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港驻扎的所谓“明军”当然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军,而是北洋海贸同盟——或者干脆说就是高务实的私军,也就是京华的“武装家丁”。
界港驻军这件事,当时是丰臣秀长和罗远谈下来的。一开始是丰臣秀吉要求海贸同盟必须在大坂成立日本总部,这样才能将九州水晶楼和关东(三崎城)水晶楼的牌面压下去。由于有高务实的授权,这个条件罗远答应了,但他表示海贸同盟有自己的规矩,水晶楼所在地是必须由海贸同盟自行负责防务的,因此要求驻军。
既然要驻军,那海贸同盟日本总部显然就没法设在大坂城了,于是丰臣秀长提出设在离大坂城很近的界町。
界町虽然因为丰臣秀吉要求各大商户都往大坂迁徙,但最终界町的大商家们一般都选择“做加法”,人口流失倒也不算很大。所谓“做加法”,就是说他们一边奉命去大坂建立商屋,一边也不愿意放弃界町这个“根本之地”。
于是,以海贸同盟之实力,一旦入驻界町,当地因为被分出一股力量而稍微有些衰退的情况立刻就会改变,繁荣起来还是指日可待的,因此这一条罗远也答应了。
不过接下来,双方就驻军问题扯皮了一段时间。一开始的时候,罗远表示会将驻军控制在“一万以内”,但丰臣秀长大吃一惊之余,果断表示了拒绝。
他认为一万大军实在太多了——可能明人觉得一万不算多,但一万军队在日本那是真不少。这可以打个比方:日本侵朝之战虽然对各大名出兵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如果取个平均值,大抵是按照各家领地每一万石出兵300人来计算的。
如此,以岛津家为例,他们应该出兵13470人。不过岛津家宣布臣从丰臣秀吉之后,秀吉一直想要通过拉拢岛津义弘来分权岛津义久,对于岛津家格外宽容。
于是,秀吉明面上先给岛津家放宽到了每万石出兵250人,也就是总计应该出兵11450人,后来又批准岛津家留守名护屋一千余人,如此就只需要实际出兵一万。最后还自己给“坚定追随太阁”的岛津义弘补齐了缺口,结果岛津家实际只出动了三千多人便达到了要求。
当然,有些家族就没这样好运,比如长宗我部家。他家原本几乎统一了整个四国,结果因为对抗秀吉,在秀吉“四国征伐”征伐之后被剥夺了后期所有征服的领地,只剩下土左一国,石高9.8万。
然而,在出兵朝鲜时,原本只需要出兵2940人的长宗我部家还被秀吉要求凑了个整,最终出兵三千,少一个都不行。
这种事怎么说呢,只能说待遇都是自己争取到的。萨摩隼人特别能打,岛津家连续两三代人一直名将辈出,“钓野伏”名动西国,秀吉又以为可以利用义久和义弘兄弟的“岛津双殿体制”搞点花样,所以几个原因加在一块儿,才有了岛津家实际只出兵三千的特例。
哦,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别看德川家康一个兵都没有派去朝鲜,但实际上他也派了两万五千人一直待在名护屋这个征朝大本营。
有人可能会问,德川家康在关东有250万石领地,凭什么只需要派两万五千人?道理很简单,德川家康的直领就是一百万石,而关东大名离得远,按照秀吉的规定就是每万石出兵250人。
至于家康剩下的150万石,其实都分封给家臣了。这里仅以上野一国的分封举例:箕轮12万石,井尹直政;馆林10万石,神原康政;厩桥33000石,平岩亲吉;白井33000石,本多广孝;小幡3万石,奥平信昌;藤冈3万石,松平康贞;大胡2万石,牧野康成;吉井2万石,管沼定利;总社12000石,诹访赖水;那波1万石,松平家乘;沼田27000石,真田信幸。
其余下总、上总、武藏、相模、尹豆等国的分封也一样按照这种模式来办的。总之,家康的250万石是真的,但德川本家直领的就是一百万石。
言归正传,一万人的大军在日本人看来绝非小数目,尤其界港这地方离大坂城那么近,这一万大军的驻防根本不是丰臣秀吉能接受的,丰臣秀长认为最多不能超过三千人。
而罗远当时则表示说,以海贸同盟的陆师编制,三千人很难安排。因为海贸同盟陆师一般以镇为基本单位,一镇人数是12512人。他说,之前答应将人数控制在一万以内,其实就已经很为难了,因为那只能派驻两个步兵协,镇属的马标、炮标都不能带。
双方一通扯皮,最终还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达成的协议仍是以丰臣秀长提出的妥协建议为主:海贸同盟在界町的驻军不超过五千,只去一个步兵协。
他还“十分贴心”地表示说,这五千之数里头有四千零三十八人计划为海贸同盟的一个标准步兵协,剩下约一千人可以是这一协军官们的家卷、家丁等。
然而,条件虽然达成了,但其实直到高务实亲自出征朝鲜之前,界港的兵力也没实际部署到位。一来,海贸同盟本身没有那么多陆师(京华在国内的陆师主要属于京华商社和各大工、矿场,并不归海贸同盟直辖);二来,高务实在这个协议达成之后一直忙着对蒙战争事务,没有决定下来从哪调拨人手。
因此直到他亲赴朝鲜之前,海贸同盟虽然在界町已经建成了所谓“日本总部”——界港水晶楼,可是防卫力量并非正规陆师,而是在同盟舰队中由京华和各家凑出来的一些火枪手充任。这些人的人数也不固定,多的时候千把人,少的时候只有六七百。
按照高务实的观点,界港由于太过于接近大坂城,和平时期做生意自然非常方便,但战争期间想要守住那可就太难了。
以京华的实力而言,如果非要强行把界町当做要塞来用,虽然也不是不行,但这首先不划算,其次也不符合当时高务实针对日本打造的计划和实施步骤。
日本的问题,高务实并不希望以暹罗方式来解决,也就是说不能自己包打全场,否则费效比就太难看了。
在他当时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日本先内战一波,而且要尽量让他们形成诸如原历史中东西两军大打出手的局面——当然,东西军之间的实力可能需要他插手微调一下,让他们的力量对比更加均衡。
同时,内战的进程可能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干预,让战争不会太快进入大决战,然后一次决出胜负。最好是打成由众多中小型战役组成的长期拉锯战,这样既可以让各方势力不断放血,降低日后的治理成本,又可以利用战争来发财。
不过这个想法后来也因为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德川家康忽然提出收高演为养子,并明确保证会立高演为德川家督一事。
德川家康提出这样一个看似离奇的条件,高务实一听就知道家康是看出了自己的计划,或者至少说,是看出了自己打算在秀吉死后强力干预日本的这一目的。
家康从来都是老谋深算的,而且十分沉得住气,轻易不会有所举动。但反过来说,他一旦有所举动,必然是计算分明、确定无疑了。
所以,他提出这样的条件,摆明了就是已然算准,以日本的分裂程度,只要名义上——但公认的“天下人”丰臣秀吉一死,绝对抵抗不住高务实的干涉,肯定会被各个击破。
而在这一过程中,德川家作为丰臣家之后的最强大名,又恰好离关东舰队的支点三崎城不远,肯定会遭到雷霆一般的打击。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收高演为养子,这一既可以保存实力,甚至还有机会保存家名。
在这里,德川家保存家名比较好理解,毕竟只要高演做了他的养子,今后如无意外就该冠以德川苗字,德川家名就保住了。
保存实力可能不那么好理解,但家康的确有他的老谋深算。在家康看来,倘若高务实要征服日本,而在自己已经投靠的情况下,他需要对付的人依旧不少——最起码丰臣家肯定要被灭。
灭了丰臣家,迫降一些大名,再打掉另外一些不肯服从的大名,这些都是肯定会发生的事。而在这期间也肯定会发生许多领地没收、领地改易之类的大事件,最终的结果是天下会多出许多“无主之地”来。
家康再怎么老谋深算也脱离不了日本人的惯有思维,所以他认为这些无主之地即便高务实会拿走一半甚至一半以上——当然,应该会是以高演的德川家督身份拿走——但剩下的部分呢?
他德川家鞍前马后跟着高务实“天下布武”,怎么着也得封一批人吧?在家康看来,他自己当时应该已经把家督让给了高演,所以肯定不会分地,但德川秀忠他们几兄弟难道就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
尤其是秀忠,他可是德川家原本的家督继承人,到时候家督都让了出去,作为最重要的“亲藩大名”,不封多点领地完全没有道理。而结城秀康、松平忠吉等人(都是家康之子,苗字不同的问题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到时候当然也能分一杯羹,所以“保存实力”也能做到。
因为这件事导致的变化,高务实调整了将来针对日本的计划,而这其中就有一项是往界港加派兵力。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就是在丰臣秀吉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之后,高务实判断他应该不会有针对界港的军事行动了,而且他的思考重心也一定会转移到继承人问题之上。在那种时候,只要没人跳出来造反,秀吉基本上都不会关心。
于是,界港的兵力迅速得到加强,不仅在短短两个月之后完成了此前协议中规定的“驻军五千”规模,而且还有不少隐藏力量。
界港这个地方比较独特,这里的大商人们虽然现在已经都在大坂有了商屋,但他们对丰臣秀吉乃至整个丰臣家的观感是非常糟糕的。
当年丰臣秀吉彷佛发了失心疯,先是逼令日本最大商业港界港的首脑人物之一千利休自杀,已然得罪了一大票商人。更要命的是,秀吉为了聚富于大坂城,强令界港富户徙居大坂,更是搞得怨声载道。
可是,当时迫于丰臣家的淫威,界港的商人们敢怒不敢言。在原历史上,是直到德川家康势力抬头,他们才迫不及待地投靠过去。比如关原之战期间,界港就派出100多人的雇佣兵参与东军,其余经济上的暗中帮衬那就更多了。
于是,为了感谢界港的商人,1604年时,已经在江户开幕的德川幕府下令,只有界港、京都和长崎三地的商人拥有全日本生丝贸易的专买专卖权,其他人不得插手。这使得界港的商人赚得钵满盆满,更对幕府感激涕零,以为再生父母。
界港在室町幕府时期拥有很高的独立性,规章制度完全是住民自己管理,住民之间有称作“十人众”的专管诉讼审理组织。后来发展为三十六人会合众,代表住民利益。
在城市建设上,界港的周围有注满水的壕沟,各町两端也用木板相互隔开,到夜晚上锁以保护市内安全。而在商业领域,同行业的一般商人也有自己的“座”来规范彼此的商业行为。
海贸同盟在原先的界港建设水晶楼之后,由于其有强大的商业能力,手中控制着大明、南洋等地无数货物,连“南蛮”(西、葡等)的货船也必须得到其批准才能抵达,因此几乎是一入驻便在界港商界唯我独尊。
界港商人根本不敢与海贸同盟敌对,只能争相比着谁更乖巧,以求得到某些货物的贸易特许经营权,很快便实际形成了以海贸同盟为核心的另一个日本商业同盟。
既然是这样的局面,这些大商人的立场自然无需多言。高务实要化整为零往界港多安插一些军事力量,根本不会有哪家不开眼的商人会拒绝,更不敢泄露分毫。
前田利家想起界港有“明军”的时候,其实界港已经有高务实派出的一镇大军了,共计一万一千多人。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shaoyeu”、“KeyNg”、“曹面子”、“o尚书令”、“Flexbio”、“书友160910160509565”的月票支持,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