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炎夏七月,
    皇城民部衙门内,
    武怀玉召集民部四司诸官吏,宣布了个好消息。
    “最近天气炎热,大家公务又忙,都辛苦了,本相也是看在眼中,”
    有功劳自然当赏。
    武怀玉宣布要给官吏们发放福利,禄米和本俸、日料、杂用之外,还将给民部官吏们发放添支钱、厨食钱、茶汤钱,还有贴职钱
    添支和职贴钱等,都是按职事等级补贴,给钱、米麦等,职事高的甚至还有人餐钱、羊、猪肉,马草料等。
    “侍郎,每月添支钱、贴职钱四千,米八石,面八石,羊八只,人餐钱八人,马刍粟四匹。”
    “郎中每月添支钱、贴钱三千,米六石、面六石、羊六只,人餐钱六人,马刍粟三匹。”
    餐钱九等,也同样按品级补贴,除了钱以外,还有薪、炭,酒、醋、盐、茶等实物。
    餐钱、茶汤钱,侍郎、郎中们补的相当于添支、职贴钱的一半。
    另外还有节钱等。
    武怀玉让属吏拟了一张表,将各项补贴罗列出来,各个品级的官吏能拿多少,上面都详细列了。
    就连从九品的,加起来都有两千钱。
    而流外吏,也都有千八百。
    还有许多实物呢,从米面到牛羊肉,到盐茶酒醋薪炭。
    这次,还将为民部诸司衙门所有官吏,公费置办两套新官服。
    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最近民部衙门确实很忙,许多任务压下来,但食堂的免费伙食也提高了许多,顿顿都能喝上羊汤,吃到肉了。
    夏日里还有凉茶喝。
    而原来的月俸、杂料钱,还有职田租也都是准时发放了。
    想不到现在还有这么多补贴福利。
    有位郎中忍不住问,这会不会不合规?
    福利多的有些不敢拿。
    “大家不用担心,这些钱物,都是民部公廨钱支出的,也提前向圣人奏报过了。”
    现在取消了公廨钱放贷,户部的捉钱令史也都转了其它职事,不少人好奇怎么还有这么多钱发放福利。
    “一会大家就都分司去领取,天热了,还有一批寒瓜。”
    这么好的福利,
    武怀玉当然不是违规谋私,
    现在朝廷诸衙都取消了公廨钱放贷,但小金库还是有的,只是公廨钱转存到了官营钱庄,一分生息。
    有百分之十的年利息,虽比不得之前公廨钱放贷时年利百分百,但民部衙门现在又多了朝廷的相关拨款。
    还有好几项,其一就是三大官营钱庄经营获利的部份,专划给诸司衙门充公廨钱,
    还有一项就是两税的火耗归公,其中一部份也是划给诸衙充厨食钱日用杂料等。
    这几大项拨款其实并不算少。
    然后还有常平仓以及新设的市易司等,现在也是要将部份利润,划给诸司充公廨钱。
    反正现在民部衙门不需要再自己赚钱了,
    经费相当充足,办公招待费用,公共食堂费用都足,还有很富余的钱给官吏们发补贴和福利。
    不仅有免费工作餐,还有额外的餐补,官吏们的坐骑还有草料钱补贴,
    当大家终于确定武相公不是跟大家开玩笑,而是这公告上的福利补贴,今天都能领到手时,一个个喜笑颜开。
    京官其实也不太好做,尤其是级别不高的京官京吏,
    有不少人甚至过的很拮据,不少人还得借钱过日子。
    现在这些补贴福利发下来,居然相当于他们原本的收入了,等于翻了一翻?
    武相公真是威武,一来就带大家过上好日子了啊。
    更有老吏感叹,尤记得当初武相初任民部尚书时,那时他们食堂还不能提供免费的工作餐呢,武公一来就给大家提供了免费的工作餐,还很快让伙食油水足了起来。
    “武相,你的那份我让人给准备好,直接送府上去。”
    武怀玉身为尚书,他的几项补贴,钱是一万两千,米面各十二石,羊十二只,还有十二个从的餐钱,六匹马的草料,以及薪炭酒醋盐茶等等,东西挺多。
    当然,武怀玉是不缺这点的。
    但他身为主官,肯定也得按规矩来。
    多拿不行,但不拿也不行。
    这福利待遇不违规,可你主官不拿,人家侍郎、郎中们怎么拿,侍郎郎中不拿,下面的主事、令史等又怎么拿。
    “不需要送我府上去,我让随从安排车拉回去就行。”
    东西还是挺多的,
    光是羊都有十二只了。
    就连食堂今天的伙食都格外丰盛,吃清炖羊肉,还有红烧肉,红烧鱼等。
    民部衙门上下今天格外高兴,
    当官做吏,也是吃饭穿衣养家糊口,
    长安居大不易,样样都要花钱,物价还都贵。
    就说这粮食,年初一场倒春寒,让米价直接涨到了斗米十几钱,比原来翻了三倍。
    除了米价,
    京师长安的房价也是越来越贵了,
    以前城南还都是田地,被称为鬼坊,可现在就是长安城南诸坊,也渐渐的热闹起来了,
    一般的京官小吏,想在长安买主房置院,哪怕是一二亩小院,也是动则数十万钱了,
    买不起,只能租。
    租房却也越来越贵,还得越租越远,这租住的远了,离上班的皇城又不便,必须得买坐骑,买不起马那买骡子买驴,但骡子驴虽便宜一些,可草料钱也不便宜。
    “以前衙门允许放贷公廨钱,咱都发不了这么些呢。”
    “可不是,以前咱把私钱拿给捉钱令史,给他分成,帮着放贷,赚那么三五个子儿,还提心吊胆呢,”
    “还是武相好啊,自武相来了,咱食堂不仅伙食好了,而且这纸张笔墨等也宽裕起来,现在福利还发这么多。”
    “那可是,武相来后,咱们衙门里不仅伙食好,还供茶水点心呢。”
    大家都高兴,
    毕竟连从八品下的主事们,都分到了两头羊。
    而流外的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们也分到了一头羊,而更下面的人,分不到整只,也分到了一些羊肉猪肉的。
    能想到,今天这么多钱粮薪炭肉食酒茶等拉回家,屋里娘子肯定会格外温柔的。
    众人散去,
    武怀玉回到自己公房。
    侍郎窦师纶跟着进来,“咱们会不会太高调了点?这明天只怕满长安都要议论我们民部了。”
    武怀玉坐下,泡茶。
    丝毫不以为意,“咱们这钱又不是来路不正,再说也禀报了陛下,何况最近大家确实很辛苦,”
    武怀玉给他分了杯茶。
    其实大唐开国以来,虽然也给京官们加过几次俸禄了,但一直还是比较低的。财政不足嘛,所以才会有公廨钱公廨田这些,甚至一开始连俸钱都没有。
    现在条件宽裕了,当然得把这些补齐,你还真指望大唐的官员都自带干粮为朝廷当官办事啊。
    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那马儿肯定得偷吃。
    得不偿失。
    官吏手里有权,朝廷不肯给好点待遇,那肯定逼着他们贪污腐败。
    “我想不到,朝廷还真肯给把一笔笔钱拨划到位,更想不到武相直接给大家发这么好的福利。”窦师纶感叹。
    这位是陈国公、赠司空窦抗之子,驸马窦诞的兄弟,窦师纶还有个兄长窦静,前两年刚去世,原来就任过民部尚书,早前还跟武怀玉搭档呢。
    窦师纶也是个有名的画家,做过太府少卿,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等,他对于丝绸锦绣的官营织造这块可是行家,甚至为瑞锦宫绫亲自设计了很多优秀的图案。
    如今也仍是极为流行,因他爵封陵阳郡开国公,故此大家都称他设计的样式为陵阳公样。
    这位给武怀玉做副手,出任民部侍郎,还是很配合武怀玉的。
    “要辛苦一下大家,把市易法尽管整理出来,我交与太子。”
    “市易法若实行,是否要组建一个衙门?”
    “嗯,拟设立市易司。”
    窦师纶问,“这个市易司能否留在我们民部?”
    武怀玉摇头,“市易司肯定跟三大官营钱庄一样,要单独设立的,只不过我们负有监管职责。”
    三大官营钱庄已经设立起来,开始吸储放贷,有皇帝的全力支持,武怀玉和太子亲自主持,现在运营的不错,信用也挺好,
    反正大家都很愿意把钱放进来。
    毕竟三年期有一分息呢,总比放在家里强,放钱庄既安全还有利息。
    三大钱庄相对独立,分别由民部、司农寺、少府寺监管,
    朝廷把不少衙门的公廨钱,还有诸如少府等的一些钱存进官营钱庄,这使的钱庄一开始营业,就已经很红火。
    因为暂时只有长安洛阳两地试点,甚至有点忙不过来,
    存钱的人在排队,借钱的也在排队。
    存钱的是看中利息,安全,借钱的也看中利息低。
    从这段时间的试运营来看,官营钱庄未来很好。
    口碑也挺好,
    确实是解决了许多百姓需求,还对民间高利贷有所打压。
    魏征王他们担忧的那种什么与民争利,朝廷放贷剥削百姓等,并没有发生。
    京师不少衙门,都有点眼红这三大钱庄,想把他们弄到自己衙门名下,但武怀玉可不答应,就算他兼民部尚书,也没说把钱庄放到民部下面,哪怕是户部钱庄,也仅是由民部下四司之一的户部司监管而已。
    现在正在筹建的市易司,他仍不会放在民部下面。
    窦师纶有些遗憾,做为民部侍郎,他还是想争取一下的,可看武怀玉的样子,知道没戏了。
    “我再去催一下。”
    窦师纶放下茶杯出去,很快拿着市易法的相关材料来。
    “已经赶出来了,武相看还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再拿去改。”
    武怀玉看了一遍,“可以了,我先拿去交给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