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3章
作者:零点浪漫   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扬州作为大明的盐业中心,其市场却是早就被山陕盐商和徽籍盐商这两大外来盐商集团瓜分殆尽。而这两派围绕食盐产业所展开的利益争斗,也已经是当地尽人皆知的事情。

    在海汉盐出现在江浙地区的市场上之前,山陕盐商已经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这种优势不单单是指市场份额,而是全方位的压制,包括过去曾让徽籍盐商引以为傲的官府后台,也已经慢慢转变立场,变成了山陕盐商的保护伞。

    马正平这些徽籍盐商当然也在努力抗争,但山陕盐商一手捧钱一手持枪,背后还有官府里的大人物撑腰,不管文斗还是武斗,徽籍盐商都已十分吃力。如果不是海汉强势介入扬州盐业市场,让山陕盐商不得不调头去应付这个强敌,那可能徽籍盐商在不久之后就真的会被彻底排挤出去了。

    海汉派人在扬州出手除掉了山陕盐商麾下的火枪队,这让马正平等人终于看到了翻盘的希望,联手海汉对抗老冤家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可行性较高的选择。马正平两度来舟山商议合作事宜,也正是为了能把海汉拉入己方的阵营——当然实际上是谁进入谁的阵营,或许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样。

    海汉的合作前提就是要让海汉盐进入以扬州为中心的盐业市场,并通过扬州盐商的分销渠道进入大明内地,所以才会提出了让徽籍盐商按比例从海汉购入食盐的合作方案。

    但徽籍盐商担心这种操作会被竞争对手举报,毕竟贩售私盐这种事做得说不得,以前私盐是在大明境内制作,牵涉的利益方甚多,也没人会去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如果货源地换作了海汉,那对手可就没有什么忌惮了,一旦被揭露出来就给了官府动手的由头,到时候徽籍盐商不免就将会陷于被动境地。

    马正平没敢直说,但杨运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层,直接点明了他所顾忌的状况。

    “官府站哪边,无非是看哪边能出更多的钱,有我海汉国给你们当后盾,何须担心财力问题?”杨运缓缓说道:“再说了,谁为难你们,谁就是在为难我海汉国,如果有人想试试后果,那我们也不会客气!”

    马正平听得心中一颤,他知道海汉人的确是说得出做得到,要是此事实施不顺,恐怕扬州城又得有一番血雨腥风。当然了,马正平首先得确保倒霉的人不会是自己。

    如果站在海汉的立场上,杨运的发言自然是霸气十足,无可挑剔,但马正平作为当事人,却不得不去考虑更多的因素。毕竟顶在扬州做事的是他们这帮徽籍盐商,而不是可以凭借武力解决问题的海汉人。

    答应杨运的条件也就一句话的事,但马正平知道由此可能会造成的麻烦,解决起来却不会像杨运说的这么轻松。

    要论财力,徽籍盐商其实也不差,但官府人脉的经营,有时候不仅仅只是靠花钱就行的。对头除了花钱之外,更是从天启年间就开始想法设法地与上层人物联姻,资助那些有功名的文人,花了一二十年时间,慢慢打造出了一张官场人脉网络。徽籍盐商虽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却不如对头做得用心,取得的效果自然也就差了很多。

    所以一来二去,山陕盐商靠着悉心经营人脉,逐渐在地方官场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而徽籍盐商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却并不是多送些银子出去就行的。海汉人可以不计后果地使用武力手段解决眼前的冲突,但待在扬州面对当地的官府并要为此承担责任的却是徽籍盐商。

    “杨大人,非在下不肯与贵国合作,实在是我们尚有为难之处……”马正平知道这事中间的利害关系靠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只能先向杨运表明自己有难处。

    杨运道:“有问题就要想办法将其解决,你口口声声说有难处,那我问你,你有解决方案吗?想和我国合作,那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如果一点风险都没有,你觉得这个合作伙伴的位置还轮到你们徽籍盐商吗?”

    杨运这番话就说得相当不客气了,饶是马正平老成持重,被这么近乎训斥的语气数落一番,也不禁有些脸皮发烫。若不是如今徽籍盐商处境不利,有求于海汉人,他大概已经拂袖而去了。

    但马正平又不能拉下脸跟杨运争个输赢,只能喃喃辩解道:“杨大人,我等盐商终究是要在扬州讨生活,得罪同行还好,但若是得罪官府,那日子就不好过了!”

    听完他的辩解,杨运的态度稍稍缓和了一些:“马老板,我们能够体谅你所面临的困难,也准备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你解决这些困难。关键是在于你们自己有没有信心,去打败你们的竞争对手,以及他们背后的靠山!我国过去在南方曾经遇到过很多不愿合作的官员和商人,但那又怎么样,螳臂当车者,都被碾为了齑粉,最终这些人也只能在大势面前让出一条路来。”

    杨运并非吹嘘,海汉在这方面有太多的操作实例可供参考,特别是在两广和浙江沿海,几乎每个州府都会有一些顽固不化者试图与海汉对抗,但不管是财力还是武力,这些地方势力都跟海汉相差太远,所以也只能一一败下阵来。

    扬州盐商虽然财力出众,但在海汉官员眼里,也仅仅就是一群比较有钱的商人罢了。虽然有一些人从海外弄到一些火枪并组建了私人武装,给海汉的盐业生意制造了一点麻烦,但也不可能阻止海汉将销售渠道延伸至扬州盐商的传统势力范围。

    杨运大致知道前次军方和安全局联手派人到扬州采取武力行动的内幕,虽然己方在行动中也出现了一些死伤,但结果无疑是海汉大获全胜。所以杨运认为如果扬州两个盐商阵营之间的冲突变得激烈了,那海汉军方也可以择机再次介入,帮助徽籍盐商打击竞争对手。

    但如果徽籍盐商连半点风险都不能承受,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就要重新商榷了。杨运虽然很重视盐业发展,但并没有打算对大明盐商做出任何的让步,如果徽籍盐商做不到他所要求的条件,那这合作似乎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杨运已经察觉到马正平的态度依然有些摇摆不定,便不愿再浪费时间,主动结束了谈话,让马正平先回去考虑清楚。不过可开设商栈的事倒是无关尚未谈成的合作事宜,杨运仍然应承马正平可以继续照章办理,只是马正平自己心里不免有些犹豫,要是合作谈不拢,那在这舟山岛上设立一个商栈,似乎也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马正平回到住处之后,也觉得自己对分歧的处理方式有些问题,海汉人无疑是希望能够尽快促成合作,然后让海汉盐通过徽籍盐商的销售渠道进入扬州市场。如果失去这个合作伙伴,那徽籍盐商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要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再放手一搏,到时候身后也未必还有海汉这个大靠山了。

    可是以海汉人所要求的交易量,徽籍盐商的经营就得面临比较大的风险,除非在买下足量海汉盐之后,自行减少投放到市场上的食盐量,尽量避免引发对手的怀疑。

    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大量的私盐库存,从而降低徽籍盐商的经营利润,但这似乎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了。只要能早日击败竞争对手,那么这些库存迟早也还能变成银子回到口袋里。

    只是究竟要如何才能快速击败扬州的对手,好像杨运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只表明了会对徽籍盐商给予支持的态度。

    而马正平最为担心的正是这一点,如果仅仅只是商业方面的支持,那顶多也就是进货价格能够拉到比较低的水平而已,远远不足以用来击败竞争对手。而杨运口头所称的狠辣手段,到底会在什么情况下才出手,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条件。

    马正平当然巴不得海汉直接出兵扬州把山陕盐商抄个一干二净,但这种可能会引发两国之间战争的行为,恐怕海汉也不会就为了拉拢自己而轻易为之。而且动武这种大事,大概也不是杨运这种主管贸易的文官能说了算的。

    虽然马正平对于海汉的官僚机构和权力体系不是特别了解,但他至少知道舟山这地方是带兵的石大将军说了算,海汉要在大明境内用兵,那肯定也得这位大将军点头才行。但马正平只是上次来舟山时在阅兵式上见过这位石大将军,根本谈不上有任何的交情,当下也没有合适的渠道能向对方反应自己的利益诉求。

    马正平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去找一下海汉军方的武官,就算见不着石迪文本人,至少也得找个有实权的军官,了解一下杨运夸下的海口是真的可行还是说说而已。不然自己硬着头皮当了海汉的分销商,到时候在扬州出了事海汉却帮不上忙,那可就麻烦大了。

    马正平将之前留在舟山的手下唤到房中,询问他们这段时日是否结识到军中高官。但手下却没有他所期望的交际能力,未能在此期间建立起军方的人脉。

    马正平又回想了半天,想起自己上次来舟山的时候,在阅兵观礼台上结识了一个叫宣向明的浙江商人,当时相谈甚欢,对方似乎在舟山岛上有商铺经营,或许可以去拜访一下。

    这大概是马正平在舟山岛除了杨运之外仅有的人脉了,虽然宣向明所从事的纺织品生意跟自己的盐业买卖没有直接联系,但他记得宣向明是个十分健谈的人,或许能够从他那里获取一些有用的消息,说不定还能通过他结识到其他海汉官员。

    反正在舟山岛上左右无事,马正平决定姑且一试,翌日一早,便派了手下出去打探关于宣向明的消息,没过多久果然便有了回音,找到了宣向明在岛上开设的绸缎行。

    马正平也不耽搁,立刻就主动前往对方商铺拜访。宣向明倒也记得曾经有一面之缘的这个扬州盐商,很是高兴地接待了他。

    两人落座寒暄一番之后,马正平便主动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宣老板,在下今日贸然来访,其实是有事要请教,还望宣老板不吝赐教。”

    宣向明应道:“马老板客气了,不知宣某有什么可以帮到马老板的地方?”

    马正平道:“听说海汉军不久前出兵日本,此事可是真的?”

    宣向明点点头道:“石大将军亲率东海舰队远征日本平户,确有此事无误,而且听说此次出兵不止舟山一处,海汉在北方的驻军也出动了大量兵力。想那平户港不过弹丸之地,岂能经受得起海汉大军进攻,所以海汉军大获全胜,而且还从当地俘获数千百姓,将平户港夷为平地。此战之后,世间再无平户港矣!”

    其实宣向明所说的这些,与马正平昨天听自己手下汇报的情况相差无几,但他还是作出很有兴趣的样子继续问道:“那海汉军对平户港下此狠手,不知原因为何?”

    宣向明道:“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据说海汉以前在南方的仇家,战败之后就逃去了平户躲藏,而且还得到当地官府的庇护。重新起势之后,暗中给海汉制造了不少麻烦,估计也是把海汉人逼急了,索性便出兵将平户直接灭掉,也算是斩草除根了!”

    马正平只知山陕盐商购入的火枪是与日本人有关,倒是没想到这背后跟海汉还有这么深的瓜葛,如此说来,海汉先前派人到扬州剿了山陕盐商的火枪队,还不止是因为盐业经营中的利益冲突,很有可能是冲着山陕盐商背后的日本势力去的。

    马正平又追问了一番,宣向明说得兴起,便将自己所知的一些作战经过也告知了他。这些战况虽然不算是军事机密,但市面上知道的人也不多,起码马正平的手下就没能打听到这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