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活命的地
作者:邓丁   回档少年时最新章节     
    春节刚过去不久,晚年是要拜的。
    毕竟中国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在湘大上学期间,张云起抽空去校长江汝勤家里坐了坐,也去了纪灵家吃了顿晚饭。送礼的标准是统一的,二十斤云溪村产的茶油加二十斤杨梅土酒。
    二月底的一天,张云起早上吃早餐的时候,杨瑾和往常一样过来汇报工作,以及确定和安排他近段时间的行程。
    事情一大堆,爱华的,联盛的,联众的以及张记餐饮的,张云起一边吃东西一边签报表一边听杨瑾谈工作,其中,杨瑾重点提到李季林前几天去了杨家荣办公室,两人谈的是乔口镇的项目,李季林传达了希望杨家荣能在惊蛰那天出席他们的项目启动仪式后,杨家荣忽然提出要提前去乔口镇考察了解一下基地的建设情况。
    时间就定在后天。
    杨瑾汇报完后,说道:“老板,你这边是不是陪同杨书记一起去考察一趟?不过次日刘今石会去江川的影碟机生产基地,他强烈表示希望能够和你见上一面。”
    时间很仓促,陪同杨家荣考察他回转江川又得半夜赶回去。张云起琢磨了一下,这会儿杨家荣应该利用刘阿嫂“砸碗事件”在市里面树立起了一定威望,不知道他对庆午南路步行街的项目有什么想法?这个是关键,当然了,能利用这个机会向杨家荣要点儿惠农政策补贴,那是再好不过。
    其实小龙虾这一在90年代中期才刚刚走向消费者餐桌的特色美食,市场热度较低,距离真正走进全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还有十万八千里,杨家荣去年就有听张云起说起这个项目,那天李季林找他谈过后,翻阅资料好好了解了一下,他对张云起砸下巨资挑选这个东西发展里津的特色产业也是意外的。
    在乔口镇考察那天,天朗气清。
    杨家荣下车后,就对迎面走过来的张云起说道:“你总做着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
    张云起笑了笑,他理解杨家荣的质疑,这时候小龙虾的名声并不太好,市面上流传着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和哈夫病等等,另外,小龙虾杂食,长膘快,适应能力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很大,繁殖能力属于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的存在,横扫世界各地,因此被当做有害生物。
    然而谁又能想到,到了零几年后,小龙虾忽然就在各个地方都成了特色美食,慢慢的红遍全国大江南北,就连不爱辣的江浙沪闽皖都沦陷了。
    当然,其实这时候小龙虾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火了起来,走上餐桌,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比如首都籃街、湘北潜江、江苏盱眙以及四川各地,但养殖多为小个体户,还没有走向产业化规模化。
    这次杨家荣来乔口镇考察有十来个陪同人员,后面跟着四五辆轿车,地方上算是倾巢出动了,有望城的邵敏书记和区长王林君,农业局局长周春华,乔口镇镇长廖健。
    当初乔口镇的项目张云起被这伙人一起玩儿仙人跳。但几个月后再次见到张云起,一口一个张总叫的格外亲切。他们听见杨家荣开口对张云起说的第一句话,就能够感受到两人的关系不一般。意味深长着呢。
    眼下乔口镇的大型荷花虾种养殖生产基地的运营主体已经成立,由联盛集团全资控股,全称为里津市大丰农业有限公司。
    李季林为董事长,王景山担任总经理,他全权负责这个项目的运营,今天也是他负责接待讲解。这事以前在云溪村经常干,部里省里市里的领导都接待过,流程烂熟于心,也不会怯场。
    杨家荣一行领导下车后,在王景山的邀请下,直接去了乔口镇团头湖。
    眼下联盛集团的运营人员已经进驻,地方上数千户农户的沟通工作做了大半年了,要不是乔志武横插一脚,土地收储方面的事儿早就办完了,现在乔志武认栽退场,联盛集团重新进场,倒是免去了沟通协调的成本,土地流转推进很快,并且同时推进养殖塘口的高标整治。
    为了配合惊蛰的基地启动仪式,第一批的虾苗投放工作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现场的养殖户们正忙着将10000尾龙虾的虾苗投放到荷塘之中,这时候还没有民用无人机,投喂方式较为落后,全都是人工上阵。
    初春时节,阳光灿漫。
    团头湖水域起波打浪,发出一阵阵隆隆的声响,杨家荣一行十来号人,沿着田埂边谈边穿过田野,这时的田野里已经渐渐呈现出了一派盎然生机,在日隐烟斜之下,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
    正是农事繁忙的时节。
    大部分作物都开始播种了,一溜看不到尽头的旱田里,豌豆已经缀满了粉红的小花,周围的山野里,到处都传来庄稼人“噢啊”的吆牛声和鞭子声。十来口连片的养殖塘口上,头戴斗笠的农户们正在春光之下辛勤劳作,细小却活蹦乱跳的虾苗在水面上跳跃,折射出斑斓且充满生机的光泽。
    杨家荣感叹道:“这番光景好呀,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你们现在搞出来的塘口有多大了?”
    跟在一旁的王景山回答道:“目前我们平整出来的养殖基地已经达到了3800亩,稻田与水域养殖塘口1100口。这是投放的第一批虾苗,后续一边整治塘口一边投放,春季第一批的养殖面积我们的规划是5000亩,夏季争取达到10000亩。”
    杨家荣点了点头,扭头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钱潜:“这应该是我们里津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农业生产基地了吧?”钱潜心里不确定是不是,但他十分肯定地点头:“是的,杨书记,而且是我们里津第一个专业养殖小龙虾的农业公司,一旦打开市场,竞争力会相当强。”
    杨家荣又说道:“我听说这个小龙虾对生态环境有影响?”
    王景山立马解释道:“这个问题我们农研中心的专家做了充分的考虑,小龙虾对水域环境的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繁殖能力强,第二个是粪便。繁殖能力强在我们看来正是小龙虾能够成为经济作物的核心优点,而它一旦成为经济作物,可以变成美味佳肴被端到餐桌上,那么它对生态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我们中国亿万老百姓一定会把它们消灭的干干净净。”
    这番话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杨家荣又问:“粪便的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考虑的?”
    王景山扶了扶眼镜,说道:“其实在这个项目立项之前,我们张云起张总和农研中心的专家们经过探讨,定下来荷花+小龙虾共养的策略,也就是荷虾共生养殖模式,这个模式是我们联盛集团全国首创的农业共养模式,优点在于,我们可以利用水中的小龙虾吃掉有害昆虫,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方法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通过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化解小龙虾的排泄物,水会变得更清澈,保证水质稳定不影响生态环境。”
    杨家荣点点头:“不错,你们张总一直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王景山笑了笑,回答道:“当然了,乔口镇一带水域面积大,水质条件本身就好,ph值7.2,水温常年保持在10-30度之间,适宜龙虾生长,这也是我们联盛集团选择这里打造这个特色产业的原因。”
    杨家荣问道:“现在这个虾一年可以生产出来几批?”
    王景山回答道:“利用水域资源和土质优势,我们一年可以养春夏两季小龙虾并且收获一次莲子,从而实现一塘三收。”
    张云起听见这话,补充了一句:“我们现在也在研究秋冬两季养殖小龙虾,从而实现四季都有虾。”
    杨家荣颇为意外:“秋天和冬天还能养虾?”
    王景山道:“这是我们生产基地下一步的重点计划,我这边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源,思路有两个,一个是采用工厂化屯养模式,利用立体水箱在工厂里养殖试产,这样一年能生产五批虾;第二个就是针对水田池塘,我们可以营造不同季节的小龙虾生长环境,搭配水草、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等技术,能够实现一年生产四批虾。估计年亩均产出大虾比例能够提升至50%左右!”
    杨家荣笑了起来:“这个要是实现了,就解决了小龙虾季节性限制的问题,以后我们可以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鲜虾供应上市。放眼全国,应该是唯此一家吧?设想很先进,要加紧技术攻关,争取搞个创新典型经验出来。”
    王景山正要开口,这时一个从水田里走过来的老农民忽然“哼”了一声,他讲道:“典型经验是出来了,面子工程也有了,但养这么多虾,卖不出去咋办哩?”
    这番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看向那个老农民,老农民刚犁了田,皮肤黝黑,脸上皱纹像刀刻一样,满身的泥巴,此刻手里牵着一头老牛,打着赤脚抽着旱烟棒,迎面走过来,面对他们一行衣冠整齐干净的城里人,也没有半点怯场的神态。
    杨家荣笑着问道:“这位老哥,你的这番见解有没有什么具体说法?”
    老农民似乎是把杨家荣一行人当成了投资这个项目的大老板,那个大丰农业的总经理王景山他知晓,听见杨家荣的问题,抽了两口旱烟棒讲道:“搞这么大规模,几千万往里面砸,滞销咋办?你们要知晓,现在村子里合办什么村集体企业,变着法子吹嘘这个项目多好多好,叫那些鬼迷心窍想发财的农民用土地入股,还有什么贷款的方式入股的怪法子,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个虾子卖不上价钱,村里的公司收不到钱的情况哩?这可都是农民活命的地哇。哎!”
    这番话是朴素且深刻的。
    本来考察团里一片轻松和谐的氛围却被打散了。
    杨家荣脸上的笑容都收了起来。
    他问道:“老哥,你就这么不看好这个项目?理由是什么?”
    老农民激动起来:“这小龙虾以前都是臭水沟不要的玩意儿,现在就能卖大钱了?笑话嘛!莫说这些没人吃的小龙虾,就是平日里人民惯常吃的蔬果,丰产不丰收都太普遍了!你们真懂农业吗?看到辛苦劳动的农作物烂在地里,那种绝望,你们这些城里有钱人是体会不到的哩!”
    ps:抱歉,实在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