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听着,开始的时刻不以为意,可渐渐的却是浑身汗水淋漓。
春秋时代,战争更好似游戏,不斩来使、不以隘阻、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逐北。
两方交战之时,一定要等双方整顿好士兵摆好架势,才可以开始打仗,而且当时打仗一定双方要车马相当,你出多少车马,我也出多少车马。
两辆车对战之时,如果有一方士兵受伤,与之对战的那辆车的士兵就会停下来等那个士兵回去治伤,然后再接着打,这一期间也绝对不会换对手,也绝对不会有士兵率先出手。
宋和楚在打仗时要等对方先过河,又要等对方摆好架势,讲究“君子之仪”。
晋楚邲之战晋军为楚军所败,逃亡过程中,晋军的马车陷于泥潭之中,楚军竟下车教他们卸下车前的板跑的轻便一些,并等对方跑一段距离后才继续追击。晋军的车在跑的过程中再次跑不动了,楚军又教他们拔下军旗,并且让对方继续跑。晋军在此期间还有闲心同对方开玩笑。“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如果不幸有将士被俘,获得战俘的那一方是需要将年纪大的、有白头发的士兵放回的。绝对不会出现后世那样,动不动就将败者一方的将士全部坑杀的情况。
那时的战争,好似儿戏。
不是那个时代的君王,不懂得战争,至少在北上打戎狄的时刻,下手狠辣,出手凶狠;之所以讲究规则,好似儿戏,是因为彼此都是姬姓,都有着亲戚关系,不好扩大战规模,也不好扩大仇恨。
那时,只有士才有资格当兵,至于野人,奴隶,庶民等没有资格当兵的,也是禁止参军的。
为何如此?
因为枪杆子里出政权。
贵族之所以为贵族,之所以高高在上,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掌控着矛戈、皮甲、利剑。可等到野人、奴隶、庶民等也是拿着矛戈,穿着皮甲的时刻,贵族还能高高在上吗?
故而,春秋时代,各国大战不断,可各国皆是控制着战争规模,减少着贵族伤亡,同时禁止奴隶,野人,庶民等参军。
可处在中原地带的郑国,为应对危局,开启变法,也就是子产改革,开始让底层的庶民,奴隶,野人等参军,开始击败了周围的强国后。四周的强国,也纷纷征召着奴隶,野人,平民等参军。
战斗的规模在扩大,掌控也开始失控。
兵不厌诈,靠着诈术取胜后,战争开始失控了。
我方或是敌人,开始不择手段,为了取胜而取胜的时刻,战争变得残酷起来。
于是,战国时代到来,平民和奴隶大量的参军,他们手中开始握着矛戈,为了拉拢他们,开始赐予他们爵位,钱帛、土地等等。同时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打压封君,公族等,从这些人群当中掠夺来土地,钱财等等,分给这些底层的庶民和奴隶。
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本质上皆是打压封君,打压公族,君王集权,引动庶民奴隶的参战的积极性,进入总体战时代。
谁总体战做得好,谁就能取胜。
平民在崛起,贵族在衰落。
尤其是秦国,尤为明显。
等到天下皆是庶民,只剩下一个贵族的时刻,极端危险,极端危险。
赵政思索着,上前道:“政,知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