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主编来信
作者:程剑心   法师乔安最新章节     
    3环“次级真知术”的威能,当然远不及正版的6环“真知术”。
    这个法术,只能识破不超过3环的变形系和幻术系魔法,或者不高于10个魔力能级的超自然伪装。
    尽管如此,凭借“次级真知术”就足够揭穿“半变形怪”的真面目了。
    乔安曾经研究过哈利·考夫曼的血液样本,发现“半变形怪”的伪装能力也就只有5个能级而已,相当于2环“变身术”,逃不过“次级真知术”的侦测。
    以乔安当前的法师等级,远远够不到学习6环“真知术”的门槛,先抄一个“次级真知术”凑合着用,也还不错。
    ……
    乔安回到学校以后,生活重归正轨,每天专注于学习法术,或者去导师的实验室打下手,不知不觉间一周过去。
    在此期间,乔安满脑子想的是各种新鲜有趣的研究课题,几乎忘了自己不久前投出的那篇“虫化症”论文。
    然而好消息总是不期而至,6月9号这天上午,乔安收到编辑部的回信,拿手一捏信封,里面只有薄薄两页信纸,乔安的心情就稳当了。
    回信没有夹带手稿,表明这不是一封退稿信,那么按照常理,就应该是一封通知,内容无非告诉乔安,稿件已经通过编辑的初审,已经邀请论文相关领域的三位专家进行审稿,请耐心等待审稿结果云云。
    审稿人的意见,将决定乔安的论文能否获得发表。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提出修改意见是很正常的,但是乔安觉得,审稿人应该不至于直接毙掉自己这篇论文。
    这倒不是说他的文章多么逆天,主要是因为“虫化症”这个领域很冷门,从事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恐怕不超过十指之数。
    乔安在自己的论文中,不管有没有必要,把这些前辈关于“虫化症”的论文全都引用了一遍,顺带吹捧一番,搞得好像这个领域能人辈出,红红火火似的。
    审稿人看到他这篇文章,首先会发现原来世上还有同道中人,而且还这么年轻,这么懂事,记得引用我的文章,公正评价了本人在这一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小伙子不错,很有前途嘛!
    现如今搞“虫化症”课题的年轻人,基本上就只有乔安这么一根独苗了,如果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不提携他一把,反而过多苛责,使他受到打击改变研究方向,这个后继无人的倒霉领域,就真的要死掉了。
    没有新人来搞“虫化症”,老前辈们的文章就更没人理睬了……
    反之,提携新人一把,说不定能把这潭死水搅和出一些波澜,吸引更多学者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参与研究,引用前辈学者的文章。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老前辈,在学术圈的地位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这样的好事,谁会拒绝?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乔安的论文质量经得起检验,否则烂泥扶不上墙,反而会连累提携他的前辈学者落下污点。
    这一点乔安倒是不太担心,对于自己的论文,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尽管已经有所准备,当乔安拆开信封,还是被回信内容吓了一跳。
    只看字迹,乔安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奥法评论》主编丁尼生先生的亲笔信。
    丁尼生先生在信中流露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专横霸道,直言不讳的告知乔安,他这篇文章,不适合发表在奥法评论》。
    看到此处,乔安心里不由凉了半截,难道自己的论文真的太冷门,以至于丁尼生老头都不给他审稿的机会,直接拒收了?
    可是手稿怎么没有随信退回来?
    乔安纳闷地挠了挠头,翻开回信的下一页,满脸郁闷立刻变成震惊。
    丁尼生先生话锋一转,告诉乔安,奥法评论》不收他的论文,是因为这篇论文的水平太高,已经超出了奥法评论》这份期刊的定位。
    如果勉强发表在奥法评论》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多数读者未必看得懂他这篇论文,而且会错失引起更高层次的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机会——真正高水平的学者,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看什么奥法评论》。
    所以,丁尼生先生自作主张,决定把乔安这篇论文转投给奥法学报》编辑部,目前已经通过编辑审核,进入审稿流程,请乔安静候审稿人的意见。
    乔安看完丁尼生先生的回信,好半天处于懵逼状态。
    奥法学报》?
    开啥玩笑,那是比奥法评论》更高一个档次的核心期刊,随便一篇文章的学术积分都不低于40!
    学校阅览室收藏的奥法学报》,至少过往五年的旧刊,总共六十多本,乔安一期不落的都看过,水平的确很高。
    根据他的观察,奥法学报》的供稿人,主要是这么两类。
    其一是各大名校的博士生,毕业论文通常会发表在奥法学报》上,除了极少数学术新星或者业界大牛得意门生的文章,这类毕业论文的得分普遍不超过50。
    其二是各大名校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之余做出的成果,主要也是发表在奥法学报》上,平均水平比博士论文更高一些,毕竟资历和资源都不是前者能比的。
    换言之,如果乔安有资格在奥法学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那么下限就是他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的水平,上限则意味着他能拿这篇论文作为敲门砖,去申请大学教职。
    在米德嘉德大学这样的名校,只靠一篇奥法学报》的一作文章,很难争取到讲师资格,助教倒是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乔安没有什么“名校情结”,回到自己的故乡亚尔夫海姆,凭这篇论文在自己的母校莱顿学院申请一个讲师席位,十拿九稳。
    乔安又想到,自己的老同学爱德华和托马斯,这会儿还没有从莱顿学院毕业,如果自己真回去当教师,见面以后可是够滑稽的。
    算了,先别想美事,关键是自己的文章真能顺利发表在奥法学报》上吗?
    这实在是一个令乔安越琢磨就越发心里没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