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教化的不同方式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     
    商量完了各种宣传上的事情,郭康就带着两人,去兵部的楼房里,等待会议开始了。
    这种会议其实相当无聊。虽然郭康自己看过不止一次后世版本的三国演义,但哪怕这样,再听罗贯中说一回,也肯定有意思的多。
    不过,罗贯中却告诉他,关于他说的诸葛亮征讨南蛮的故事,民间虽然有一些版本流传,但其实并没有特别精彩的。历史上的记录,也并不多。
    他估计,这是因为真正的“攻心”战斗,主要的难点,其实不是几场紧张而戏剧化的战斗,而是一系列的政策制定和推行工作——就和现在的会议一样。你说重要,那肯定非常重要。但是,听众们又不是兵部的官吏,不是来听报告的,肯定不喜欢这种字面意义上的流水账故事。
    所以,他现在也有点卡节奏,不知道这些地方,怎么写比较好。正好最近关公的故事结束,大都的听众们普遍情绪比较……激动,正好躲一躲,整理整理稿子,等大家冷静下来再说。
    郭康仔细想了想,发现情况好像还确实就是这样。
    后世流传的三国故事,很多和三国本身是没什么关系的,只是后人艺术创作的结果。而且,看当年历史的话,会发现诸葛亮这个情况,好像才是特例。
    大部分时候,朝廷对于西南地区,采取的还是军事进攻为主的方式。而且,这地方相比北方,一直以来看,强度也确实不是一个水平。直到现在,明朝面对的,似乎都还是这种情况。这可能也导致朝廷在使用军事手段的时候,会变得更加“放得开”。
    比较着名的翻车例子,是唐朝当年和南诏作战的时候,损失过不少军队,但那些其实算不上主力。到后面,南诏为首的当地势力,恰恰是被唐军武力扫平的。
    唐德宗年间,吐蕃和南诏合兵进攻蜀地,当地难以抵挡。唐朝于是设法从北方调动了主力边军,凑集了禁军四千人,陇右、范阳兵五千人,远征西南。虽然数量远少于对方,也根本比不上玄宗时代征伐南诏的数字,但这些人战斗力却很高,一路击溃敌人,斩首数千级,吐蕃、南诏一路溃逃,死者有八九万之多。唐军向南一路追到大渡河,范阳兵追着吐蕃人一路杀到高原边上。这次进攻就被瓦解了,南诏和吐蕃也开始互相怀疑,导致联盟破裂。
    唐懿宗咸通年间,南诏两度攻陷交州,引起了唐朝的重视。因此,唐朝再次从北方各镇调兵,在高骈的统帅下参战。高骈的兵并不多,是从凤翔、山南镇挑出来的人,在五千到七千左右。战争过程,也没有多少艺术性。
    基本上,就是南诏军队来拦截,就把南诏兵杀散;交州群蛮来拦截,就把叛乱土人全杀了;林邑的救兵来拦截,就把林邑兵全杀了;援军和粮草被监军扣了,就杀光对面的敌人抢他们的粮草继续打。就这样,几千人斩首了三万级,从交州北边打到南边,平定了当地局势。
    南诏不服,转而攻打西川,结果情况如出一辙。唐朝派遣博野、忠武等镇的士兵南下。博野军在卢龙、成德之间,忠武军就是着名的许州、蔡州一带。这些人到了西南,也是整天两三千人就敢打几万人,拿土人当军功硬刷,把南诏兵和依附南诏的酋长刷了一圈,光被俘斩杀的酋长就有五十多人。南诏想要和亲,朝廷在高骈的要求下,把和亲的使者也全杀了。最后杀到南诏实在打不动了,只能结束战争。
    而蜀中的当地人,也会突然爆发战斗力。南诏大军一度兵临成都,城里守军紧急准备抵抗,不过当地缺乏精锐武装,充当骨干力量。
    对此,官府的对策,不是加紧训练或者指望援军,而是加钱招募,等那些能打的人自己上门来。结果,真的冒出来三千个精锐士兵,号称“突将”。南诏军屡次集中兵力进攻,都被突将击败,甚至能出城反击。《资治通鉴》甚至锐评说,蜀中的人一向懦弱,但突将却骁勇善战,都不像当地人。让人觉得只要加钱,精锐都是可以自动刷新出来的……
    这些牙兵镇将,开价很高,而且稍有不满就喜欢动刀子说话。在西南,也制造了大量兵变。但这帮人也是真的能打,到了西南感觉都不是一个分房的,战斗力远非当年杨国忠拉的壮丁可比。在唐朝的不断打击下,南诏国内也因为屡次失败,损失巨大而风雨飘摇,国主的权威愈发受到质疑,最终被权臣覆灭。下一个长期稳定的大理国,已经和宋朝一样,没有多少进取心,只求大家共存了。
    从这个角度看,想让人变得老实,除了慢慢讲道理教化,让牙兵去讲道理也是有用的。相比而言,诸葛亮这个水平的人很少,能打仗的人却是加钱就有,从来不缺。所以,物理上说服的概率,肯定比攻心要高得多了。
    而如果在对方的视角看,诸葛丞相虽然也动兵打人,还强行要各部都遵照他的规矩做事,但人家真是为了大家好。要是坚持对抗,后面来的就指不定是谁了。
    因为中晚唐的武夫,虽然跋扈,但总体上还是有朝廷调度,很多时候也是相对节制的。到了唐朝瓦解之后,秩序愈发败坏,兵将也更加野蛮残忍。五代时,南诏的后继者大长和国政权再次攻打蜀地,而当时割据蜀地的王建,就是蔡州秦宗权当年的手下。面对大群的入侵者,王建的兵不但没有畏惧,反而“欲吞之,俘擒啖食,不以为敌”。
    这种情况,对两边其实都不好。只可惜,中原一圈的各种势力,总是有人意识不到这种情况,导致老丞相来的时候不珍惜,最后只能去陪牙兵大爷玩“迷宫饭”了。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过,对于罗贯中的创作,郭康也不打算主动提醒,或者把未来的三国演义告诉他。
    罗贯中自己就很有才华,而且已经整理到的内容也不少了,肯定是可以写出来的。而且,历史上的三国演义剧情,就有很多是根据他的经历和了解,把元明时的故事移植过去的,这部分虽然算是虚构,但也同样很精彩。
    而郭康现在的处境和名望,并不需要通过抢注一个文学作品,或者指点一番古代文学家,来增长名声——他真想创作的话,教会那帮人,巴不得他赶紧去写点经文注疏呢。相比于这些虚名,他对有趣的原创作品,反而更有兴趣。
    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罗贯中的创作内容估计也会有些改动。让他自己去慢慢想,肯定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新内容。比郭康去提示,要有价值多了。
    当然,这也导致最近,城里开始缺乏娱乐活动了。
    之前的乱局结束之后,大都最有名的两个赛车手,因为卷入了“第三大宋”事件,遭到官府逮捕。由于赵亮之前给朝廷帮过忙,算是立过功,朝廷就没有追究到底,只是把他俩流放诺夫哥罗德去了。
    但是,二位官家北狩之后,大竞技场的赛车比赛,就变得乏味了不少。观众们纷纷感慨曾经沧海难为水,现在的比赛没个鸟劲,整日抱怨不止。
    恰好,城里的剧团或是因为遭遇动乱,或是因为牵扯到非法生意,也几乎都停止了演出。连最有名的说书人,都熟练地躲起来了。市民们一下失去了绝大部分娱乐,立刻躁动了起来。换做平时,少不得又得发生几起大规模械斗,大家再趁机大肆抢劫一番,才能舒缓下心情。
    只是,最近城里刚刚经过动乱,现在管得正严。连巡城的兵马,都换了一批,现在劲头正足,白天夜里都有甲士四处巡查,因此也没人敢顶风惹事。一众游手好闲的市民,过得颇为不爽,但也只能暂时憋着了。
    当然,不止百姓,各级官吏,乃至郭康自己,最近也都不轻松。兵部现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一定要严格遵守程序,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前的一些文件,也调了出来,重新排查,逐个过关。
    而其原因,其实也是郭康搞出来的。
    他之前在城里闹出来的事情,波及最大、导致后果最被重视的,反而不是和那几个勋贵、商会、帮派的争斗,而是在追责的过程中,无意中撞破的虚报军功、虚假执勤的问题。
    在大都,大家对于那个晚上的事件津津乐道,好事者们整天都在分析,这是哪几个势力直接的斗争,会有什么结果。但对于整个国家范围内而言,更多人关注的,反而是后者。
    守夜人战团爆出来的丑闻,让国内上下一片哗然。有人冒名顶替军籍,让人代为从军,乃至偷梁换柱,虚构外出服役的记录,甚至冒领别人的功劳……这些都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几个勋贵世家斗了起来,大家还可以说,这是老爷们的内部问题,只要别乱波及人就行。但这种事情,已经严重超过了军队能容忍的底线。
    对此最为不满的,就是边境地区的各支战团。在他们看来,自己整天和蛮子拼命,首都的希腊人却蹲在家里就能领军功。而且,谁敢说,他们冒领的功劳,原本不是和自己有关的
    所以,事情刚传出去,西北边境刚刚完成轮换的军团兵,就首先鼓噪起来。不少老兵开始疑虑,担心自己的军功记录会不会也出问题。朝廷紧急派人去解释安抚,保证要加快加重处理这件事,才暂时平息下去。因此,之前对涉事者的判决,才会这么严厉。
    不过,这也导致大家的工作压力大了不少。连带着郭康他们要准备的文件和手续,也多了起来。目前,也没什么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