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京西稻(三合一,求票)
作者:工具超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第312章311京西稻
    1959年8月9日,星期天,晴。
    今天是唐家种白菜的日子,张桂芳知道外面什么情形,打算将院子里全部种上白菜,但被唐植桐阻止了。
    尽管现在种葱有些晚了,但唐植桐还是建议种些葱。
    葱这玩意,不敢说是调味品之首,但想要做菜香,很多时候都离不开葱。
    也许有人会说,葱这东西用的少,一颗就能用好几次,买点就是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明年很难买到。
    夏秋是蔬菜集中上市的季节,现下蔬菜虽说比去年难买,但至少还是能买到的。
    等到今年冬天白菜上市的时候,短缺一下子就会凸显出来,然后白菜会一跃成为二类物资。
    随着各地秋收、秋种的情况传进京,农产品短缺已成定局,相关部门紧接着就会把其他蔬菜也列为二类物资。
    葱、姜、蒜也是蔬菜中的几种,属于管制行列,相关票据顺理成章的出场了。
    这里面最主要的是菜票,是居民购买蔬菜的凭证,但菜票买不到葱,想买葱、姜、蒜得有“葱票”,但葱票比菜票还要稀有,是街道用来重点照顾基层革命军烈属的。
    有时出现凭票也无菜可买的情况,但仍可持票买到腌菜或咸菜,这个咱到时候再说。
    说回种白菜。
    种秋白菜的最佳时节是秋分前后的三五天,顶天也就十来天的工夫。
    种白菜并不难,唐植桐昨天已经把院子里的地平整了,今天刨坑、埋土、浇水即可。
    “每个坑里放三个白菜种,别多,也别少。等发出芽来要间苗,咱还能吃一顿小白菜。”由于小王同学不让婆婆下场干活,张桂芳乐呵呵的搬个马扎坐在旁边,看着儿媳带着俩闺女点种。
    “好嘞,妈。凤芝你负责往坑里放种子,一定要放在坑的最下面,凤珍负责跟在后面埋土,我负责浇水。”小王同学把两个小姑子安排的明明白白,她俩都是轻活,自己拎着水桶浇水算是这里面最重的了。
    唐植桐则乐呵呵的听着,不紧不慢的刨坑。
    去年的时候,上面提出了一项农业管理方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意图是好的,但在执行层面上出了问题,本意是往左轻打方向盘,结果被人一把打到了底……
    不少地方都重肥、大密度种植,唐植桐没走极端,还是按照科学的法子来,刨坑时留意了一下深度,大概有10厘米的样子,还有行距、株距,行距以20厘米为佳,株距以15厘米为宜。
    唐植桐加入组织后,有权限看到了一些内部资料,今年4月29日有一封信,内容简单明了,能拨开一丝丝迷雾。
    谁是谁非,唐植桐不敢去说,还是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最为紧要。
    唐植桐干活麻利,没费多少功夫就把院子里的坑刨好了,接下来,唐植桐又在留出的葱地里,把葱给种好。
    干完这一切,小王同学和凤珍、凤芝还没有种完白菜。
    唐植桐不催,也不掺和,洗把手,进屋准备做午饭。
    大鱼大肉就甭想了,唐植桐暂时也不敢拿出来,今儿就简单吃一点素的,西红柿炒鸡蛋。
    米饭是与西红柿炒鸡蛋的灵魂搭档,不二之选。
    在做菜之前,先把米饭放高压锅里焖上,淘米的时候唐植桐从空间里薅出一把京西稻偷偷掺里面。
    京西稻的历史不算悠久,但绝对是农作物培养上最用心的一个品种。
    京西稻其实是个早熟品种,早在康麻子时就是农历六月中旬收割,而其他品种都得过了白露才成熟。
    康麻子祖孙三代都很关心自己的口粮。
    康麻子开了个头,在丰泽园开辟了几亩水田,种稻观察,选育出了一种80多天成熟的早熟稻种,这就是京西稻的雏形。
    雍老四甚至亲自下场耕种,还让画师作画留念,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套,23张耕种图,23张纺织图。
    盖章狂魔上位,没有他爹下地的雅兴,但依旧很关心京西稻的培育,下江南的时候从当地带回了新品种“紫金箍”,定型流传至今。
    除了新品种,这位一辈子写了两万多首打油诗的诗人,还写了好几首关于京西稻的诗:
    疑是山村是水乡,禾苗低亚稻苗黄。绿杨十里蝉声沸,飒爽风中饘粥香。
    谁知村北一川景,却似江南三月春。
    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
    紫金箍是个很特别的品种,稻芒颜色紫红而且比较长,可以有效防止鸟啄食,即便这样,产量也不高,亩产只有300来斤的样子。
    慈禧咽气之前,就很爱吃京西稻。
    时间一晃而过,1954年,京西稻被统一收购,并上调到专门的仓库保管。
    起初的本意是供外来友好人士食用,后来范围就扩大了那么一丢丢。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上面给种植京西稻的村民留了一部分余量,种植的村民每人每年能分到5斤的大米口粮,并留下明年的粮种。
    唐植桐空间里的京西稻和稻种都是从这部分余量里面来的。
    京西稻的身份又重新焕发光芒,为了质量稳定,就势必会统一种植、统一新技术、统一品种。
    但刚开始嘛,没人敢一下子一刀切,新品种需要试种、筛选,所以才会在58年还有紫金箍的老品种存在。
    像什么越富、秋光、上香1号等等,都是六十年代以后定型的品种。
    不能说这些品种不好,毕竟好山、好水、好田,种出来的都不会太差,但唐植桐仍想着自己存一些老品种,等以后能承包了,自己整上那么一片地,给全家食用。
    产量多少无所谓,就为了体验、批判康、雍、乾祖孙三代这一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批判!
    由于用高压锅的缘故,米饭熟的比较快,很快香味就从泄气口溢了出来。
    尽管有高压锅锁味,但香气还是吸引来了外面的姑嫂三人。
    “哥,你做的什么呀,怎么这么香!”凤芝冲进屋,嗅嗅鼻子,问道。
    “你猜?”唐植桐没有告诉凤芝,而是看向王静文。
    “是京西稻?”王静文对这种味道记忆犹新,试探的问道。
    “还得伱啊!你自己说,有啥是你没吃过的?”唐植桐给小王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讨厌!哪来的?”小王同学没有生气,同样嗅一嗅,问道。
    “在那边培训的时候,外出散步,看到有人卖,就买了一点。”唐植桐顺口胡诌,种植区域就在颐和园附近,这么说倒也能交代的过去。
    昨晚夫妻俩刚沟通好,小王同学白愣了一眼唐植桐,没有再说什么。
    唐植桐嘿嘿一笑,这事就算糊弄过去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随着供应越来越紧张,自己带回来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让小王同学这么慢慢适应,不是一件坏事。
    唐植桐看过一些京西稻的资料,都是当事人口述的那种。
    京西稻香味特别浓,煮一锅饭,整条街都能闻见,还具有颗粒分明的特性,民间称其为“三伸腰”。
    即京西稻做出来的米饭,凉三回热三回,和新做出来的一样。
    还有一种几十年后宣传中的说法,叫“七蒸七晒,色泽如初”。
    无论哪一种,都表明了京西稻不同于普通大米的特性。
    京西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非常珍贵,哪怕是种植的农民,也轻易吃不上。
    每年只有春节、五一、八一这三个重大节日才在全家的饭桌上出现,每个人都能尝尝。
    为了多吃一回京西稻,当地稻农还会做一种“二米子饭”,即将一点珍贵的京西稻和大量的小米混合在一块蒸,吃过一顿,老想吃。
    更多的稻农甚至不舍得拿京西稻做二米子饭,而是用来熬粥,熬出来的米汤都是青绿青绿的,米是米汤是汤,盛到碗里顷刻间就会结成一层透明的薄皮。
    这点,唐植桐很快就见识到了。
    粮食紧缺的年代,淘米水没人会倒掉,甚至不少家庭舍去了淘米的步骤,直接蒸米饭。
    唐植桐淘了一遍米,淘米水没有倒掉,熬了一锅米汤。
    做完这一切,唐植桐才开始做西红柿炒蛋。
    西红柿炒鸡蛋是一道非常家常的菜,外面馆子在卖,自己家里也能做,但个中滋味却相差很大。
    究其原因,是饭馆的厨师一般用重油猛火,而自家炉灶的火力不大行,所以做出来会有些差异。
    在料油的加持下,唐植桐这道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也挠挠的。
    在京西稻的加持下,哪怕只有一个西红柿炒蛋,一家人也吃的十分香甜。
    就连唐植桐这种不常吃大米的人,都多吃了一碗。
    就味道来说,京西稻的味道甩什么五常大米好几条街。
    别谈什么直链淀粉含量,好吃就是好吃,不用看数据,口感骗不了人。
    不过唐植桐也理解,国内耕地有限,人口众多,无论是菜,还是粮,都要以填饱肚子为紧要,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产量低的绝大部分都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