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章 杨小涛又成长了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方主任的一通介绍,可谓是面面俱到,让听到的陈宫不由得感叹,不愧是做宣传的,重点都提及,哪也不落下啊。
    跟老杨有的一拼。
    现场,正在忙碌的人听到喇叭里的的声音,纷纷好奇,一首歌,需要这样介绍吗?
    还有,那个杨小涛,他们好像在哪里听过啊。
    带队的领导正在指挥部里紧张调度,各种事情都要顾全到,尤其是医疗情况,还要预防瘟疫出现,烦的厉害。
    听到外面喇叭上的声音,猛地皱起眉头。
    这时候,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唱什么歌啊,这不是乱弹琴嘛。
    有没有组织,有没有纪律了。
    “来人,去,看看什么情况。”
    警卫就要跑去,却被一旁的参谋长叫住。
    “老王,这个杨小涛,我听说过。”
    一旁的一名参谋长突然开口,中年领导回头,“老徐,你知道?”
    “哈哈,当然知道了,记得我跟你说过,拼刺刀输的人吗?”
    “嗯?就是这个杨小涛,杨幺的孙子?”
    “对,就是他。”
    参谋长说完,领导当即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见此,徐参谋长再次开口,“这位说起来,跟张老也有些走动,咱们的先头部队,用的装甲车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刚才我去查看的时候,还看到一辆夔牛装甲车呢,是二型的。”
    “估摸着就是机械厂的。”
    “我知道,他那个红星机械厂,搞出来不少好东西啊。”
    “可惜,分到咱们这,就全给老一了,咱们这老二就是干儿子。”
    领导开口说着,面色严肃,“还有,他们那什么快反中队搞得不错,速度比咱们反应都快。”
    “这好东西,真不少呢。”
    徐参谋长听了耸耸肩,自家这位老搭档,可是轻易不夸人啊。
    这么夸一个人,还真是,难得!
    而此时,两道声音从大喇叭响起。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
    ...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首长听着,听着,嘴里不由得跟着唱出来。
    等一首唱完后,这首歌只记住几句歌词,可就是这几句,让他记忆犹新,让他看先更远处忙碌的众人,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找到了灵魂。
    整个场地正在忙碌的人,仿佛被按下暂停键似的,一瞬间,有种力量透过全身,将身上的疲惫、痛苦一扫而空。
    “这首歌,让他多放几遍。”
    “多找几个喇叭~”
    首长握紧拳头,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也要努力压着内心的激动,让声音保持平稳。
    “是!”
    警卫跑出去,徐参谋长也来到一旁,叫来另一名警卫。
    “去问问,这杨小涛,现在在干嘛。”
    “是!”
    于是,声音在大喇叭上唱着,一遍,两遍,三遍...
    此时,杨小涛站在工厂处,听着不远处的歌声,嘴角翘起。
    这方主任,还算是合格。
    “出来了!”
    周奎的声音传来,这段时间,这三个字就他喊得好。
    充满气势,又有力量。
    杨小涛低头,看着一人从里面慢慢爬到缺口,随后被拉出来。
    接着放上担架。
    歌声传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满身泥土的人被阳光刺的眼睛不敢张开,却听到这突兀的声音,而后,也不知道是不是阳光的刺激,泪水掺杂着泥灰变得浑浊,流下两道泪痕。
    “赶紧送去。”
    杨小涛说了一句,然后继续。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王勇在一旁轻轻唱着,然后用力的挥动手上铲子。
    一旁的人,也跟着唱。
    周围的人,一边干着,一边唱着。
    当第二个人从里面被拉出来时,听着一群人在耳边唱着五音不全的歌,甚至听不明白说的啥,这人都很迷茫。
    不过,他很快就会将这迷茫驱散,因为送他前往救助站的路上,到处都有这种声音。
    广播里,行人中,甚至抬他的两个人都在唱。
    男的,女的,老人,孩子,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唱。
    甚至在进去救助站里,接受检查的时候,周围都有声音传来。
    于是,他,也跟着唱起来。
    中午时候。
    天边,轰隆声在空中响起。
    一架白色的直升飞机正向着南边飞去。
    这架国产的老五历经坎坷,现在终于实现了国产化。
    而这架,也是经过多次试验后,安全有充分保障,才成为首长的专机。
    飞机在两千米的高度上飞行,速度并不快。
    窗户前,清瘦的老人正看向下方,神情严肃。
    身边的童小龙不敢说话,只是静静的坐着。
    而随着飞机的不断南下,目光里的场景变得越来越狼藉。
    坍塌的房屋,断裂的瓦砾和四散的垃圾。
    红砖黄墙的建筑物倾斜在草木中,拱起的桥梁崩塌了,躺在河流中。
    一个个行动的人,有的伫立在废墟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抱着亲人,有的哭嚎着。
    那哭喊的声音,仿佛透过千米的距离,传到他的耳中,震动着他的灵魂。
    “多灾多难,何其不公啊。”
    嘶哑的声音响起,他的眼眸紧紧闭上,“这一切,是对我没当好这个家的惩罚吗?”
    “是我的错啊!”
    声音微不可查,身体却是颤抖着,双拳紧紧的握着。
    童小龙在一旁想要开口宽慰,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只能在心里骂着。
    这狗屁的老天爷,为什么要可着他们欺负?
    这世界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就专挑他们啊?
    从东北开始,战争,流血,民族崛起,到出去打一场纸面上对比悬殊的战争。
    刚刚稳定下来,刚刚有了起色,又来个饥饿,现在又是地震。
    多少磨难,多少凄苦。
    就仿佛麻绳专挑细处断似的,看着他们好欺负吗?
    “首长,有个波段,要不要接进来?”
    突然,陪同的人员从驾驶舱出过来,开口请示着。
    童小龙见没有反应,便轻声问道,“哪里的?”
    “应该是石城的。”
    听到回答,童小龙身后的人开口,“接进来。”
    “石城,也是受灾区,听听他们说什么。”
    “是!”
    很快,飒飒的飞机声中,一道清丽的声音和一道童声响起。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
    声音委婉流转,而到了高潮部分,却让机舱的所有人沉浸其中。
    良久,歌声唱完,然后,又一遍响起。
    清瘦老人再次看向窗户,不同的是,这次他是往上看。
    透过玻璃,隐约看到那团刺眼的光团。
    那是太阳。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说的好!”
    话音落下,脸上也变得充满自信。
    他需要用这种态度来面对接下来的考验。
    他要让所有人看到,他有信心管好这个家。
    “让各地将这首歌,传下去。”
    突然间,一道声音在童小龙耳边响起。
    接着便是,“顺便查一下这首歌。”
    童小龙点头,然后来到通讯处,用电台联系地方同志。
    过了一会儿,童小龙拿到关于歌曲的信息报告,看着作词作曲的那一栏熟悉的名字,露出苦笑。
    还真是,哪都有他啊。
    “首长,有消息了。”
    随着将报告交到眼前,童小龙突然开口,“据说机械厂派了人来这里帮忙工作,可能就是他来了。”
    老人听了却是摇头,机械厂的事情他还是了解一些的,杨小涛不可能离开那么久。
    何况最近还传出要搞什么飞机的发动机,这么忙的情况下,更不可能出来。
    “应该是刚来吧。”
    他将文件放在一旁,上面还有几句歌词。
    而这就是他看重的。
    或许这首歌在其他时候也能唱,但在这时候,尤其重要。
    就像军歌一般,总能鼓舞起士气,这首歌也能给灾区的人,带来力量。
    还有就是杨小涛这段时间在石城的大体表现。
    尤其是那救人的数字,比起那些冰冷的数字,更加鲜活有温度。
    “写出这样的歌,看得出他在那里又成长了啊。”
    “不错,不错!”
    看到对方难得的露出笑容,童小龙建议着,“首长,我们要不要偏一下,去那边转转?”
    对方却是摇头。
    “不了!石城就让他们去吧。”
    “我们先去老陈那吧,他那里更急。”
    ......
    “谢~谢~”
    担架上,老人握着杨小涛的手,干枯的手掌都能感受到骨头,杨小涛都不敢用力,生怕让对方受伤。
    “大爷,闭上眼,我们送你去看病。”
    “不去了~”
    老人摇头,“我,命,差不多了。”
    “连累你们,忙了。”
    老人看的开,或者说,这次地震后,已经抱着活亦可,死亦可的心态。
    可杨小涛他们不能这么想啊,废了老大的事,好不容将人扒拉出来,可不能就这样了事。
    “快快,赶紧送去。”
    杨小涛催促着,他可不想让这好不容易的努力半道上没了。
    几人听了抬着担架就跑。
    而此时,三个穿着军装的人快步走过来。
    杨小涛还要继续,就见领头的人有些脸熟。
    等来人越来越近,终于记起这人是谁了。
    徐江河。
    徐远山的大哥。
    还有当年在徐家跟他大刀拼刺刀的人。
    “小涛,果真是你。”
    两人靠前,徐江河直接给来了个拥抱。
    “徐伯父!”
    “这次是您带队吗?”
    “对,恰好派过来,我听着广播说编曲的就叫杨小涛,我一猜就是你。”
    “咋样,啥时候来的?”
    两人来到一旁,杨小涛将来这里的原因简单说着。
    听到杨小涛为了机械厂的人赶过来,不由得锤了下杨小涛的肩膀。
    这份心,这种决断,比起他家老大强多了。
    说起来,徐龙能够去王胡子那里担任装甲突击营的营长,也多亏了杨小涛呢。
    “听说你救了不少人,我这次来取取经。”
    徐江河岔开话题,聊起当下。
    杨小涛笑着,刚要开口谦虚,不远处突然传来旺财的声音。
    “那个,有情况。”
    随即带着几人一起跑向旺财指示的地方。
    “都注意了,里面有一个人,准备家伙,开挖。”
    徐江河诧异的看着这群人在杨小涛呼喊下立马动手,毫不迟疑。
    而十分钟过去后,当一个小男孩被从废墟里拉出来,他震惊了。
    于是,在中午吃饭前,他就在杨小涛的队伍中,见证了三次救援。
    随后,徐江河的目光放在旺财身上。
    救援最大的困难不是怎么救,而是在哪里救。
    而现在,这最大的困难,貌似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