
    秦桧急中生智道:“我有一言,不吐不快,要与大元皇帝说,还望吴少傅通报一声。”
    秦桧此言一出,李若水等忠臣,就露出鄙夷之色。
    连李若水等人都看出来了,秦桧贪生怕死,吴用又怎么能看不出来?
    吴用手一挥,刚被江鸿飞调来议事的岳飞,就上前,用弓弦活活勒死了秦桧。
    等秦桧死后,吴用说:“陛下言,诸位皆忠臣,杀之可惜,特赐诸位侍候赵氏。”
    李若水等人一听,江鸿飞不杀他们,让他们伺候原来的主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再自杀?
    那不就等于是不想伺候赵佶、赵桓他们吗?
    这怎么办?死,还是不死?
    不给李若水等人思考的时间,吴用就再宣江鸿飞的圣旨:“秦桧貌忠实奸,诛九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