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章 聚众搭桥
作者:海与夏   外科教父最新章节     
    两位院士可不是开玩笑,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住院手续,然后躺在病床上催护士赶快抽血,赶快安排术前检查。

    而且这两位院士都没有吃早餐,还是空腹的,看来有备而来,绝非临时起意。

    刘院长和乔政委跑到病房对两位院士做一番思想工作,讲了很久,毫无用处,思想工作做到最后,丁院士不耐烦,直接反问:“你们什么意思?不想让我快点手术?不想让我拆掉心脏上的定时炸弹?”

    这一反问,让刘院长和乔政委哑口无言,再说下去,真的就会引起误会。

    两位院士的老板儿女也是赶来医院规劝,不要这么急躁匆忙,来日方长,可以慢慢检查,慢慢安排。

    脾气比较好的叶院士还好,跟家属讲一大堆道理,最终说服家属。

    丁院士哪有闲心讲道理,直接问自己女儿:“我是不是冠心病,有没有确诊?”

    女儿说:“是,已经确诊!”

    “是不是左侧主干堵塞超过50%?”

    “是!”

    “左侧主干是不是容易猝死?”

    “是!”

    “是不是有手术指征?要么搭桥,要么装支架?”

    “是,医生早就建议装支架,你考虑远期效果,一直想搭桥。”

    “现在有个医生拥有世界第一的心脏搭桥水平,为什么不让我快点做手术,为什么要等,难道等着猝死?”

    “-――”

    丁院士的女儿竟然是无言以对,只能作罢,再劝下去就是不孝,就是置父亲于死地。

    所以大家毫无办法,只能依着两位院士安排手术,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术前检查能够发现点手术禁忌症,这样就可以暂时阻止两台仓促的手术。

    可惜,两位老院士术前检查没有发现任何手术禁忌症,检查完之后,丁院士笑嘻嘻地对戴主任说:“你们是不是想发现点什么,然后说-――哎呀,手术禁忌症,没办法,只能等调养调养再说。”

    叶院士气愤地说:“年轻人现在是胆子越来越小,我就想不明白,我们的手术必须要做,正好遇上最好的医生,为什么要等,等的目的是什么?冠心病自己会好?”

    “是呀,现在的年轻人呀,要是对病人开刀,犹不犹豫,连病人都没看,只看到片子就敢拍板――开刀!对自己开刀反而又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就是嘛,铁板钉钉的事情,怕什么,大家都是外科医生,相信科学嘛,早做手术,早安心。”

    这两位老院士自顾自的聊天,让一旁的戴主任和其他医生汗颜,老院士说的话好像很有道理。

    两位老院士的手术很快安排好,接下来更加让刘院长和乔政委两位院领导头痛的事情到来。

    不知道怎么走漏消息,听说这两位院士已经匆忙住院作心脏搭桥,为的就是让杨平主刀,301好几个老职工都来打听情况,希望也搭上顺风车。

    更麻烦的是,几个正在住院体检的老干部也来凑热闹,希望跟着一起做手术。

    丁院士自己是搞心脏外科的,现在主动找杨平做手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老干部明白其中的道理。

    刘院长掐指一算,还有五六个要求住院安排手术的,而且个个他惹不起,这不是把杨教授架到火上烤吗?

    “杨教授,说这怎么办,这事我得好好解释,真的事先我完全不知情,根本不知道他们要临时要求做手术,现在突然又这么多人扎堆,这事闹得――”

    刘院长现在也是懵的,当院长这么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就是没见过这种事情,突然觉得没有没有处理经验。

    乔政委做思想工作的专长现在也失灵,几个老专家、老干部根本不听他的,就是要组团尽快把手术做了,既然丁院士都找他做,这么相信他,那这年轻人肯定没问题,丁院士自己是心脏外科的,怎么可能随便将自己的手术交给别人。

    刘院长着急,但是杨平不着急,无非是晚回去一天:“没关系,我推迟一天回去就行,一台是做,几台也是做,将术前检查完善好,有手术禁忌症的没办法,直接剔除,没有手术禁忌症的,一起安排吧。”

    年轻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这么急匆匆的,刘院长总是觉得不妥。

    “不用急,就几台手术而已,全部用胸腔镜做,对内环境的干扰很小,创伤小,恢复又快,不用太担心。”杨平安慰刘院长。

    意思是,就当它是个小手术。

    这时,刘院长又接个电话,脸色大变,挂断电话说:“杨教授,我是不该安排这个见面会的,现在闹着要住院手术的又增加几个,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11个。”

    “你看看,现在心脏外科已经住进去11个,不是我们的老专家,就是老干部,你说怎么办,我刚跟戴远胜说了,再也不能收,坚决不能收,要做手术以后再约。”

    刘院长现在不敢做其它事,专门亲自来处理此事,几个院士,加上几个老干部,聚众搭桥,这无论如何是一件大事。

    无论刘院长和乔政委怎么规劝,这些老人家都坚持己见,一定要尽快安排手术,甚至有人言之凿凿,日夜胸痛,极有可能猝死,此时不能及时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

    还有人说自己病情严重,手术难度高,身体条件差,非微创不可,所以只能劳驾杨教授。

    在这种情况下,刘院长除了求助杨平留下来,慢慢把手术做好,没有任何办法。

    于是这11台手术,戴主任安排两天,杨平只好又留下来,不过一天五六台,以杨平的速度,还是很轻松。

    来帝都的任务已经完成,杨平也跟小苏通了电话,告诉他自己一切都好,还要三天再回去。

    也打个电话给宋子墨,问问科里情况,宋子墨说,麻省理工的廖瑞成博士这几天访问南都医大,一直想见杨平。

    廖瑞成博士,南都医大毕业的名人,现在是美国一个重点干细胞实验的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平知道这个人。

    用两天时间,杨平把11台手术做完,全部用胸腔镜做微创手术,解决了老院士和老干部们的“心头之患”。

    几个老院士和老干部对杨平赞不绝口,都问刘院长什么时候把人引进来,刘院长现在又是头痛,估计以后遇上这些大佬,又得绕路走。

    而几个老院士,现在联合起来,准备推荐杨平为新增院士,这种医学成绩不能成为院士,太可惜。

    第三天,杨平查完房,孟老院士术后恢复非常好,已经下床活动自如。

    而后来做的11台手术,几位老专家和老干部恢复也非常好,杨平这才放心地飞回南都。

    ――

    回到到三博医院,第二天一大早,杨平赶去上班。

    宋子墨说:“美国麻省理工的廖瑞连博士这几天访问南都医大,提出要见见你,可是你不在医院,廖博士一直在等,南都医大那边吩咐我们,一旦你回来,立刻通知他们,廖博士可是见不到你不罢休。”

    “那就见一面吧,什么时候?”杨平觉得既然是南都医大的客人,见一见也无妨。

    宋子墨笑道:“他们已经到达三博医院,现在正在科教处,应该很快会到科室来。”

    “这么快?”杨平诧异道。

    宋子墨说:“我昨天把你今天回的消息告诉周主任,估计周主任昨天就通知他们,廖博士迫不及待,今早就赶来,前几天,廖博士可是跑了几趟来,提出要参观干细胞实验室,张林拒绝,气得周主任七窍生烟,张林说――杨教授没有回来,实验室概不接受任何参人观!”

    杨平点点头:“没错,干细胞实验室那边现在是实验关键时刻,有些信息要保密,不宜公开,所以拒绝任何人参观,这是我出发前交代的,我没有回来,任何外人不得参观。”

    张林不仅负责科室的进修实习管理,还负责实验室的参观学习等管理,对张林的行为,杨平表示赞许。

    有些东西,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那么多面子和人情。

    果然刚刚交完班,杨平就接到电话,是周主任的电话,简要说了廖博士来访问的事情,杨平说正在科室等,现在就可以过来。

    杨平让徐志良带着医生去做手术,宋子墨和张林留下来陪自己等访问团。

    大约十几分钟,在夏院长、孙院长、周主任、南都医大的一个副校长荣少兵的陪同下,廖博士出现在综合外科的办公室。

    对别人来说,美国科学院的院士,那可是大人物,但是对杨平来说其实没什么,见一面处于礼仪而已,毕竟是南都医大的客人,又是校友。

    “杨教授,幸会-――”

    廖博士穿着衬衣,打着领带,戴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风度翩翩。

    杨平与廖博士握手:“你好,幸会,请坐!”

    “我在美国看过杨教授的文章,非常了不起,世界医学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激动人心的事情,杨教授是我们华人之光!”

    廖博士可能长期说英语,汉语反而说的有点不太流利。

    “廖博士过奖了,我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发几篇文章而已。”杨平摆摆手。

    “今天终于见到杨教授,想不到杨教授是一名外科医生,我以前一直以为杨教授应该是基础医学或者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呢?”

    “所以,我只是业余的。”

    “不,不,不,在杨教授面前,我们才是业余的。”

    就在综合外科的医生办公室,大家坐着聊起来,气氛非常融洽,廖博士对三博医院不熟悉,但是对南都医大那是非常熟悉,毕竟从那里毕业出去的。

    “我们斯坦福的干细胞实验目前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虽然不及杨教授的成果,但是也有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如果杨教授有兴趣,我们可以开展合作,我虽然离开祖国,一直在美国工作,但是总想为母校做点什么。”廖博士动情地说。

    廖博士现在是斯坦福干细胞研究所的主任,他有意牵线搭桥,与南都医大这边建立合作。

    “非常感激廖博士,我们的干细胞实验室刚刚组建,无论人才队伍还是科研成果都非常薄弱,研究课题也非常局限,暂时还没办法与国际顶尖实验室合作,不过以后我们一定有机会。”杨平委婉拒绝。

    科研这方面,杨平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新。

    所以与外界的合作,一定带有极强的选择性,一定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选择与自己互补的合作对象,说白了就是对方有自己想要的资源和技术,所谓合作,就是资源和技术的互换。

    现在在干细胞领域,杨平可谓已经领先,世界上其他几个实验室的进展,他也基本了解,他暂时没必要去合作。

    何况现在是实验关键时候,很多东西不宜展示,一旦合作,容易泄露秘密。

    杨平在这方面是个粗人,什么所谓的高尚共享精神都是扯淡,要么价值互换,要么这东西确实无关紧要,别人偶尔拿出来共享高尚一回。

    如果自己的某些成果一旦提前泄露出去,让某些人掌握后,申请专利,别人再回过头来收取自己的专利费,限制自己发展,那就麻烦。

    这种事情在世界上多如牛毛。

    所以有时候高尚一下也可以,但是高尚的之前,你要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没想到杨平这样委婉拒绝,这是廖博士始料未及的。

    “杨教授谦虚了,不过这是我们东方人的美德,我非常钦佩,杨教授的实验室其实已经是世界顶尖,不知道方不方便让我参观学习。”

    廖博士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与杨平取得联系,希望达成某种合作,二是参观杨平的实验室,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张医生应该跟你们说过,我们实验室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正在整改,不方便参观。”杨平又是委婉拒绝。

    以前做皮肤扩增的时候,杨平没把这技术当回事,谁来参观都没有问题。

    但是现在实验室在做的是另外的实验,非常重要的步骤,绝对不能参观,当然,即使参观也看不出什么,但是保守一点还是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