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五章 再回东山村
作者:下传深蓝   布衣枭雄最新章节     
    可即便有如此严苛的规定,但依旧阻止不了众多学子的趋之若鹜。
    很简单,他们饱读诗书多年,可不是所有人都抱着当官后的收敛横财,绝大部分初衷都想做一任为官清廉的好官。
    相比较被世人唾骂,谁不想流芳千古,被后世纪念。
    可以说,只要是参加科举的学子,他们的心都是如此,只是随着走入官场,被官场的氛围带动,只能和上层权贵同流合污,最终迷失自己。
    苏祁安和大凉的官员,打交道不少,见过不少曾经想干一番大事的基层官员,最终被官场风气给裹挟,最终迷失自己,无法回头。
    在这么多官员中,也就方敬之、霍城、孟天祥、吴用、黄文彦等人,保持初心,要么找回了初心。
    说到底,官场风气如何,还得看上层手握权势之人的态度,只要肃清了上层的不正之风,下面官场的不正之风,会好很多。
    苏祁安不自认为,在他的管理下,三州的官员都是清一色的清廉,这是不可能的。
    放眼历朝历代都不可能做到,苏祁安不会认为自己比古人还聪明,能做到绝对的清廉。
    相反,真要绝对清廉,三州官场怕早就崩溃了,官场就和这个朝代一样,没有绝对的黑,也没有绝对的白。
    关键的看,如何在黑白之间,达成一个巧妙的平衡,而三司一院的建立,就是黑白之间的平衡点。
    加上完善的律法实行,有赏有罚,一切都按照律法处理,在这种公平下,官场的风气自然朝着好的方面进行,逐渐达成了平衡。
    能够当官的,都不是傻子,在律法的加持下,自然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又必须要做好。
    这些方方面面,他们比谁都清楚,所以,想要维持境内的稳定,就得以法为尺,以理说话。
    如果法度都不信了,还如何让三州百姓信你的承诺?
    所以,在三司一院和严格按照律法的加持下,三州岂能不渐渐好转,三州的官场一扫之前的颓唐,自然变的清明起来。
    随着事先的准备充足,三州科举也是顺利开考,在开考前,苏祁安简单的露了一个面后,便将剩下的事,交给罗清远、林苑之他们。
    而自己,带着秦子音、陆小婉、苏凤玲三女家眷,暂时离开的西州城,往岭北县的东山村而去。
    之所以回到东山村,自然是离开了好几年,苏祁安有段日子没有回去看看了。
    怎么说,东山村也是他的故乡,是他走出第一步,打下的基础。
    一晃,四五年的时间过去,除了上次在西州时,简短的待了一会,在往后的一两年,没有怎么回去过。
    如今,苏祁安封王,不仅西州被他拿下,与其接壤的交、甘二州,也成了他的地盘,三州迎来了久违的稳定。
    趁着自己有空闲,自然想回去看看,同时,也想看看离开数年后的东山村,发展如何。
    这次返回东山村,苏祁安没有带太多的人,就带着苏勇、童战等百十来人。
    这些话也足够了,本来苏祁安只想带十几人,可没办法,在罗清远、林苑之的强烈要求下,必须多带人。
    本来是要求带几千人,但苏祁安觉得规模太大,没必要弄的声势浩大,在和二老墨迹半天后,才将随行护卫的数量,缩减到百十人来。
    这百十来人,除了直属队员外,还从二老的护卫中,抽出了部分,可以说他们是精锐中的精锐,有他们保护苏祁安的安全,二老也算是安心一些。
    二老的用意,苏祁安能够理解,现在的他,可不是当初的小小举人,而是威震一方的永川王,虽说返乡途中,肯定不会有什么差池,但小心一点总没错。
    这次返乡,除了西州城的二老知道,在就是岭北县的县令和东山村的村长,哪怕他的上级郡守,都不知苏祁安要回的消息。
    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越少人知道越好,除了保护苏祁安的安全,同时也是不想给当地百姓制造麻烦。
    毕竟,一旦他们得知苏祁安要回乡的消息,想都不用想,必定会造成人流堵塞,到时候怕是想走都难。
    所以,这次返乡,尽可能保证低调,要有多低调就得多低调。
    虽然提前知会了,但得知消息的岭北县令,那叫一个紧张慌乱,第一时间带着人离开了岭北县城,前往东山村等待。
    苏祁安要回东山村的消息,已经提前十天告知他的,为了缓解他的压力,州城的人,派出三千名东山军,已经在岭北县全境布防了。
    可即便这样,岭北县令心里还是颇为忐忑不安,一直在村口来回踱步。
    要知道,他和苏祁安之前,有过一些小小的矛盾,当然后来他及时弃暗投明,苏祁安对他没有过多的苛责,依旧让他担任岭北县令。
    但数年过去,苏祁安在外的名声越来越响,最后更是封王,拿下三州,威震大凉。
    本来以他的身份,是肯定见不到苏祁安这个大忙人,谁承想,苏祁安竟然好端端的返乡了,更让他接待。
    换做任何人,都得懵了很久,岭北县令也不意外,他知道以苏祁安的为人,肯定不会因为数年前的事,和他斤斤计较,也没必要计较。
    但隔了这么久,再一次见到这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岭北县令不得不紧张。
    相比较他的紧张,一旁与他同时等待的东山村长,却显得平静许多,苍老的脸庞,挂着淡淡的笑容。
    浑浊的眼睛,不断朝着村口方向打量,露出一副期待的神色。
    毕竟,苏祁安可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虽然后面也有好几年没见,但一点不影响他对苏祁安的想念。
    看着身旁淡定样子的东山村长,岭北县令忍不住开口道。
    “李老村长,有件事还的拜托你啊,要是王爷回来了,我有什么招待不周的,或者说错什么话的,你可一定要帮帮我啊。”
    东山村长看着颇为紧张的岭北县令,笑着摆手道。
    “何县令,不用这般紧张,好生的做好自己的事,王爷肯定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放心吧。”
    岭北县令被宽慰着,道理他都懂,可一旦真见面了,他还是忍不住紧张。
    就在何县令准备继续说着什么,忽然,刚才还淡定模样的东山村长,猛的睁开眼睛,手指着前方,一副激动样子。
    “来了,来了,王爷他们来了。”
    岭北县令一怔,目光看去,但村口的道路,却空空如也,别说人了,哪怕连鬼影都没看到。
    岭北县令拍着胸脯,没好气的看着东山村长,“我说李老村长,这玩笑可开不得啊,哪有什么人啊。你可真把本官吓死了,要是再来几次,本官可受不住。”
    岭北县令的没好气,东山村长却是没听到一般,摇摇头,一副笃定的语气。
    “不会错的,肯定不会错的,王爷他们已经来了。”
    岭北县令眉头一挑,刚想说几句,忽然,他的耳边,响起一道淡淡的声音。
    “还是三爷爷的耳朵够敏锐,一下子就猜到我回来了。”
    “三爷爷,好久不见啊。”
    岭北县令猛然回头,苏祁安穿着白衣,笑呵呵的出现在他身后。
    而在苏祁安的身后,站着十几名身材魁梧,一副凶神恶煞样子的壮汉。
    看着这幕,岭北县令连忙下跪行礼,但一下子被苏祁安给阻止。
    苏祁安笑道,“何县令,你这是做什么?难道你忘了接待的准则?不要行礼,要是引来的百姓,本王可是要罚你哦。”
    听到这话,何县令身体一僵,站直了身子,连连点头。
    一旁的东山村长笑呵呵道,“看到了吗,老朽就说了,王爷肯定回来了,怎么可能听错,老朽的眼睛是不好使,但耳朵可灵敏着呢。”
    听着这话,苏祁安连忙道,“三爷爷,你这一声王爷,可是折煞我了,还是叫我祁安就行。”
    “,王爷就是王爷,怎么直呼大名呢,这可坏了规矩,万万不可啊。”东山村长连忙摆手,颇为认真道。
    苏祁安上前,一把搀扶着他,故作一副生气样子道。
    “三爷爷,要是你还认我是东山村出来的,什一切都按照我的规矩来,否则我可转身就走?不进村呢。”
    “呃,好吧,那就按照祁安你说的办吧。”听到这话,东山村长犹豫片刻后说道。
    “这就对了嘛,走吧走吧,我们进村,不要在村口耽误时间,说起来有几年没回来了,还是想回来看看的。”
    “祁安,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要是常住,我可得好好准备呢。”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估摸着要待个十天半个月,三爷爷你老就歇息吧,不用那么麻烦,会有人安排好的。”
    “……”
    苏祁安说着说着,搀扶着东山村长,二人很快朝着村内走去,只留下还没有回过神来的何县令愣在原地。
    待到耳边的声音渐渐远去,方才清醒过来。
    这还是他那位让外人提起他的名字,感到胆寒的永川王?就交谈的口气,和普通文人有什么不同?
    清醒过来的何县令,没来得及多想,看着远去的背影,连忙快步上前,朝着村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