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三十八章1月7日(1)
以前按着劳动力的属性把人分为三种类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另一种类型劳动力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但是他们是在中国对农业土地政策实施三十年不变以后出生的,因此他们出生以后就没有土地可分,成了没有耕地可种的农民,除了一些地方根据耕地的收益能得到分红之外,其实这一类人很多自出生那天起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耕地,甚至讨厌把自己的命运跟土地捆绑在一起。最主要的是这一类人出生的时候世界早已换成了另一种样子,工业的兴起和繁盛使城市日益繁华起来。城市优越的生存条件使这类人不甘心在农村生活下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于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工厂到处都在扩大生产,招用新的工人,城市建设也急需大量年轻力壮的青年,这批刚刚成长起来没有土地的农民刚好补充了社会的空缺。他们介乎于农民和工人之间,游走于农村和城市。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是却在城里干着跟工人一样的活计,一个新的称呼就这样出现了,农民工,因为他们不属于工厂里的正式工人,不在城市人口的范围之内,因此也叫他们临时工。
无论是农民工和临时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讨厌的称呼。中国农村最大的症结就是落后,造成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贫穷和无知。有人说改变一个人命运最捷径的方式是从小就努力读书,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中是很难做到的。教育首先最基本的要素是有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条件良好的教室,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很高的教师等等。当然这仅是最基本而不是最主要的,很多在农村生活过的后来成了农民工和临时工的也许都有过那样的经历,农村的学校除了正常的节假日放假之外,还有农忙假,也就是春种、夏耘、秋收的时候家里最缺人手的时学校里放假让孩子回去帮忙种地。名义上是学生,关键的时刻顶得上半个或者一个劳动力,心里一半装着学习的事儿,一半装着家里的事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同时也注定了他们的思维很难离开家的范畴。这样的环境很少使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大的出息,从心理领悟不到学习的价值,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因为学习成绩的落后倒成了一种负担。绝不否认时有寒门出贵子的事情发生,但只能是凤毛麟角少有的想象,对于改变极大多数贫穷和无知的环境根本起不到一点的作用。
事实证明,农民在土地里付出的辛苦再多,庄家侍弄得再好,有限的产量不可能创造出无限的财富来。甚至有限的耕地已经养活不了农村不断增长的人口。
很多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包括在这个国家土生土长生活过来的人,中国的人口这么多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带着这样的疑问,很多人也许都有过惊奇的发现。首先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和平时期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任何时候人心总是向好的方面奋进的,贫穷的人向富裕的方面努力,通过知识改变不了命运,那就只有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对于勤于劳动和吃苦的人来说,劳动创造财富要比教育和学习知识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更确切的说他们根本不可能通过知识获得任何的财富,生存的环境只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去吃苦、去劳动。事实证明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确需要太多这样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却真打实凿吃苦卖力,流血流汗的人。因此落到他们身上的工作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甚至收入也是最少的,这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的地位最低,吃苦一度被世人鄙弃为无能的表现。
只有真正在苦难和贫困里捶打过的灵魂才能找寻到高尚的阶梯。
谁都不可能忘记,在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份里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的知识分子响应国家的号召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下乡到中国最贫困的农村中去。知情从此就成了永远载入中国史册的让人尊敬的名字。之所以让人们尊敬,是因为他们带着刚刚进入人生美好年华的年龄和装满知识的头脑离开了大城市的生活到了最贫困最落后的农村,他们明明知道那里的生活填满了苦难和艰辛,依然义无反顾的去了。长时间的劳动和苦难锤炼了他们的灵魂,有过那段经历的人谁都不能否认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重新塑造了他们的灵魂,以至于对社会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担当。正因为他们经历过苦难,才知道什么叫苦难?苦难在这些有知识有思想的青年人的心里得到了发酵,成了以后改变社会,改变在苦难中生活着人们当之无愧的骨干。真正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生是不会局限于爱情、家庭和婚姻的范畴,是要对社会有一定担当的。正因为有这些对社会有担当的人才使社会得到了急骤的发展和转变。
几十年以后,社会发展的剧情又出现了新的转变,大量失地和剩余的农民涌向了城市,使城市急骤得到发展和兴盛。社会发展的剧情跟生活娱乐里面的剧情是不一样的,是没有脚本的,突发的情节总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有件事是不容社会忽视的,甚至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的想到,真正改变我们家庭生活根本的因素是什么?难道不是勤劳和吃苦吗?不是他们没有知识就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他们没有知识不完全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是因为生活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改变命运趋向的根本原因,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改善的。更何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是凭着脚踏实力的汗水干出来的,尽管他们脱离了种地的命运,但他们为了生活付出的劳力和辛苦远远超出了在庄稼地里面的付出。不要说他们没有为你们的生活起到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和劳力改变了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才是你们的生活感到了幸福,才有了跟他们的比较。粮食只能是维持生命体征存在的必需品,真正支配人们精神命运的是思想,思想才是真正决定和促进人们灵魂的粮食。
不要说我们为这个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我们最应该做到的是,应该做好我们自己。
我们的生活随时都会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暴,只是这个风暴并不一定面对的是全部或者是大部,有时是一少部分或者某个独立的个体,就算不为社会去着想,去考虑,也要为自己的设身立命去考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抗御风暴来临时的心理,只有这样我们个人的思想才不能太过于单纯和无知。
不知道农民工这个名词是中国的专属,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过这样的现象,不过无可争议的是中国农民工的队伍是世界上最大的。
我们开头的时候,曾说到过dd公司在安装二号机组落煤斗的时候,由于卷扬机指挥操作出现了故障,给印度人阿布造成了伤害,赵西海被新加坡的警察带到警务室问询,新加坡的警察第一次听到农民工这个词的时候,竟跟农场主联系在了一起。当他知道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一度感到惊奇,他不能相信居然有这么一大批的中国的农民参与到技术含量很高的电力建设队伍里面。之所以让他产生怀疑,是他对中国农民不够了解,且不说赵西海是没有通过新加坡的培训和考试来到新加坡的,很多来到新加坡的农民工是通过严格的考试合格才进来的,中国农民最大的长处就是勤劳和吃苦,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两样长处似乎没有干不成的事。在多少年的积累和实践中,很多的农民工早已在行业范围内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
如果用探求人类良知的眼光去公平的看待问题,农民工除了需要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关注之外,很多的行业如果离开了农民工,很快就处于瘫痪的状态,农民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得到的回报却是最少的,受到社会的歧视是最多的。这与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有关。
在这里年龄最大的农民工就数冯天保,他的大儿子跟这里大多数人的年龄差不多,并不是这里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很年轻,主要是冯天保结婚的年龄比这些人都早,在这里年龄较小的还没有充足的实力找到另一半的时候,冯天保的二小子已经出生了。这也是他做男人感到最值得自豪的事,我那娘儿们是一分没花自己找上门来的。至于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让女人值得吸引的地方?还有他的娘们儿到底是个啥样的女人?这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底细,不过人尽皆知他是有来头的,论年龄,他比傅铭宇的年龄还要大七八岁,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像她这样的年龄早已不再适合这个行业的用工标准了。正因为他在十五六年前离开农村来到dd公司就跟着傅铭宇干活,傅铭宇那时候刚刚从电力学院毕业分配到dd公司。如果不是听说傅铭宇是dd公司新加坡的项目经理,他已打算在家乐守田园安度晚年了。来到新加坡傅铭宇安排他管理工程场地的氧气、乙炔。
实际在这之前傅铭宇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见到冯天保了。
两个人见了面第一句话的相互问候是,
“你怎么变得这样的胖?”
“你的头发怎么白的这样的多?”
再接着相互的回答是,
“坦然的生活过得久了,就容易使人发胖。”
“操心越多,头发就越容易变白。”
再接着回答的是,
“人,吃苦受累惯了,离开吃苦受累未必是什么好事?面对着再好的食物胃口都失去了兴趣。反倒吃点东西就容易身体发胖。”
“习惯操劳的人,如果不干点事业好像对生存就失去了意义。”
两个人的话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各自都有种心里的苦衷,一种是幸福里的烦恼,一种是操劳里的幸福。
傅铭宇已经记不起上次冯天保是什么时候离开dd公司的。不过冯天保记得很清楚。
“咱们已经三年零两个月没有见面了,如果不是有这次的机会也许咱们再也见不到面了。我真的需要出来锻炼锻炼了,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农村了,春种、夏耘、秋收都让机器把活干了。人闲下来也不是啥好事,吃得少,容易发胖,还多病。”
人们对于冯天保多一分敬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年龄是这里最大的,在dd公司员工欺负农民工的时候他是唯一敢于站出来顶撞他们的人,再就是他对那些来自城里的dd公司员工的告诫使他们再也无话可说。
“农民工怎么了,哪一个农民工不比你们干得多,你们会的手艺哪个农民工比你们差。农民工唯一不如你们的就是从小没在城里长大,生活的环境不如你们好,如果他们生在你们那样的环境里,也许人生就是另一种样子。
也许你们已经忘记了,但是你们的爹妈一定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国家一度给有城镇户口的人享有吃国家粮的待遇,就凭着跟自己的爹妈沾光出生是城镇人口的,没有一寸耕地,不种一粒粮食,却每个月旱涝保收从国家粮库里领到粗粮、细粮和粮油的供应。这些粮食哪里来的?不用问都是来自农民耕种的田地。每年秋天农民收下来的粮食首先要选最好的粮食送到粮站交购粮,为了赶远路到粮站排个早班,一夜都不能睡,为了使自己交的购粮由四个水减到三个水,还要拿出早已备好的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的稀罕粮食去到处打点托关系。还有在交购猪的时候,为了不使自家的购猪掉秤,把平时舍不得吃的棒子面糊糊熬了满满的一大锅来喂猪。
……
没有粮食吃了怎么办?挖野菜、吃树皮、再苦的日子也不觉得苦,反倒人人的心里觉得活着挺美的,因为在人人的心里都活出了做人的尊严,做人的尊严完全不是物质所能收买和笼络的。
……
停止了交购粮,农业税,特产税开始了,除了交给国家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税费,比如教育附加费等等。古之今来,种地缴税,天之常理,人们没有一句怨言。
……
农民怎么了?农民哪一点比你们在社会的地位低了?还是在国家的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少了?人到任何时候都要讲一点社会公德,没有社会公德的人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才是让人鄙视的,最没出息的。
……
人活着可以承受各种各样的困苦,但绝不可接受名誉上的污蔑和精神上的打击。
……”
这些事如果不是冯天保说出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毕竟过去多少年了,很多城里年轻的人都没赶上那个时代,有的只是经历没几年就结束了,不过他说的这些事总是很容易就能让人想了起来。人们之所以不跟冯天保在这方面有一点的争论,除了他说的话句句在理,让听了心服口服,最主要的是他说出了做人的道理,就像他说的没有社会公德的人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才是让人鄙视的。
冯天保在说到交购粮的时候,说到“托关系”三个字的时候,在人们的心理都有过切身的体验和敏感的反应。
实际给社会发展带来危害最大的就是托关系,在人们生活里最反对的也是托关系,它使社会公平失去了支点。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家庭在社会的关系,只要有了足够的关系,不可能办成的事也变得可能,难以办成的事也变得容易。相反没有关系,容易办成的事也变成难办的事,难以办成的事就更没有任何的希望。
尽管这些关系是国家的执政者决不愿意看到的社会问题,想尽一切的办法和措施出台政策遏制关系的发生,尽量使世界变得公平,说白了就是让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贫苦的人享有跟别人一样的生存权力。当深入到社会最低层就会惊奇的发现社会的弊端是永远都消除不尽的,这个弊端消除了,另一种弊端又出现了,另一种弊端的出现反倒对以前的弊端有着极强的抗御性。就像人类永远都消除不尽的疾病,国家的医学科研人员刚刚攻破了一个困惑人类已久的医学难题,又一个新的更难攻破的医学难题又出现了。人类永远在挑战和被挑战中生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