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鹄台。
台阁间,刘禅负手背腰而行,左右近侍跟随。
眺望江畔被夕阳所染的景色,刘禅感叹说道:“登黄鹄台而望夕阳之江景,江水东流,千舟万帆,是谓人生之一绝。”
说着,刘禅抚摸受潮的木栏,无奈说道:“武汉虽处大汉通衢之地,寻常商贾云集,但一旦雨大风急,易受山水所侵,甚是惜哉!”
在三峡大坝未修筑的三国时期,长江下游一直容易被洪水淹没,故而为了防止被河水淹没,很少有将城池直接建在长江边上,更多是建在大河湖泊的支流河道上。
在南汉决定在武汉建都后,实际上武汉新城选址已经尽量避开易受长江淹没的地带。然即便如此,一旦遇见长江发大水,武汉必定会影响,仅是说影响大小问题。
霍峻水淹寿春时,武汉被暴涨的长江所波及。所幸江水未暴涨太多,仅是影响到低洼地带,有十几名百姓失踪,上千名百姓财产受损。
“陛下,昔先帝为御吴楚,行君上守国门之策。今国事安定,寿春不日可下,武汉常年易受洪涝所害,陛下或可考虑东迁秣陵为都。”顾徽拱着手劝道。
顾徽,字子通。荆州刺史顾雍之从弟,少有才名,善口舌之辩。被举选孝廉,考课为郎中,在刘禅身侧奔走。
“东迁秣陵?”
刘禅念叨了下,转而陷入沉思当中。
见刘禅沉默不语,顾悌继续说道:“秣陵北依覆舟山,东凭钟山,西临石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古来天子之气至东南,而形成于秣陵,故秣陵当是为帝王之宅!”
刘禅用手搭着扶手,徐徐而缓行,思索着顾悌口中的迁都之事。
从刘备虎踞吴楚时起,迁都秣陵的提议就不少,甚至每隔一两年就会被提及。但因为了整合荆楚,以及为了便于北伐,刘备多次拒绝了江东士人的提议。
今刘禅之所以考虑迁都秣陵,除了考虑到武汉常年洪涝外,亦有考虑北伐河南与安抚江东士人的考量。
随着淮南的归治,接下来如欲北伐河南,仅凭当下的徐、扬格局,提供后期恐有所不足。毕竟每块区域辐射的力量,他是有局限范围。
如历史上北宋灭西夏,受横山山脉的影响,其补给的范围在七百里。如果想为前线补给更多物资,或加多人手运粮,或沿途修城屯粮,尽可能打破七百里补给。
正常来说,由于邗沟、巢肥的存在,江东能够将物资、人力投送到淮水流域,且在夏季时能逆河道,再向北辐射两三百里。一旦超出了范围,江东所能提供到前线的物资也就愈少,直到瓶颈期。
欲解决在淮北补给投送难题,比如可以在淮南建立据点,其补给范围会比江左更远;或是加强行政效率,尽可能征发舟舸向北补给。
前一种解决方案,即恢复江淮生产,广屯田亩,积蓄粮草。但欲完全凭江淮解决,以江淮目前的户籍数目情况,则是难以做到。
后一种解决方案,即刘禅所考虑的迁都。一旦将首都迁到秣陵,可以通过加强行政效率,向北延伸补给范围,以帮助大军北伐。
至于安抚或是说拉拢江东士人,在刘禅眼里是顺手的事。毕竟刘禅可非胸无大志之主,因受刘备、诸葛亮的影响,刘禅心中一直渴望恢复中原,重建汉家天下。
如能平天下,武汉、秣陵都要靠边站,能有资格为首都的城市,不是洛阳便是长安。
走了半响,刘禅拍着栏杆,说道:“迁都秣陵非小事,非朕一人所能决。过些时日,待大司马、丞相归国,再议迁都之事。”
说着,刘禅为怕众人引起误会,笑道:“朕少小随先帝奔波,武汉为朕之梓乡,纵有受水之害,岂能舍之。且地如人,人无完人,天下亦无完善之所,终有一弊。”
“诺!”
当了皇帝有一段时间,刘禅渐渐学会了不率先表态的说法。太着急表态,容易听不进合理的意见。就如诸葛亮往昔对他的教诲,有些事容易受情绪影响,最好用带着空空的脑袋去听取意见,而后再思考决定。
刘禅溜达了少许,却见背后有人报喜。转而望去,却见诸葛乔手中紧握着巾帛,在廊道间小步快跑。
“陛下,江淮捷报!”
“可是仲父破了寿春?”
闻言,刘禅心中一喜,快步迎了上去。
“正是!”
诸葛乔将手中的巾帛递上去,笑道:“曹丕病亡不久,大司马纳蒋济之策,将所擒魏使送入城。魏使入城册越拔徐晃为车骑将军,而后城中兵吏尽知曹丕病亡之消息,人心遂是大震。”
“魏寿春令卫因在吕方规劝下,大开北门以迎我军。晨入寿春,至午间,城中乱军悉平之。而后大司马令庞、陆二将军自行用兵,庞都督下弋阳、安丰二郡,陆车骑取下蔡、平阿、义成诸县。”
“彩啊!”
刘禅握着巾帛,脸上布满了笑容,说道:“寿春为河南门户,今得寿春,兵复中原,指日可待矣!”
“仲父之兵略,犹胜韩白。其之用兵,犹如鬼神,深不可测啊!”刘禅踱着步,语气里尽是对霍峻的推崇。
你问刘禅能有什么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父亲刘备留给他一个休养生息,国力充沛,疆域广袤,户籍繁多,兵精将猛的国家。
唯一不好的地方,即个别臣子权利太大,名望太高。所幸这个别臣子,让他还是有安全感,甚至说可以深信。
相父诸葛亮,为政上,政治出众,名望高达,用人以贤,堪比萧何。用兵上,暂虽不知上限在哪,但从今下用兵来看,绝不逊色于国中名将。
仲父霍峻,不用多说,放出去就能打仗。今在江淮的两场胜仗,一個比一个顶,足以让长他颜面。
岳父张飞,年纪大了,虽不太靠谱,但胜在有地位,资历最老。连霍峻见了张飞,因其资历,都要给几分面子。
父可敌国,刘禅除了乐,真没什么值得愁!
至于是否担心霍峻功高盖主,刘禅既有小忧虑,但却又不怎么担心!
且不说儿子霍弋与他从小成长,有手足之情。单说他年龄,仲父霍峻都五十了,而他才二十出头。他用年龄熬,或许都能将仲父熬死。他反而担心仲父年龄上来,没人替他北伐。
至于军功太高,不好封赏,刘禅也不太担心。岁数上来了,除了不给过多实权外,使劲给荣誉,使劲封爵位。
剑履给了,还有相国。
相国给了,还有九锡。
九锡不能一次给,打下一州,加一锡。不怕九锡给太多,就怕州郡不够多。
至于爵位,尽量控制好尺度。不影响国家运转,或是说不影响国家统治,可以给则尽量给。
姜子牙带武王灭亡商,得封齐候。仲父如能平魏,其功堪比姜子牙,如不能尽酬劳报之,后世也没什么人愿意辅汉。
王不能封,则多封公。封了父亲,封儿子。
等到后面,仲父没了,他的荣誉也就随风而走了!
分封出去的食邑,散分给诸子。甚至所遗留的政治资产,通过相应的操作,反而可以与大汉捆绑在一起。
刘禅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不足,他吃亏在年轻,也赢在年轻!
不管后面的进程是否能如他所想,先躺赢再说。莫非活人还能给尿憋死不成?
看着乐呵呵的刘禅,诸葛乔提醒说道:“陛下,将士苦战一岁,初胜钟离,后克寿春,将士疲惫,大司马有意休兵。今下大军班师在即,战事皆毕,宜当封赏建功诸将。”
“今建功将士名册何在?”刘禅问道。
诸葛乔拱了拱手,说道:“建功将士名册一份在尚书台,一份被送往丞相批阅。今按脚程而言,快送至襄阳。”
刘禅沉吟少许,说道:“诸将建功册封之事,由丞相批阅。今为劳大司马钟离、寿春二功,需先下诏封赏。”
说着,刘禅将早有准备的诏书从袖子里取出,交予诸葛乔,说道:“让王秘书润色一二,而后由尚书仆射马良代朕出使寿春,设坛册封大司马!”
“设坛册封?”
诸葛乔甚是好奇,问道:“陛下,丞相可曾知否?”
刘禅笑了笑,说道:“此诏令为丞相与朕之意,司隶校尉亦无异议!”
“那敢问陛下,何爵需登坛册封?”顾徽大着胆子,问道。
刘禅收手背腰而走,慢悠悠说道:“以大司马之功,岂能是侯爵所能扬其功?今当拜大司马为江陵县公,建设宗庙,永兹口赋,与国同休!”
“江陵县公!”
众人倒吸口凉气,大汉第二个县公出现了。
不仅是县公与国同休,实际上县、乡、亭三侯也与国同休。而特殊的地方在于,拥有了建设宗庙的权利。
在汉代私人无法建立宗庙,更不能随便祭拜他人,除非是官方下诏修缮的宗庙。
原历史上,诸葛亮病逝之后,蜀中百姓太过思念诸葛亮,常会在公共场合淫祀诸葛亮。之所以会淫祀诸葛亮,则是因诸葛亮爵位仅是武乡侯,而非王公之类的爵位。
得知蜀中百姓淫祀诸葛亮,刘禅下诏特例为诸葛亮建设宗庙,让百姓得以正儿八经祭祀诸葛亮。在蜀中,诸葛亮为何能香火不绝,与刘禅特例开恩有关。
在汉之后,建设宗庙的权利渐渐放开,但有些规格的庙宇非王公不得有。故在拥有建设宗庙权利后,霍峻不仅能祭祀他的先人,还能在死后享受香火。
然可以预料的是,霍峻首封县公,打破了惯例之后,必然有少数大将会陆续进封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