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指点一下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周围人听杨小涛对木匠的活说的头头是道,纷纷好奇。
    一旁的徐远山却是趁机问道,“小涛,那我们化工厂呢?”
    “你有什么想法?”
    徐远山开口,众人立马将目光看向杨小涛。
    杨小涛听了却是露出一抹微笑,“徐叔,化工厂可是未来重要支柱啊。”
    话音落下,坐在徐远山身旁的白景述却是感觉到杨小涛语气中的不同。
    来自于女人的感觉,今后化工厂,有事了!
    “怎么说?”
    徐远山也清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不是科班出身,做化工厂的厂长纯粹是救场。
    只是没想到,在杨小涛的规划下是越做越大,发展越来越猛。
    “徐叔,我的意思是,今后化工厂主抓的还是石油化工。”
    “人才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去跟大学合作,我们出资,他们出人,组成实验室后,一起研究。”
    杨小涛说的这些现在不少大学已经开始在做,不过化工厂这边却是没有。
    徐远山听了点头,“回头我就去考察下,看看哪些学校合适。”
    “对!这些学校缺少实验机会,我们就给他们实验的机会!”
    “咱们缺少理论的基础。他们正好有这个。”
    “双方互补,共同促进。”
    杨小涛点头,“到时候你们商量着来,不过我也给你们想好了两个近期目标!”
    “一个是大棚的塑料膜!”
    “一个是石油加工的优质化问题。”
    杨小涛说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下。
    “大棚塑料膜对大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物资,有了这个,咱们冬天也能种蔬菜,对农民来说是件非常有利的事!”
    “对农业生产来说,却是巨大的进步!”
    众人听杨小涛这么说,又想起杨小涛还兼着农科院的差事,纷纷点头。
    “这第二个,石油的优质化更是关乎机械行业的发展,同样的发动机,咱们的石油跟波斯那里搞出来的,提供的动力就是不一样!”
    “对发动机的损害也大不相同!”
    “徐叔,这点你比我清楚!”
    徐远山点头,“国内的石油化工设备,确实不如国外的,不过我们也在改进了!”
    “对,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做出来的!”
    旁边陈宫也开口说着。
    刘怀民听了看过来,“所以小涛说跟大学实验室合作,就非常有必要。”
    老金同志听了看看左右想到什么,随即也开口。
    “最好搞出航空燃油,咱们国家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这高品质的航空燃油可是紧要物资。”
    闻言几人点头,徐远山也觉得将来的路,貌似有点多啊!
    “这两样东西,要是搞出来可得下点功夫!”
    杨小涛总结说着,徐远山没说话,只是沉默点头。
    但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事他是记心上了。
    杨小涛侧头又看向丁祥军。
    对方也看过来,立马将手上瓜子放下,“杨总,您直说就行!”
    “我还真有个想法。”
    丁祥军一脸正色,认真听着。
    “徐叔他们是去大学跟搞化学的联系,你们就去找机械的联系。”
    “具体干啥,就问问他们有啥好的项目,有的话,咱们就参与!”
    丁祥军一听立马明白,“我懂!回头我就让人去打听下,哪家机械强!”
    杨小涛点点头,随后准备让冉秋叶上菜。
    “杨总,您不指点下我们制药厂?”
    白景述磕着瓜子,见杨小涛没说话,便主动开口。
    她现在明白了,为啥杨小涛的地位在这机械厂稳固如山。
    不仅是他的能力出众,总能带领机械厂完成创新,更因为他有旁人无法企及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
    就刚才说的那些,别说其他工厂没人提出过,但真的敢去这么做的,估计没几个。
    毕竟,合作那是需要投入的。
    而实验这东西,可是有很大失败几率的。
    不是谁都没每次都成功的!
    但杨小涛,却是几乎每次都能完美解决问题。
    这就是能力。
    而这种能力就是众人信任的基础。
    “制药厂我还真懂得不多!”
    杨小涛并不是刻意谦虚,实在是,制药这方面不是他的长处。
    不过杨小涛也不是啥都不能帮。
    要知道,在兑换栏里可是兑换了不少药品。
    这里面有中药,有医药,还有一些保健品,类似救心丸的东西。
    虽然没法拿出来用,但要是有个借口,拿出来研究一下还是可以的。
    “杨总你这就是谦虚了。”
    “我们这制药厂怎么来的,您可是居功至伟啊。”
    “想当初,也是您给了化工厂提供香皂的制作工艺,这点可是咱们制药厂津津乐道的呢!”
    话音落下,桌上对这事了解的人不少,然后都跟着笑起来。
    白景述笑吟吟的说着,目光在杨小涛脸上停留。
    别的她不知道,但梅花清热消毒液以及现在用的青蒿口服液,可都与杨小涛有关的。
    要说这里面杨小涛没点能力,怎么可能?
    而且那提出以毒攻毒的法子,就是杨小涛提出来的,也是他带领队伍治好了第一例。
    如今,濠境那里的情况,足以说明杨小涛在医药方面的能力。
    而且她刚才跟冉秋叶接触的时候,就发现冉秋叶身体精壮,身体保养的比她这个中药世家的都好,要说这里面没有杨小涛的关系那才怪呢!
    听到白景述这么说,杨小涛也知道该说两句,不然这女人可是难缠的很。
    “制药厂现在做的膏药和汤药还是要扩大,不仅要扩大规模,还要扩大种类!”
    “以后什么治疗跌打损伤的,什么风湿关节疼的…”
    “这些虽然国内有不少药厂在做,但咱们可以借助这次影响,将膏药打到国外去!”
    杨小涛说到这里,白景述已经知道杨小涛的意思了,制药厂要发展的还是海外市场。
    正好,她也是这样想的。
    要知道现在的梅花消毒液在国外可是紧手获,只要将名声打起来,还愁没有市场。
    “我明白!”
    “对了,还有件事你们注意下!”
    杨小涛想到上次在研究中心听到的,关于中医的等级划分。
    按照王院长几人的意思,估计是要推出跟钳工一样的制度,而这等级的划分可不是简单容易的。
    就像钳工考核还有工件来衡量,评判。
    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弊端,工人的身体、精神以及工作环境,考核人员的私心。
    每一个都会影响考核的成败。
    而且这考核也不是全国统一的,每个地方不说不同,就是四九城里,不同的工厂也有不同。
    只是标准差不多而已,尤其是职级越高,考核的难度越趋近。
    但这也是一种制度,一种向上的制度。
    比起中医来说,这种制度起码有路可走。
    所以,中医肯定会寻找“工件”来成为考核的内容。
    而这方面,杨小涛觉得制药厂可以做些文章。
    “上次我去帮忙的时候,听上面意思是要将中医正规化,开办中医院,进行职级划分…”
    “所以我觉得,要配合制定完善中医的等级划分,要量产中医,就需要建立考核制度…”
    杨小涛只是说出内心的想法,而白景述却是捂着嘴,目光里更是震撼。
    以前封建王朝的时候,中医也就那么几个等级。
    不入流的乡野郎中,然后是出点名的郎中,再就是去皇宫里的郎中,俗称御医,最后就是被人们称赞流传的神医。
    这里面,数量最多的还是前面两个。
    但这两个里面也是良莠不齐,走的乡野郎中,一些土方子的效果能够堪称神医。
    所以想要给出明确的划分,根本做不到。
    不过,听杨小涛这么说来,倒是对低层的中医有好处。
    毕竟,等级高了,就需要拿的出手的绝活。
    就像他们白家,可是有不少“绝活”的。
    按照这个论起来的话,八级中医不在话下。
    “回头我就回去安排。”
    白景述笑着点头,心里也琢磨着如何跟家里的老人说说,让他们出来参加考核。
    几人说话的功夫,冉秋叶跟娄晓娥已经将饭菜摆放在桌上。
    周升红拿起准备的酒水,开始给几人倒上。
    “来,都拿起杯子!”
    杨佑宁对着众人喊道,“这次咱们先感谢首长的照顾,再感谢同志们的努力,最后咱们啊,喝这杯,感谢咱们自己!”
    “干!”
    众人也都站起来,酒杯碰在一起,不少人浅尝辄止,但也有人豪迈的一口闷掉。
    “老杨,我看你悠着点吧,中午刚喝完,这晚上是不想回去了啊!”
    徐远山将空杯子放下,看到杨佑宁这喝法,估计三杯下去,人就得躺下了!
    陈宫几人也是哄笑着,管志勇更是在一旁提醒着,“哎呦,咱们杨厂长中午可是收着呢,我一看就知道没尽兴!”
    “这点酒,肯定不碍事!”
    杨佑宁立马拿起杯子往桌上一放,“你这家伙,中午逃酒不说,还一个劲的吃罐头。”
    “对了,我还带的罐头呢!”
    一旁娄晓娥听了连忙说道,“厂长,杨总说,带来的罐头分分带回去,这桌上菜够吃的了!”
    杨佑宁听了立马点头,“别人带,这家伙别给他。”
    “他们钢铁厂好一箱子呢!”
    管志勇听了也不在乎,拿起酒杯就给杨佑宁倒满,“还是杨厂长疼咱啊,知道俺路远,让拎着累到!”
    “我去,你这脸皮比老陈还厚啊!”
    一旁陈宫听了,立马拿起酒杯,“来,咱们几个先敬杨厂长一个。”
    “对对对,来,一起来,先把他喝倒再说。”
    孙国也在一旁起哄,杨佑宁顿时来了精神。
    “我跟你们说,跟你们几个喝酒,我就不再怕的!”
    徐远山听了却是嘿嘿笑着,“忘了是谁大马路上唱歌了?”
    “忘了是谁把你送回家的了?”
    说完杨小涛也想起曾经的事,忙开口,“杨叔,这次我可不送了啊,婶子再怪罪下来,我可不敢。”
    杨佑宁听了手上杯子往下移了三寸,可看到几人的戏谑又梗着脖子强说道,“谁倒还不一定呢!”
    然后又看着杨小涛,“到时候你把我送回机械厂就行。”
    话音落下,众人哄笑起来。
    老金同志在一旁笑着,因为刘怀民的存在,也融入到面前的氛围中。
    可就是这样的氛围,却是让他心中羡慕。
    他也是做过厂领导的人。
    但在沪上汽车厂的那些年,这样的氛围是不可能出现的。
    看着跟众人打成一片的杨小涛,心中又多了份感慨。
    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