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汉纪——曹操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端
作者:林源生   白话资治通鉴:历史故事轻松懂最新章节     
    在东汉末年那个战火纷飞、诸侯割据的乱世,汉献帝刘协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失去航向的孤船,四处漂泊,而曹操的出现,如同一位精明的舵手,改变了这艘船的命运,也改写了整个天下的格局。
    当时的汉室,历经黄巾起义的冲击和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后,已经摇摇欲坠。汉献帝被董卓挟持至长安,在董卓的淫威下,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后来董卓被王允设计诛杀,但其部将李傕、郭汜又起兵反叛,再次挟持了献帝。这一场场变故,让朝廷威严扫地,皇室的尊严更是被践踏得一文不值。
    曹操,这位胸怀大志的枭雄,在兖州一带逐渐崭露头角。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到了汉献帝这张王牌背后巨大的价值。在他的心中,一幅宏伟的战略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曹操的谋士荀彧,也洞察到了这一关键时机。他向曹操进言:“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 荀彧的这一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曹操前行的道路,坚定了他迎奉汉献帝的决心。
    于是,曹操开始精心策划迎帝之事。公元 196 年,曹操率领军队,踏上了迎接汉献帝的征程。这一路并不平坦,不仅要面对各种诸侯势力的阻挠,还要应对复杂多变的路况和可能出现的敌军。但曹操毫不退缩,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憧憬。
    当曹操的军队抵达洛阳时,眼前的景象一片破败。洛阳城在历经战乱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宫殿残破不堪,街市冷冷清清,百姓们面黄肌瘦,流离失所。汉献帝和他的朝臣们在这废墟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曹操见到汉献帝时,毕恭毕敬地行了大礼。汉献帝坐在简陋的宫殿中,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希望。他看着曹操,仿佛看到了拯救汉室的曙光。曹操一脸诚恳地对献帝说:“陛下圣体安康,乃天下之福。臣曹操愿为陛下分忧,护驾东归,重建汉室辉煌。” 献帝听了曹操的话,不禁动容,他感慨万分地说:“曹将军若能如此,实乃汉室之幸。”
    然而,曹操迎帝之举,并非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在曹操的阵营中,有人担心迎接献帝会带来诸多麻烦,比如需要供养庞大的皇室开支,还可能受到其他诸侯的联合攻击。但曹操心意已决,他深知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战略意义。只要掌控了汉献帝,就等于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讨伐那些不服从的诸侯。
    在曹操的安排下,汉献帝开始东归。一路上,曹操亲自率军护送,确保献帝的安全。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曹操则骑马紧跟在献帝的车驾旁边,时而与献帝交谈,时而指挥军队前进。
    在东归的途中,也遭遇了一些小股敌军的骚扰。有一次,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突然从侧翼杀出,试图冲击献帝的车驾。曹操见状,立刻拔剑高呼:“保护陛下!” 他一马当先,冲向敌军。士兵们在曹操的激励下,奋勇作战,很快就击退了敌军。
    经过一番艰辛的旅程,曹操终于将汉献帝护送至许都。在许都,曹操为献帝重新建立了宫殿,虽然不及洛阳的皇宫那般宏伟,但也足够舒适。汉献帝在这里重新开始了上朝听政的生活,而曹操则以献帝的名义,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部署。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其势力迅速膨胀。他以朝廷的名义,封官许愿,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投靠。许多有识之士看到曹操有皇帝的支持,认为他是正义之师,纷纷加入曹操的阵营。同时,曹操也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诸侯发布诏书,指责他们的割据行为,要求他们服从朝廷的命令。
    例如,曹操曾以献帝的名义下诏书给袁绍,谴责他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遣。袁绍接到诏书后,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公然违抗,毕竟那是皇帝的诏书。这就是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策略的威力所在。
    曹操迎汉献帝这一事件,成为了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曹操走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也开启了他逐鹿中原的新篇章。从此,曹操在汉献帝这面大旗的掩护下,势力如日中天,成为了各路诸侯中最具竞争力的一股力量,为他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