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村社先进经验与落后的塞里斯小农社会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正文卷第二百三十章村社先进经验与落后的塞里斯小农社会<b>最新网址:</b>“那这么看来,确实有些很特殊的地方。”脱欢渐渐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些情况,对于管理和征兵,也有影响吧。”

    “是这样的。”伊莲娜夫人点了点头:“村社可以说影响了平民整体的性格。”

    “村民往往极为保守。这种保守不止是那种对于风气和道德上的要求,而是反对一切变化。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意外都别发生,也什么都不要变化。一如自己父辈祖辈一样,乏味却安稳地渡过一辈子。”

    “害怕变化,是因为变化都没什么好事吧?”郭康问。

    “是的。”伊莲娜夫人说:“一般来说,外来的变化就只有两种。”

    “比较多的一种,是领主寻思出的坏主意,只会一通瞎操作,让情况更糟糕,破坏原有的生产;”

    “比较少的另一种,是领主寻思出来的好主意。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这样领主就可以更高效地来收税了。”

    “所以,村民对这些新变化,都习惯性地持反对态度。其实也不怪他们保守,主要是过去吃的亏太多了。但凡贵族们稍微靠谱一点的地方,他们的态度其实也会软化很多的。”

    “呃……”郭康一时无言以对。

    “可能也是这些原因,村社整体上也非常排外。他们的庄园可以自给自足——或者说,不自给自足也不行。”伊莲娜夫人继续道:“因为大部分地区,村落、城市本来就很松散。交通又十分落后,而且也非常不安全,所以也只能这么生活。”

    “那确实差别很大。”脱欢也点点头。

    郭康也跟着表示赞同。

    这一时期的塞里斯式乡村,乃至从秦汉开始的塞里斯式乡村,就从来不是自给自足的地方。

    民间的贸易一直没有停过,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也并不局限在家庭内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众多家庭自发的联合一直很常见。大量的工具、器械、物资,也不是家庭能自己生产的,需要不断从专业工坊购入。

    而现在这个时代,盘算下年份,黄道婆推广的棉花应该已经在江南传播开了。

    历史上,明朝后期开始,江南的农业和棉纺织业就会互相促进、升级。而现在,没有了靖难的干扰,明朝的农业和手工业,估计会更快地进入一个在欧洲人看来堪称疯狂的时代。

    塞里斯农民并不拒绝新技术,而是孜孜不倦地投入财力和精力,去采购更高效的工具,使用效率更高的工作方式。乡间的生产并没有出现“内卷”和停滞,反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严密,技术水平和效率也一直在提高。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从四到五个人养活一个脱离耕种的人口,发展到一到两人就能养活一个。而这些多出来的空余人口,大量从事手工业,才有了这个时代堪称恐怖的出口能力。

    也是因为效率的提高,乡间的农妇才能不再参与口粮的种植,而是基本脱离田间劳动,从事对她们来说效率更高的纺织业:根据后世学者的计算,一个从事棉纺织的妇女,每个劳动日的平均收入,可以达到农夫日收入的80%;而如果从事农业,只能达到30%~60%。

    所以,和普遍印象相反,“男耕女耕”才是塞里斯生产落后时期的常态,而“男耕女织”反而是技术发展之后,效率更高的选择。

    产出的产品,也远不止“自给自足”,进入市场的比例一直不低,而且随着生产发展,还有日渐提高的趋势。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