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盐碱地武器试验场
作者: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红衫军最新章节     
    大明崇祯六年七月七日。晴
    农业发展部的人手安排完之后,张元彪也就不再管这些事了,只是在段春生等人离开时,草草手写了一些植物的名字与特征,要他们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注意收集这些植物,哪怕是有了门道也可以出重金收购。
    所画的植物无非就是玉米、土豆和辣椒,这三样东西在后世也是极其重要的存在,生活中那是无处不在。
    土豆在历史上赫赫威名还是爱尔兰大饥荒,那边的人靠着土豆完成了人口大爆炸,在十八世纪时因为土豆病毒导致大量的土豆减产,结果就饿死了一半的人,还有大量的爱尔兰人背井离乡跑到美国发展。
    玉米的好处也不多说,这个植物也是在明朝末年从南美洲传入中国,这个植物耐旱高产还可以套种,比起中国本土的高粱小米之类的作物,优势太过明显,以至于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这样的植物,与小麦一起成了中国的春夏粮食作物的主力军。
    至于辣椒,这个也是在明朝末年传入的,作为一个调味剂还是很好的存在。
    处理完了这些事之后,张元彪被请入了为了大义镇外五里的“军械所”。
    这个军械所就是西洋人和倭国人工匠的大本营,之前的这些人都在大义镇里呆着,时间长了人越来越多,地方渐渐的就不够用了,所以在去年的时候就开始营建这个全封闭的小型城市,中间用一个大大的栅栏分开,在四周也有围墙与壕沟,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安全,在四个角还助驻守了一个百人队的城市卫队,严防有人随意出入。
    大运河的分支小河常年因为水位的变化,弄出了很多的盐碱地,因为无法种植粮食,一直都是荒芜地在那边无人打理。此地正好成了军械所的武器实验基地,闲暇之余,这些军械所的辅助人员,也就是那些洋人和倭国人的家属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在盐碱地上收集硝土回去提炼,虽然张元彪有稳定的硝和硫磺的来源,但是致力于”国产化“的张元彪还是除了大大的赏格让这些人研究威力更大的火药。
    到了这个盐碱地的试验场,倭国工匠与西洋工匠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新型武器,日本工匠主打的是火铳,所以还是那一套,不过是大型一些的火铳,像一个小小的火炮,看起来能打更远。
    而西洋人的工匠啥人都有,都是落魄的西洋水手或者小商贩,邓伯朗这家伙忽悠过来的都是不合格的铁匠,为了防止火炮炸膛弄死自己人,张元彪严格要求他们制造机械齿轮,研究一些铁甲或者是弓弩,严禁他们鼓捣火药火炮,等着邓伯朗把正儿八经的仆加劳炮厂的铸炮师弄过来再说。
    所以,倭国在展示了巨大的火铳,这个玩意口径能达到三十毫米,跟后世的机关炮差不多,随着工匠远远点燃,一声巨大的轰鸣后,二百步外的一片木板被打倒好几个,再看那些小河里边泛起的大大白花,估计这大火铳的射程能达到四百步,威力是非常可以的了。
    张元彪带头鼓掌,躲在土堆后的军官们也是纷纷鼓掌,表示非常支持。
    连带着这次军械所地设置,张元彪还起草了关于军械发展的意见,大意就是倭国工匠和西洋工匠在研发成功后,可以参与到军械的生产,每有一杆设计的火铳生产,都会给他们所在的军械所一些银钱,让其自由分配,上下自然是欢心无比。
    比起住在地震频发物资稀少的日本岛上,在大明虽然不能娶本地人当媳妇,但是各种物资让人眼花缭乱,倭国的工匠们也要买地盖房子,也要给孩子找老师学习大明文化,也要买酒肉绢帛营造美好生活,一旦有了消费的想法和机会,由不得他们不想着多挣钱。
    倭国工匠头目松下大郎非常兴奋,又开始介绍另一款武器。
    这一个喇叭形的火铳比较大,但是口子长度较短,说是用来发射霰弹,射程比较近,但是这个武器的装填更为方便可以极为方便地使用定装弹药。
    一个倭国工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实验用的喇叭火铳架到土堆上,点燃了一个长长的引线后跳入一侧的壕沟中往后走。
    张元彪一行人也是躲在小土包上向下看着。
    随着一声闷响,三十余步外的木片被打倒一片,但是四十余步外的木牌只是被轻微撞到,没啥效果。
    “这两个武器都很好。”张元彪说:“准备量产吧。”
    黄岭记录着,那个日本工匠头目也是久在中国,通晓汉话,非常高兴地说:“大人,我们还有新的发明,乃是从戚继光大人的兵书上看到的,名曰迅雷铳,可以跟弗朗机似地在后边装填,发射速度那是相当惊人。”
    “那个,先造个样铳出来就行,眼下还是要研究生产小型的火铳,也就是更短的火铳,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起制式燧发火铳更短一些,适合骑兵在马上使用的,另一种则是较小的手铳,一手能拿一个的那种,主要是给军官用的。”张元彪说着就把示意图递了上去。
    松下大郎看着图画,说没问题,只是问了一句“那迅雷铳也很厉害,大人不要我们再研究一下?”
    倒不是说那个后装火铳战力不行,只是那个火铳太超前了,不太适合临清军全力演练的排队枪毙,纵然能够快速射击,眼下时间火药发射后烟雾弥漫,严重影响视线,射的快也是盲射,反正都是要打了两次上去拼刺刀,大量装备更麻烦。
    “那就生出来十杆,交给王树正将军实验。”张元彪说:“可以少量生产一些,王将军会妥善安排的。”
    松下大郎离开后,西洋人的队长普尔夏出来了,他作为一个落魄的小商人在澳门也呆了十余年,被拉过来时也不知道是过来干活的,好在他在船上呆地时间长,对于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还是懂得,再加上张元彪铁厂引入发展的混凝土失蜡法,对于大小齿轮的生产简直是如虎添翼。
    于是普尔夏推出了他的全自动化蝎子弩,这个武器算不上新奇,早在一千多年前古罗马军队就在大量的列装,威力比不上弗朗机,但是被普尔夏他们改装后,可以实现齿轮咬合自动装填拉射,说人话就是只要人的麒麟臂有足够的力气,理论上可以做到连续射击。
    这个演示比较安全,毕竟没有用火药,即便是出了问题,也不过是弓弦绷断而已,所以张元彪就带着一行人到前便细细观察。
    三个西洋人配合开始射击,一个负责装填箭矢的人把标准化的箭矢填充到蝎子弩上边的匣子里,然后负责摇动齿轮的两个人就开始使用麒麟臂用功,这个齿轮为横向推动,然后带动竖直传动齿轮带动弓弦下的摇杆,因为推动的轮盘较大,在转动两周后就会自动射出箭矢,然后弓弦与摇杆复位,上边匣子里的箭矢落下,继续转动可以无休止地射出箭矢。
    除此之外,洋人还做出了通用配件,方便更换弩臂,保证射击的延续性。
    “巧妙。”张元彪鼓掌道:“此物用于城防再好不过,可以放在狭小的隐蔽角落,对着敌人持续杀伤,很好很好,这个采购一百套。”
    “可是大人。”黄岭低声在张元彪耳边说:“咱们还没有城市可以守啊?”
    “无妨,无妨,先造出来,等有了就布置上去。”张元彪不在意地说:“有的是钱,而且这玩意看起来比大炮便宜多了,再造的大一些,能射的更远我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