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用心写了好几天,共计字,恳求订阅啊!】
第220章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
已近两年,为害大宋多地的梁山流寇被平定了。这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
赵官家事先下达给梁山流寇途经的沂州知州、沭阳县县尉、海州知州的密诏,也随之公开于朝堂之上。
朝之上的文武大员,对当今天子赵官家赐给以上三地主官,阻击及平定梁山流寇所定下的锦囊妙计,惊为天人!
如今朝堂之上,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奸臣遍布。
经过穿越者赵吉的数次大‘洗牌’,到了如今的宣和三年农历二月,大宋朝堂上的文武大员们,贤良忠臣占了绝大多数!
不过,即便是一大群忠臣共处朝堂之上,一起辅佐天子,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也绝对不可能是一致的。
如今,群臣围绕着对宋江等三十六员梁山流寇头领,是杀、还是留呢?
群臣展开激烈争论,共分成了两大派……
穿越者赵吉高高坐在龙椅上,看着文武百官争论到最后,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便最后拍板决定,道:
“自宣和元年始,宋江一伙匪寇在梁山泊揭竿而起;
至今宣和三年二月,梁山流寇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军平定,其部流寇为祸一年有余,其曾攻掠数个州县,杀官放火、抢夺官府钱粮,可谓无恶不作!
即便对梁山流寇三十六个头领,处以极刑,亦难解朕心头之恨!
主张追究宋江一伙流寇所犯下滔天之罪的诸位爱卿,实乃与朕所想一致也!”
赵官家的话,让主张追究宋江一伙流寇罪行的大臣们,心中高兴,齐呼道:
“陛下圣明……”
赵吉却话锋一转,道:
“然则,梁山一伙流寇,在中了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兵之计后,
其大首领【呼保义】宋江,见到朕的招安诏书后,
宋江他便让梁山流寇兵卒皆放下武器,接受朝廷招安。
如此,也避免了海州知州张夜所部官兵的过多伤亡。
朕在招安诏书中承诺,只要梁山流寇弃暗投明,接受朝廷招安,朕对其先前所犯之罪,既往不追,朝廷大赦!
朕还要对弃暗投明接受招安者,进行封赏。
天下人皆知:‘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之理!
朕岂能失信于天下乎?”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齐呼道:“陛下圣明……”
主张追究宋江一伙流寇罪行的大臣们,听到赵官家这有理有据的话后,他们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已经知道赵官家的主意已定了。
他们在心里一对比,发现自己建议杀掉宋江等三十六位梁山流寇头领的气量,与赵官家宏伟的度量相比,如同蝼蚁仰望天人一般渺小。
群臣中主张对待受朝廷招安后的梁山流寇进行优待者,则在心中赞佩:
大变心性后的赵官家,一改以前的昏庸无道,如今的赵官家真是符合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的圣君明主啊!
赵吉又道:“朕对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流寇朝廷宽大处理,赐给官职,让其为朝廷所用,更深远的用意在于:
此举,
可令天下已经揭竿而起者归顺朝廷,
亦可令多地已接受朝廷招安者归心!”
文武百官,发自内心地赞佩,纷纷点头称是……
赵吉继续道:
“前不久,宗泽招安了河东、河~北等地的王善和李进两批乱匪后,
并对那两部共计一万多的人马,进行军事改编,并晓以忠义之道,进行思想改造;
李纲平定了京西、淮南两地匪患,并招安了王再兴、李贵、王大郎及其所部共坑上近一万人马之后,
其亦是效仿宗泽对受招安义军之做法……
朕据宗泽和李纲呈回来的奏报所知:
接受朝廷招安的王善、李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所部共计二万余人,分别被宗泽和李纲改造得已知忠义之道,其战斗力也可媲美当地厢军了!
若是将来,大宋对北方异族有战,其必可为朝廷所用也!
故此,如今宋江一伙梁山流寇接受朝廷招安,朕必要对其优待,以向天下昭示朕之仁德、宽厚、守义、讲信、爱才!
朕知诸位爱卿,对受朝廷招安的梁山流寇处治意见,分成两派,皆是为朕的大宋江山社稷着想,无对错之分,卿等皆是国之忠良也!”
对宋江一伙流寇有不同处治建议的两派大臣,听到赵吉如此摆事实、讲道理的话后,皆暗自赞叹:赵官家所虑深远啊!赵官家对吾等臣下真是礼遇有加啊!
故此,赵吉的一番话,赢得朝堂之上的群臣齐声高呼:
“天子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看着朝堂之上那一大群可以载入史册的忠良名臣,诸如燕国公领枢密院事的郑居中、御史大夫曹辅、吏部尚书吕颐浩、户部侍郎赵鼎、中书舍人张浚等人,皆是对朕心悦诚服,他便接着考问起了群臣,问道:
“万事皆有因!宋江流寇在梁山起义后,被朝廷出重兵围剿,其又流窜多地为害一时。梁山盗匪造反之因,为何乎?”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然无人敢出声回答。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朝堂之上这些位极人臣者,皆是人精,他们心里门清。
可是,谁又愿意先站出来当出头鸟?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文武百官都懂!若不如实回答皇帝的问话,则是欺君!
若如实回答,又怕罪了赵官家!
故此,一时之间,大殿内冷场了!
群臣皆是闭口不敢先发声回答。
赵吉又问了一遍。
敢于直谏的御史大夫曹辅出列,跪拜道:
“微臣曹辅,回官家问。”
群臣一看,曹辅果然是敢于直谏之士啊!
先前,曹辅都敢直谏皇帝不要去京城青楼‘夜宿某娼妓之家’,如今他又继续发挥着忠君爱国敢言直谏那种不怕死的特长啊!
曹辅行完君臣大礼后,直言道:
“据微臣曹辅所知:
在我大宋宣和元年至今宣和三年二月下旬,才区区两年,各地出现如此之多揭竿而起者,
陛下应负首责!!!”
深受皇恩的曹辅,在这五个来月之内,他从小官被提拔到了御史大夫这样的高官,他的话依然如此犀利,把群臣震惊得一片哗然……
群臣心中明镜似的,之前的赵官家昏庸无比,才搞得大宋的官场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才多了起来……
敢于直谏的曹辅开口道:“先前各地盗贼群起,根源在于陛下被奸佞蒙蔽圣聪!
陛下亲近奸臣、不理朝政、又好大喜功筑九鼎、
崇信道教、炼丹修仙、修建艮岳、大兴花石纲之役…………
以上皆是开销甚巨,故此全国各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再加上贪官遍地,从中还要贪污渔利,故此搞得民不聊生,才迫使各地被逼上了绝路的百姓们揭竿而起……”
曹辅的话,掷地有声!
字字都说到了文武百官的心眼里去了,并引起了共鸣。
不过,他们是万万不敢对皇帝说出如此犀利的话语!
群臣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曹辅一出口,就敢说出宣和元年至今各地造反多起来的根源,还敢说出这首要的责任应该由如今已经“改邪归正”的当今天子赵官家来负,这几乎快要惊掉了文武百官的下巴了!!!
可是,群臣看到,曹辅的直言,并没有激起赵官家的圣怒。
反而,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官家,深以为然地点着头,严肃而诚挚地说道:
“曹爱卿,果然是敢于直言的忠臣啊!
朕已知错,早已下达过《罪己诏》了!”
“唉!”赵吉长叹一声,又道:“《左传》曾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赵官家的话,又引起群臣的俯首膜拜,称赞声连连……
赵吉则在心里骂起了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要不是原主你这个大昏君那么‘作’,朕这位穿越者就不用给你背这么多的黑锅了!
穿越者赵吉能如此坦然地接受批评意见,甚至在先前下达了罪己诏,还效法他所知道的历代圣君雄主为政的方法,制定出了一系列强军、富民的好政策……
赵吉这样做,所图谋甚远!
为的不仅要在他穿越来的这世界里,制止“靖康之耻”的悲剧发生,他还要反攻北方那个国运正盛的大金,提前实现“民~族~大融合”!
赵吉对新提拔上来不到半年的御史大丈夫曹辅,正色问道:
“曹爱卿所言,实乃宣和二年九月以前,朕为政之过失也。
然则,曹爱卿观朕在宣和二年十月以后,如何啊?”
“扑通”一声,曹辅跪倒在地,心情激动,双眼噙泪,声音颤抖,道:
“自宣和二年十月以后,
陛下远小人亲贤臣、
铲除奸臣贪官污吏、
革新吏制和军制、
轻徭薄赋,予民以修养生息……
陛下还御驾亲征,平定方腊之乱!
如今,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赐给海州知州张叔夜密诏;
张知州依陛下密诏中所书锦囊妙计而行,一举诱敌下船登岸,出奇兵烧掉梁山流寇十二艘大船,宋江等人又中了陛下提前设下的伏兵之计;
故此,为害多地的梁山流寇,才被迫接受朝廷招安。
自去年十月以后至今宣和三年二月,陛下皆是明君圣主之所做、所为也!
令臣等,赞佩不已啊!”
“咣、咣、咣!”曹辅说完,连磕三个响头,满脸敬佩之色。
经常敢说出‘逆耳忠言’的曹辅,这番实事求是的话,引得文武百官赞佩不已。
群臣再次齐声称贺,道:
“陛下实乃明君圣主,臣等赞佩不已!”
赵吉坐在龙椅上,嘴角上扬,心情大好,看来自己这小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真的让诸如曹辅及众多贤良忠臣们,诚心诚意地佩服起了朕啊!
赵吉觉得,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固然要对各地农民起义负主要责任;
但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已经替其背下了那么多黑锅,
那么,具体罪责要谁来负呢?
这也要追查个清楚。
赵吉问道:“宋江在梁山造反,具体是因何事啊?”
曾经号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启奏道:
“老奴知其中一二,不知可否讲给官家来听?”
赵吉斩钉截铁,道:
“讲!”
胖乎乎的梁师成跪拜见礼后,喜滋滋地启奏道:
“据老奴所知:三年前,太傅杨戬曾‘经略京东西’一带,其为了更好地敛财,便下令对八百里梁山泊‘围湖造田’;
之后,杨戬还建议朝廷把梁山泊收归公有,凡进入梁山泊打鱼采藕者,必须按船交纳重税。
租税如此沉重,逼得梁山泊附近百姓困苦不堪、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故此,在宣和元年农历十一月,宋江率众揭竿而起,其振臂一呼,涌上梁山落草为寇者,便有数千人……”
梁师成举报起‘同行冤家’的大宦官杨戬的罪行时,他格外地卖力气!
“啪”的一声!
赵吉怒拍龙案。
天子一怒,吓得文武百姓纷纷跪倒,列成齐刷刷的两大长排。
其实,穿越者赵吉这是故意装作发怒的样子,他要借此机会收拾两个人,再敲打一个人。
赵吉佯装大怒道:“朕所宠信之太傅杨戬,其经略京东西时,居然欺君罔上、为害朕的子民、迫使官逼民反!
杨戬这是变向害朕啊!真是岂有此理?”
群臣大惊失色……
赵吉又指着大宦官梁师成的鼻子,佯装怒气未消,对其敲打,道:
“梁大官啊!你既然早知杨戬经略京东西时,对山东一带所犯下之累累罪行,你为何不早些进谏给朕呢?”
梁师成整个人都懵~逼了!!
特么的,老奴我不是一直顺着赵官家您的圣意去做事的吗?
杨戬得宠之时,经略京东西等诸多地方,他鱼肉百姓收来的租税,那可都是一大半进了官家您的左藏库(即内库)中的啊!
赵官家您还常常称赞杨戬是位‘济世能臣’呢!
不过,梁师成心里的想法,怎敢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呢?
“咣、咣、咣!”
梁师成吓得连连磕头,磕得他脑门都充血淤青了,他慌忙道:
“老奴亦是近日,才得知杨戬以前敛财之事啊!
太傅杨戬不择手段地鱼肉百姓之行径,至令尚未能找到确凿罪证啊!
请官家饶恕老奴未能早几日奏报此事之罪!”
梁师成说完又“咣咣咣”地磕起响头来,以求赵官家饶恕他。
赵吉看到敲打梁师成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道:
“杨戬害朕不浅啊,朕的《罪己诏》都下达了数月,而杨戬经略京东西时,为害百姓之罪却未得到惩处,其却居家养病过得那般清闲?!
朕命梁大官,赴杨戬府宅。
领朕口谕,对其问过,让其悔罪,交待清楚……”
梁师成诚惶诚恐道:“老奴遵旨,这便下去,速速办好此事!”
赵吉此举,又是引来文武百官的颂扬称赞!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一挥袍袖,示意梁师成速速退下,去办好问责大宦官杨戬这件差事。
梁师成行拜别大礼后,他起身后,小跑着退出了大殿,带领六名小宦官,骑上快马,去往杨戬在皇宫外汴梁城中的太傅府……
此时,朝堂之上,
赵吉指着今年七十一岁的太宰余深,问道:
“朕待余太宰,如何?余太宰讲讲你两度为相之经过吧!”
赵官家这一问,给老奸巨猾、擅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余深,搞得懵逼在了当场。
余深跪拜后,略一思量后,本着长久以来养成的‘说好话’原则,他赞颂起了赵官家: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先后两度为相。
微臣首度为相时,是在大观四年二月,陛下将还是中书侍郎的微臣,提拔为门下侍郎!”
“此乃微臣余深首度为相。
然则,微臣为相,才短短三月有余,至大观四年五月,微臣便自知才疏学浅、德不配位;
故此,微臣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微臣余深,承蒙皇恩,以资政殿学士,出知青州。”
“呵呵……”赵吉冷笑,耐心地听着七十一岁的余深的诉说。
其实,历史学霸的穿越者赵吉,是知道余深第一次当上【门下侍郎】(即左副宰相),又匆匆请辞的原因是:
余深在崇宁年间曾任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兼侍读,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之权。
崇宁末年,妖道张怀素谋反事发,案下开封府与御史台共审,余深在与时任开封府尹的林摅,共治此案时,两人都同意除主犯张怀素几个人外,其余有同张怀素来往的官员信札,全部焚毁掉。
在此之前,蔡京便与张怀素私交其好,常有信件往来。
先前,蔡京确实也没有想到张怀素会谋反啊!
事后,蔡京甚惧会因张怀素谋反案受到牵连。
余深和林摅却把与张怀素有来往的大部分官员的信札,全部焚毁掉;包括蔡京的。
这等于是救了蔡京一命,或者说是挽救了蔡京的大好仕途前程!
故此,蔡京主动交好余深和林摅,以示报恩,余深自然也乐于巴结当时深受赵官家宠信的蔡京……
余深第一次当上【门下侍郎】(即左副丞相),也是蔡京向原主宋徽宗美言力谏的结果。
然则,余深请辞门下侍郎,皆因蔡京第一次致仕(退休)了,他失去了后台,故此‘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此时,
余深看到赵官家正在冷笑,他心中惊慌无比。
但是,他还得按照赵官家之问,继续回答道: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二度为相,复任【门下侍郎】时,是在政和二年六月…………”
赵吉自然知道:政和二年就是公元1112年,那年的五月,蔡京复太师位,执掌朝廷重权。而仅仅一个月之后,即当年六月,余深你就被蔡京提拔上来,举荐你官复门下侍郎(即左副丞相)。
政和七年,当了【太上宰相】兼太师的蔡京,建议朝廷将左相改称为【太宰】、右相改称为【少宰】,原主宋徽宗批准了。
政和七年,余深你又被蔡京举荐给朕的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余深你便被进封少宰、兼中书侍郎。
宣和元年(即公元1119年),余深你被拜为太宰、加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
……
赵吉知道,因为朕这位穿越者的到来,提前杀掉了位高权重的大奸臣蔡京,导致这个世界发生了蝴蝶效应:
你余深一向是攀附着位高权重的蔡京,不过,当朕把蔡京下狱后,余深你便迅速地站队到了朕这边来了!
余深你又向朕上疏数道,陈言蔡京为政近二十年来的重大过失……
而在当时,朕刚刚夺舍了原主宋徽宗的身体才不久,朕怕引起朝廷大动荡,自然不能把蔡京案的牵连者搞掉太多,故此,朕便先暂缓对你这个墙头草余深的处理。
赵吉所知,余深是有学问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凭着满腹才学,在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进士及第。
他又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任太常博士、着作佐郎……
唉!赵吉心中感叹:
不过,余深你当宰相这么多年来,政绩上毫无建树,只会甘当身为宰相之首的太师蔡京的马前卒。
余深你做的那件唯一能载入史册的好事,便是在宣和二年上半年,即朕还没有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夺舍宋徽宗这副身体之前,
当时蔡京等奸臣贼子大兴花石纲,苛剥百姓,余深你上疏进谏过关于你的家乡“福州以取花果扰民”之事……
余深你的家乡福州(即后世的福~~建),原有的进贡花果的需求日愈加重。
仅以荔枝为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岁课六万颗,崇宁四年(1105年)增定十万颗,宣和元年增十万零六百颗新鲜荔枝;
福州的问题,不仅是进贡的鲜果数量增多了,更大的问题是在于当地官吏乘机搜括百姓。
有鉴于此,余深你向朕的这副身体原主徽宗,进言:“福州以取花果扰民”……
这也是余深你一生中,做过的惟一一件能载入史册的好事。
余深为相以来,除了依附当时手握大权的蔡京外,也会像很多没骨气的无耻文人那般,极尽对朕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拍好马屁……
想到这里的赵吉,心中早已下了定论:余深当宰相,真就是德不配位、不思进取、尸位素餐!
赵吉对余深责问道:
“余太宰两度为相,可见朕对爱卿之器重!
然则,余太宰再度为相至今,却未能辅佐朕处理好朝政,让多地百姓穷苦不堪,这才导致了诸如方腊造反、宋江等流寇势力作大,为害多地啊!
朕请余太宰回府,闭门反思自责,早日已写好悔过奏折,呈来朕览!”
“扑通”一声,余深跪伏在地,吓得他身体颤抖,声音沙哑道:
“微臣余深才疏学浅,德不配位,又加上年老多病,请官家批准老臣致仕还乡吧?!”
坐在龙椅上的赵吉嘴角上扬,心里倒是想立即批准余深提出的退休要求,
但是,大宋祖训让‘厚待士大夫’,朕在表面上要做好‘文章’,该挽留、还是要假装挽留一下的。
赵吉和蔼道:
“朕只是让余太宰回府后,思过;
以便日后能胜任宰相之位,辅佐朕处理好朝政。
朕可未曾要逼余太宰致仕还乡啊!”
余深三请……
赵吉三辞……
臣与君,把面子流程,做到了极致。
余深心想:今日朝堂之上,赵官家突然对吾发难,必是赵官家因之前吾跟蔡京勾结在一起而念念不忘,这是要秋后算帐啊!
不过,吾比蔡京高明许多,不像其总爱大权独揽、巨贪无比,故此赵官家还是留给了吾脸面,以言语敲打吾。
吾若不速辞相位,恐有如蔡京一般杀身之祸啊!
想到这里,余深再次跪拜叩首,跪伏在地,痛哭流涕,声音颤抖道:
“老臣余深,年迈多病,请辞归乡。还望陛下开恩啊……”
“呜呜呜……”
赵吉佯装勉为其难的样子,道:
“唉!既然如此,朕便准余爱卿致仕还乡。
朕加封余爱卿为少傅、镇江军节度使,告老还乡回福州!”
赵吉知道,在宋朝时,节度使已经是虚职了,这时的节度使可不像唐朝和五代十国时那样手握一方军、政、财、人事大权的一方‘诸侯’。
赵吉对余深能如此明智地把相位主动腾出来,留给能胜任其位的有作为的贤良忠臣来当,还是比较满意的。
故此,赵吉对连续四次申请告老还乡的余深,也给足了他面子,加封余深两个虚职,使其退离了宰相之位后,其月俸是有增无减的,只是实权全部都没有了。
“微臣余深,谢主降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砰、砰、砰!”余深心情复杂,表面装出无比感激圣恩之色,连连叩首谢恩。
其实,今年七十一岁的太宰余深,感觉自己身体还很硬朗,还能活个十来年没有问题。
他心里是真舍不得放弃在仕途上奋斗多年才得来的太宰之位,
可是,老奸巨猾、擅于见风使舵的他,自然知道自己如今的选择,才是最明智的!
…………
此时,大宦官梁师成已入杨戬在京城的太傅府客厅内。
因杨戬从去年年底得重病后,一直卧床不起,梁师成只好在太傅府的仆役带领下,入杨戬的内宅。
“咳咳咳……”剧烈的咳嗽声,由太傅府的内宅传出。
胖乎乎的梁师成一脚刚迈进杨戬的内宅,便嗅到了难闻的血腥味。
原来是杨戬每次咳嗽,都会咳出一口血痰,即便床边有两名长相娇美的侍女为杨戬接痰、擦拭嘴边的血迹,但是,这内宅还是充满了难闻的血腥味。
梁师成走到床边,看到骨瘦如柴的杨戬,有气无力地平躺在床榻上,双眼无神地望着门口……
梁师成看到原本百余斤重的杨戬,如今已经消瘦成了大约只有六十来斤重的样子。
梁师成感叹一声:
“唉!”
梁师成和杨戬在宫内相识已有三十多年了,他俩皆是从最低等的小宦官做起,凭着各自的努力,登上了如今的高位。
二十一年前,当今圣上,还是端王时,因其兄长哲宗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故此端王赵佶被向太后选中即位。
当今圣上入主皇宫后,梁师成和杨戬都是凭着自己善于测伺人主圣意,他俩分别得到了赵吉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赵佶)的宠信,步步高升到了如今的高位。
……
梁师成高声道:“吾来此,传圣谕,杨太傅接旨。”
杨戬虽然已经病了三个多月,但是,他意识还是清楚的。
杨戬感动得泪眼迷离,心中感叹:“咱家侍奉当今官家二十年整,赵官家还是有情有意的,终于派人来慰问因病卧床的咱家了!”
杨戬努力地想从床上爬起,奈何他浑身无力,只好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勉强地从床榻上爬起,跪在地上。
梁师成宣旨道:“赵官家口谕,一问杨太傅:
‘朕对爱卿如何?’”
“咳咳咳……”杨戬连续而剧烈地咳嗽了数声后,他才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当今圣上,对咱家有再造之恩!”
“咳咳咳……”
“咱家年轻时,在宫中给事掖庭,等到了当今赵官家的崇宁元年,咱家承蒙天子恩宠,主掌后苑。后又知内侍省……”
“咳咳咳……”
“当年,赵官家立明堂时,
咳咳咳……
赵官家要铸九座鼎鼐时、
起大晟府时、
建龙德宫时、
修艮岳时,
咳咳咳……皆封咱家为提举。”
“咳咳咳……咱家亦不负圣望,将上面这些大工程,督办得让官家极为满意!”
“咳咳咳……”
“政和四年,赵官家封咱家为彰化军节度使,历镇安、清海、镇东三镇;
赵官家又封咱家为检校少保。”
“咳咳咳……”杨戬剧烈地咳嗽了一阵后,又吐出了数口血痰,
服侍在杨戬身边的一名娇美的侍女,用黄金痰盂,接住杨戬吐出的血痰,
另一名娇美的侍女,急忙伸她那葱白的玉手,拿起浸得温湿的白娟,小心翼翼地帮杨戬擦拭着他嘴角残留的血迹。
杨戬缓了数口粗气后,有气无力,又说道:“”
“宣和元年初,咱家承蒙浩荡皇恩,赵官家提举咱家官至太傅,兼任经略京东西、淮西北事务。
咳咳咳……
咱家经略京东西、淮西北时,建‘西城所’,下令括废堤、填弃堰、开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以作农田,租给当地百姓去耕种,年年大丰收!
西城所再派官吏,收取百姓租种田之税,最后,缴入赵官家的左藏库!!”
大宦官杨戬虽然拖着病体,但是讲到了他人生得意之时,老态龙钟的面庞上,亦是挂满了得意之色。
“哼!”大宦官梁师成冷哼一声,责问道:
“吾奉赵官家圣谕前来,二问杨太傅:
汝经略京东西、淮西北时,建‘西城所’,将废堤、弃堰、荒山、沙滩,勒令强逼百姓租佃,收成根本不好!汝还下令对八百里梁山泊‘围湖造田’,对进入梁山泊打鱼采藕者,按船收缴重税,逼得宋江等贼在梁山泊造反,为祸近二年!
杨太傅,汝从中贪赃了多少钱财?”
因病而骨瘦如柴的杨戬跪在地上,听着梁师成所宣圣谕,他一下子惊醒过来,原本赵官家派梁师成前来不是对咱家慰问的啊,而是问责的啊!!!
杨戬百口莫辩。
“咳咳咳……”
一阵阵剧烈的咳嗽过后,杨戬缓了数口老气,这才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还请梁大官,将咱家的苦衷转告官家。
咳咳咳……
咱家岂敢从中渔利?
咱家汝经略京东西、淮西北时,所收赋税,皆运往京城,入了官家的左藏库中啊!
咳咳咳……”
“呵呵……”梁师成冷笑着,他心中清楚,若说杨戬从中没有贪赃钱财,谁能信啊?!
杨戬的太傅府,论规模和气派的程度,都在他梁师成的府宅之上;
杨戬用的痰盂,都是黄灿灿的纯金打造的;
杨戬用的被褥面,皆是名贵的苏锦;
杨戬用的枕头,居然是白玉警枕!
不过,杨戬可能是嫌白玉警枕太硬,还在上面铺上了十多层名贵锦缎。
大宦官杨戬若不贪,如何能用得起这些奢华的器物呢?
梁师成看破,却并不说破。
因为,他梁师成以前也贪污、也受贿过很多钱财。
在这方面,梁师成是很有经验的。
梁师成接着道:
“杨太傅居家养病,殊不知今日官家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及到了梁山起义的根源,牵扯到了杨太傅,官家便圣怒非常,狠拍龙案,大发雷霆!
唉哟喂~~!
天子盛怒,可把文武百官吓坏了!
吾也为牵连其中的杨太傅,担心不已啊!
吾还在朝堂之上,为杨太傅洗脱罪名,万万没有想到,官家斥责吾数句。
将吾吓得连连磕头求饶。”
梁师成边说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那磕得血肿的脑门,让杨戬看。
“咳咳咳……多谢梁大官为咱家开罪!”
“呜呜呜……咱家之事,连累梁大官受苦了!”
“呜呜呜……咱家来生,愿与梁大官做手足弟兄!”
杨戬虽病,但并不糊涂。
他有九分不相信,与他多年以来一直争宠的梁师成,能帮他求情?还磕肿了脑门?!
杨戬知道自己现在失势了,表面上怎么敢得罪依然被赵官家所重用的梁师成呢?
他战战兢兢地问道:
“梁大官,
咳咳咳……
念在你我相识相知三十余年的兄弟情份上,
咳咳咳……
还请梁大官,以实相告咱家……
咳咳咳……”
杨戬剧烈地咳嗽着,他做了一取镇咳汤药来喝的手势。
身边的侍女立即会意,跑到桌上,从茶壶里倒出一碗尚温的镇咳酒后汤药。
这位娇美侍女跪在杨戬的身边,还想如以前一样用汤匙喂杨太傅去喝药。
岂料这次,杨戬夺过药碗,一饮而尽。
杨戬略缓了几口气后,感觉好多了。他接着说道:
“还请梁大官,以实相告咱家,官家要如何处治咱家啊?”
梁师成神情严肃道:
“官家在朝堂上圣怒后,还让吾带给杨太傅的原话是:
‘朕所宠信之太傅杨戬,其经略京东时,居然欺君罔上、为害朕的子民、迫使官逼民反!
杨戬这是变向害朕啊!真是岂有此理?’
‘杨戬害朕不浅啊,朕的《罪己诏》都下达了数月,而杨戬经略京东西时为害百姓之罪却未得到惩处,其却居家养病,过得那般清闲?!
朕命梁大官,赴杨戬府宅。
领朕口谕,对其问过,让其悔罪,交待清楚……’”
“唉!”梁师成对杨戬传完了赵官家的口谕原话后,他还假惺惺地哀叹一声,道:
“吾已经奉旨传完了赵官家圣谕。杨太傅快快请起。”
可是,杨戬依然跪在原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从他那布满皱纹的眼角流下。
哀莫大于心死!
此时此时,被赵官家极尽宠信、委以重任多年、办事干练、为官家敛财无数的杨戬,万万没有想到,大宦官梁师成带来的圣谕,居然是宠信咱家的赵官家亲口说出来的话?!
‘这,确实是赵官家的原话!’杨戬敢肯定:
梁师成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假传圣谕啊!
何况,此时此景,梁师成身后还有六名小宦官,咱家身边还有两名最忠贞的贴身侍女在当场情况下,梁师成是绝对不敢假传圣谕的。
赵官家的话,
字字诛心啊!
哀,莫大于心死!
二十年来,咱家为赵官家办成了多少大事啊?!
二十年来,咱家带给赵官家多少快乐啊?!
二十年来,咱家头上由青丝变白发!
二十年来,咱家绝对听官家的,让干啥就干啥!
二十年来,咱家敢对天盟誓,每时每刻,绝对忠于赵官家!
……
杨戬跪地不起,
哀,莫大于心死!
“呜呜呜……”
哀,莫大于心死!
“哈哈哈……”
杨戬先是痛哭,后又大笑。
哀,莫大于心死!
太傅杨戬命令身边侍女,将一大茶壶的镇咳药,皆取来。
他,一饮而尽!
哀,莫大于心死!
杨戬跪伏在地,落寞道:
“咱家这行将就木之人,也不用劳烦梁大官多费口舌来问责了!”
“咳咳咳……”
“咱家求梁大官,给赵官家带回几句话。”
梁师成见此情此景,难免也为之动容,道:
“好!杨太傅请讲,吾必转告官家!”
“咳咳咳……”骨瘦如柴的杨戬,泪流满面,道:
“二十年来,咱家敢对天盟誓,每时每刻,咱家绝对忠于赵官家!”
“二十年前,咱家以小小阉宦,位至如今的太傅,实乃赵官家恩宠之至。
“咱家死后,愿捐出此座府宅、全部家财、所有田地,以谢官家洪恩!”
“咳咳咳……”
“咱家听闻:百姓人家,有养狗者,狗养至十年以上,即便狗偷吃了家中鸡鸭,主人亦不忍心将狗打死!”
“呜呜呜……”杨戬痛哭流涕,继续说道:
“狗年老时,骨瘦如柴,自行病死。善心主人,亦不忍心将死狗剥皮剔肉而食。”
“往往,善心主人,皆保老狗全尸,埋入土中!”
“唉!”梁师成听着杨戬的哭诉,也为之非常动容。
“呜呜呜……”杨戬大哭,他使出最后的力气,睁圆双眼,发自内心,高声喊道:
“请梁大官带话给赵官家:
‘咱家杨戬,便是赵官家养的一条忠心老狗!!!’”
大宦官、太傅杨戬,喊出最后这句话后,鲜血从他嘴角流下,眼神开始涣散……
“扑通”一声,杨戬摔倒在地……
哀,莫大于心死!
大宦官杨戬,先是心死,之后才是油尽灯枯的身死……
…………
【ps,免费的作者感言里,有余深和杨戬的古文资料,想看的就看一眼,不想看的就略过。】
【再ps,周一求票、求打赏。感谢读者大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