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四章 菜鸟初养成
作者:三戒大师   官居一品最新章节     
    就在嘉靖帝寝宫走水的第三天,袁炜的命题文章濮议新鲜出炉了,要说大明一支笔的名头,那绝对不是盖的,一篇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不说,还考据严实,逻辑缜密,让反对者没法挑出毛病来。

    他重点描述了王珪,从最早坚持认为英宗应称濮王为皇伯,到后来转而同意改称皇考之间的心路历程。认为王珪后来的幡然悔悟,才使濮议之争尘埃落下。

    然后又总结王珪的一生,说他以文辞才学进用,文章繁富瑰丽,自成一家,朝廷重大典策,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士林都很称赞他,两制更是以其马首是瞻,但柄国十五年竟毫无建树,还落了个三旨相公的名头。

    所以袁炜得出结论,作为对生平客观评价的谥号,谥法记曰: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贤让善曰恭。可见恭乃一华贵却平庸的字眼,却正好定义王珪的一生。

    但作为王珪政治生涯中,最为重要和波折的一笔,濮议之争不可能不被考量其中,那么他与皇帝持对立观点,为什么会被称为恭呢?难道是持事坚固曰恭?显然不是,因为濮议之争之所以平息,是因英宗对王珪许以宰执地位,使他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英宗认爹。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却置于道义是非于不顾的王相公,如果不是反讽的话,就只有既过能改曰恭可以解释了。

    最后言明主旨道:既然宋代官员都认为王珪既过能改了,那不过的一方自然是韩琦、司马光,以及宋英宗陛下了,所以宋英宗当年的作法是正确的!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但言外之意昭然若揭那就是,既然宋英宗追封生父皇考是正确的,那当今圣上敬法先贤,也就无可非议!

    这篇迟来二十年的文章,给嘉靖皇帝带来莫大的心理安慰,也彻底封死了将来有人想要再翻案的可能。嘉靖自然龙颜大悦,命人将其悬挂在暂住的紫光阁中,并明发天下,令百官讨论后上疏畅言。

    作为奖赏,嘉靖授意徐阶,开始运作袁炜入阁一事。一时间朝野侧目,袁部堂如旭曰东升。朝野对袁炜的风评却不好,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不过是别人看他靠着几篇马屁文章,竟能位列相辅,心理不平衡罢了。便有人借他的濮议,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文恭公,讽刺他靠写文章、拍马屁上位。

    那给他起绰号之人,十分的不地道,因为文恭公的谐音是文公公,十分的侮辱人。

    但袁炜心情大好,倒能坦然处之,自我安慰道,不遭人妒是庸才,君不见内阁两相都有外号吗?严嵩外号道童宰相、徐阶外号甘草国老,也没见谁敢不给他俩面子。

    当然袁炜很明白,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得勤恳做事、低调做人,于是亲自到庶常馆中,主持本届的庶吉士考试。他是本届会试的主考,也就是所有考生的座师,这样做也有视察自留地的意图。

    果然,新科进士们对这位炙手可热的未来宰相,表现出了极大的敬意,那真是目含秋水眉带笑,唯恐让座师觉着自己不够虔诚,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但我欲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袁炜堂堂二品尚书,预备阁老,哪能像沈默那样没有架子?事实上,也不只是袁炜,几乎所有的高级官员,都不会在意这些新科进士。

    还别委屈,你觉着自个已经是大官人了,人家就该捧着你,敬着你?做梦去吧,放眼看看燕京城,数千名官员哪个不是进士出身?大多数新科进士都会被分到外地去,一辈子都不返京,终生再不相见,人家大人们怎会在你身上浪费感情?

    哪怕你考上庶吉士,成为进士中的精英,几年后也就是一名普通的翰林官,很可能清闲一辈子到退休,只有抓住机遇的,才能一跃而起,经历无数的勾心斗角、生死考验,如果没有被杀头、流放、贬官的话,才有可能变成朝中大员,到那时候才真正有资格跟大员们相交。

    归根结底,在大多是人看来,实力对等才有交往的可能,像沈默那样折节下交的人,往往被看为有失体统,只不过因为他还年青,所以大家都不觉着别扭,也就没人参他罢了。

    但像袁炜这样成熟老派的中年官员,是绝对不会对新进士子们假以辞色的,他只是对众人淡淡的笑笑,便在渐渐平息的嘈杂声中,以从容的官步走到台前,温言勉励众进士好生考试,争取选进庶吉士&he&he事实上谁都知道,选庶吉士是看殿试成绩的。如果不是文采特别出众的,名次靠后的很难被选进庶常馆&he&he毕竟殿试的名次是皇帝钦定,谁敢轻易推翻?

    但过场还是要走的,袁炜说一段套话,便宣布考试开始,礼部官员们散发试卷,而新科进士们不明就里,都还紧张兮兮&he&he这届选四十名庶吉士,殿试没进去前四十的,还憋着劲儿想要挤上去;而进了前四十的,还怕被后面人挤下去,哪个也不敢小瞧这考试。

    看考生们开始答卷,袁炜便从容走出了考场,到了天井里,随同他前来视察的官员小声道:&l大人,您看是不是待会儿对那些举子热情些?早建立感情早受益嘛。&r

    &l就凭这些新嫩,也能给老夫遮荫?&r袁炜面色平淡道:&l现在跟这些人多说,纯属浪费感情,还是等等吧,等庶吉士开始上课了,有的是时间跟他们热乎。&r翰林学士负责庶吉士的教学安排,但礼部尚书兼任翰林学士,他觉着反正是自己的自留地,还是等着长出好苗子来再施肥不晚。

    但边上人小声提醒道:&l听说这届的状元和榜眼,都是沈默的学生,而那个探花则是他的同乡,大人您还是早下手为好,以免自己的地里长出别人的庄稼。&r

    一听沈默的名字,袁炜满不在乎的表情消失了,叹口气道:&l唉,老夫被他摆了一道啊。&r当初沈默找到他,请求押后对徐时行的调查,当时袁炜碍于有把柄在他手里,也没仔细想就答应了,谁知就是那个徐时行,竟然蟾宫折桂,中了本届的状元!每每想到此,袁炜就有被人偷了桃子的感觉,心中十分不爽,吩咐左右道:&l请本届一甲三人,并二甲头三名,到老夫家中做客。&r

    左右应下,将命令传下去。很快,徐时行、王锡爵等人便收到了请柬。

    &l去还是不去?&r王锡爵举着请柬问徐时行道。

    &l不去。&r徐时行坚决摇头道:&l反正我是不去的。&r

    &l去吃顿饭又何妨?&r王锡爵道:&l我倒觉着可以去。&r

    &l老师已经说过,不要跟袁炜走的太近。&r徐时行道:&l咱们现在什么都不懂,还是听老师的保险。&r

    &l这回别听了,该去还得去。&r房门被推开,沈默出现在他俩面前道,自从殿试之后,他俩便搬出会馆,暂住在沈默家前院的客房中。

    两人赶紧起身行礼,口称老师。

    沈默笑着点点头,示意他俩坐下道:&l还是去吧,不然以袁炜那个小心眼,难免会记恨我的。&r

    &l老师还怕他吗?&r王锡爵笑道。

    &l怕是不怕,但目前这个状况,不能节外生枝。&r沈默笑笑道:&l今曰京城可能有大变,你们要仔细看着,能学到不少东西。&r

    &l什么事儿?&r两只初入江湖的菜鸟,兴致勃勃道。

    &l呵呵,&r沈默笑道:&l我倒要考考你们。&r

    两人知道这是老师在指点他们成长了,都低头寻思起来,过一会儿,王锡爵道:&l是不是跟玉熙宫走水有关?&r

    &l当然有关。&r沈默笑道:&l继续说下去。&r

    &l听说严阁老让皇上回大内、去南宫,惹得皇上很不高兴。&r王锡爵道:&l而徐阁老则提出,用修建三大殿的余料重建玉熙宫,还说计月可成,让皇上龙颜大悦,还把工程交给了徐阁老的公子&he&he&r

    &l不得了啊。&r沈默笑道;&l知道的不少啊,元驭。&r

    &l都是汝默告诉我的。&r王锡爵笑道:&l别看这家伙跟闷葫芦似的,还真能打听事儿。&r

    徐时行腼腆笑道:&l元驭兄,你怎能这么说我?是那些人整天围着我俩说长道短,我不得已听来的而已。&r他现在中了状元,今非昔比了,原先瞧不起他、不愿搭理他的人,全都掉回头来巴结他。说着他瞪一眼王锡爵道:&l说话的时候你也在场,怎么事后还得我告诉你呢。&r

    &l人多嘴杂的,听了上句漏了下句,谁知道说的什么。&r王锡爵不好意思的笑道:&l好吧好吧,我承认不如你&he&he&r

    &l我不是那个意思&he&he&r徐时行忙道。

    &l好了,别打嘴官司了。&r沈默打断他们道:&l既然选择仕途这条道,就得耳聪心亮嘴巴紧,元驭确实要跟汝默学着点。&r两人赶紧应下,又听他道:&l你们既然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否猜到下面将会发生什么?&r

    &l这个么&he&he&r两人对视一眼,都摇摇头道:&l看不懂。不会严阁老就此告老还乡,从此天下太平了吧?&r

    &l想得倒美,&r沈默负手在身后道:&l人家赖到八十三都不走,还能指望他主动让贤?&r说着声音一沉道:&l只有把他赶下台,才能完成新陈代谢,除此之外,别无他方。&r

    &l听老师的意思是,&r一直沉默不语的徐时行,终于出声道:&l徐阁老的提议里隐藏着杀招?&r

    &l不错!&r沈默赞许的点点头道:&l徐阁老老谋深算,就像太极高手,招数使出连绵不绝,不把对手打死,也要把他累死&he&he&r

    两个学生这个汗啊,那哪是太极啊,根本是王八拳嘛。

    但甭管是王八拳还是太极拳,只要能打死对手的就是好拳。

    此时此刻,徐阶的大公子徐璠,正在修建三大殿的储料仓库中,挥舞着双手,怒吼道:&l东西呢,剩下的料呢?库里怎么是空的?!&r

    边上的工部官员道:&l都用在三大殿上了,您非要库里有东西的话,只能再把三大殿拆了咯。&r

    &l一派胡言!&r徐璠怒道:&l我来前已经看过了,因着是我大明的三大殿,当初内阁分明多批了三成的工程款,月初工部向内阁交账,是一分钱银子也没退回来,说全都购买了物料!&r说着一指那说话的官员道:&l你现在告诉我全用了,敢对这句话负责吗?咱们现在可以立刻去内阁对峙!&r

    那官员面色变了数变,吭哧道:&l徐大人息怒,也许另有下情,但下官一个管仓库的,只知道来了多少料,出了多少料,结果进出相当,便以为是全用了&he&he&r

    &l哼,&r徐璠看看其他官员,一个个缩起了脖子,问到谁都是一推六二五、一问三不知,没一个给他句正话的。把徐璠给气的差点冒了烟,恨恨丢下一句道:&l我治不了你们,总有人能治得了!&r说完便拂袖而去。

    众官员面面相觑,心说看来是找他爹去了,那咱们也别闲着,赶紧去问问咱爹怎么办吧&he&he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徐璠气呼呼来到西苑,卫士们一看是徐阁老的公子,也不阻拦,便放他进去,让徐璠顺利的来到无逸殿。

    内阁次辅值房中,徐阶正在埋头批阅奏章,突然间门便被推开了,吓得他差点把手里的本子扔出去,就见儿子一脸气愤的站在那里。

    看清来人,徐阶的脸登时拉下去,沉声道:&l出去!&r

    &l爹&he&he&r徐璠是来找他爹诉苦的,却被徐阶往外赶,自然满腹委屈了。

    &l我让你出去!&r徐阶一拍桌子道:&l你身为下官是这样进上官的值房吗?&r

    可不一直就这么进&he&he徐璠心中嘀咕道,却不想人家是看在他老子的面子上,才不跟他一般见识的,可到了老子这儿还这样,还指望他老子给自己面子?

    无奈之下,只好出去敲门,重新来过。

    徐阶晾了他好一会儿,这才让他进来。

    &l爹&he&he&r徐璠看徐阶对面有把椅子,便就势坐上去。

    &l站着说。&r却听徐阶道。

    &l唉。&r徐璠只好站着,嘟囔一句道:&l孩儿就够苦的了,怎么到了您这儿,还让我吃屈?&r

    &l你苦什么?&r徐阶沉声道:&l原先你可不这样,这变化也太快了吧,这才当了几天官,就跟严东楼学上了?&r

    &l没有。&r徐璠低下头,小声道:&l孩儿是着急急的,不是有意为之。&r

    &l但愿如此吧,别跟小人得志似的,把好东西全扔了。&r徐阶训斥一句,便问他道:&l过来有什么事?&r

    徐璠委委屈屈道:&l是这么回事儿,爹&he&he哦不,启禀阁老,三大殿并没有余料可用,工匠们开不了工,您看这可如何是好?&r

    徐阶闻言面色古怪道:&l怎么会呢?那多出的三成预算,都用到哪里去了?&r

    徐璠道:&l我问那些库大使了,可都说不清楚。&r

    &l那可是一百多万两银子呢。&r徐阶一脸肉痛道:&l可不能说没就没了!&r皱眉寻思片刻,对徐璠道:&l这件事你不要管了,先回去休息吧。&r

    徐璠出去后,徐阶脸上的焦躁神奇不见了,他继续低头批阅奏章,直到将当天的工作量全部完成,这才伸个懒腰,舒缓下酸麻的背部,问左右道:&l张太岳来了吗?&r

    &l早就等在外面了。&r书办小声道。

    &l快让他进来吧。&r徐阶说话间,看一眼墙角的西洋钟,已经是申时末刻了,便改口道:&l算了,老夫和他一起下班吧。&r

    当见到一脸严肃的徐阁老,张居正赶紧站起来,不知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官居一品更新,第六三四章菜鸟初养成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