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霰弹亲王
然而有德意志联军这个榜样在,塞莱斯塔的居民对军队的要求一下就高了起来。
市政厅门前每天都站满了游行示威的人群,而布朗基市长显然不想镇压和自己一起抵抗过侵略的伙伴。
范妮·柯特对于扰民的士兵们也是很恼火,她想找几个罪魁祸首惩治一番,然而很快她就发现整支军队里几乎人人都在犯罪。
而那些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毕竟奥尔良王朝确实亏待他们了,而且他们也确实为了王朝为了塞莱斯塔城流过血。
范妮·柯特这个只有最朴素情感的理想主义者根本想不出解决方案,于是乎她试图抄袭弗兰茨的方法发钱。
但她根本就没有钱,她的钱早就用来购买武器弹药了。
法兰西瑞士远征军的覆灭早就在弗兰茨预料之内,不过他没想到霰弹亲王会插上一脚。
弗兰茨本来想壮一壮尚博尔伯爵的声势,毕竟只帮奥尔良家族占场子就有点显得厚此薄彼了。
任何一方一家独大对于弗兰茨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无论谁掌握了法国都会向意大利和北非进军,这明显不符合奥地利的国家利益。
实际上弗兰茨最希望的是法国向低地进军,但是法国人不敢咬这个饵,而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又太过迅速,所以弗兰茨只能暂时废弃了这个方案。
接连不断的败仗和持续高涨的物价已经让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统治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在六月份卡芬雅克已经在丹·吉拉的授意下先后镇压了两次起义,然而这并没有多大效果,巴黎、里昂、马赛、波尔多、图卢兹,甚至是土伦都有要发生大规模起义的迹象。
弗兰茨自然不介意再添一把火,捐钱捐物,甚至是直接派遣雇佣兵和帮派分子进入法国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霰弹亲王购买法军统帅尸体,并送到柏林这件事算是将普鲁士绑死在德意志的战车上了,也难怪会把他的哥哥气到中风。
威廉四世应该算是普鲁士历代君王中最怂的一个,他怕教会,科隆大主教在莱茵地区搞二元制,他也不敢出兵镇压。
威廉四世害怕民众,被迫接受自由化改革,召开制宪议会,更是在民意的压迫下被迫和丹麦开战。
但他也害怕丹麦、害怕瑞典、害怕英国,更害怕俄国。
害怕失去德意志诸邦的支持,又害怕奥地利。想要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但又不敢和奥地利开战,所以最后他疯了(历史上在1858年陷入彻底的疯癫)。
由于弗兰茨的出现,威廉四世的病情发展速度要比历史上快得多。
至于霰弹亲王干出这种事儿其实并不奇怪,毕竟他压根也不是被当成继承人培养的。
霰弹亲王从小就没接受过正统的王室教育,十岁就被其父威廉三世扔到了军营之中,年仅十七岁就被送上了战场直面真正的战斗。
比起拿破仑统帅的军队,佩利西埃的远征军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所以在瑞士他才完全不怂,甚至想骑上战马和佩利西埃来一场“公平”的一对一决斗。
威廉三世希望霰弹亲王可以成为一名忠诚、勇敢,为了家族和国家可以牺牲一切的战士,他成功了,但是威廉四世麻了。
其实由于威廉三世的教育问题,威廉四世剩下的两个弟弟也有这方面问题,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变得勇不可当,后者为了按住三个轮流犯病的弟弟也是操碎了心。
弗兰茨在解放塞莱斯塔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进攻,虽然联军中有人主张继续进攻法国,但是在没有弗兰茨同意和邦联许可的情况下没人敢真的踏出那一步。
毕竟法兰西的铁锤已经在德意志人头上悬了几百年了,这几百年的威压并不会因为几场胜利就消失无踪。
另一方面弗兰茨倒是收到了大量表示愿意投诚的信笺,除了一些没落贵族和随风倒的政客以外还有些攀亲戚,甚至是鼓吹奥地利帝国的民主和自由的。
除此之外弗兰茨还收到了数十份价值在几万法郎到几十万法郎不等的礼物,以及十余名人质,其中大多数为年轻貌美的少女和少妇。
弗兰茨虽然没有占领法国领土的打算,但是却不能寒了这些法国友人的心。他将人都退回去了,至于那些钱则直接作为当地秘密情报网的启动资金。
同时为了安抚这些人,弗兰茨还给这些家族挨个送了一面奥地利国旗,表面意思是有一天奥地利大军到来,他们只要挂上这面国旗就能证明是自己人。
至于更深层的意思就看他们的个人想象力了。
根据战场最新的情报,阿尔布雷希特也将在近日完成对法国萨尔堡守军的合围。
而意大利战场的法军依然按兵不动,他们似乎在等奥地利人自己犯错,不过无论是奥地利,还是拉德茨基元帅都有的是时间和他们耗。
此时唯一没有按计划打开局面的是比利时战场,亨利·阿尔塞纳要比想象中狡猾得多。
卡尔大公无论怎么引诱,亨利·阿尔塞纳都不上当,即便是已经取得了十数场对德意志邦联的胜利,他也没有任何冒进的迹象,反而在布鲁塞尔周围布置了大量防御,兵器在比利时全境收集物资送往主要城市。
事实上这位法军统帅还派兵进入过荷兰境内,但并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单纯的劫掠。
在联军参谋总部满心以为亨利·阿尔塞纳终于按捺不住会一脚踏入早就布置好的陷阱的时候他又选择了撤退。
抢完就跑,甚至连一些兵力不是很多,城防并不坚固的城市也不争取一下。一度让联军的参谋们觉得联军中出了叛徒,所以对方才能如此精准地避过所有陷阱。
然而亨利·阿尔塞纳并没有独立于法军的情报网,他只是单纯地感到了危机而已。
之后地中海海战的消息更是让他确认奥地利帝国远非请报上写的那么无能,虽然他击败了多只驰援比利时的德意志联军,但是其中却没有一支奥地利的军队。
根据俘虏的口供,奥地利人由于交通问题,没法第一时间赶到战场。
亨利·阿尔塞纳并不相信,能两次打败英国人绝非侥幸,这场战争说不定奥地利人已经计划已久,所以不敢大意,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