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重建蓬莱县城
作者:一凡风顺   我小姨是后宫宠妃最新章节     
    有了郡守的支持,王富贵的事就好办多了。
    他通过郡守的关系,结识了更多达官贵人,并将精盐和味精送给他们品尝。
    这些达官贵人平日里锦衣玉食,对美食自然是极其挑剔。
    但他们品尝了精盐和味精之后,无一例外地赞不绝口。
    同时,王富贵还安排人将精盐和味精送到郡城各大酒楼和商铺,进行试销。
    由于精盐品质远高于市面上的普通盐,价格又相差无几。
    很快便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而味精的出现,更是让各大酒楼的菜肴鲜美无比。
    吸引了无数食客,一时间供不应求。
    郡城一行,王富贵赚得盆满钵溢,白花花的银子像潮水般涌入他的钱袋。
    他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的褶子都仿佛盛满了笑意。
    回到蓬莱县后。
    他立刻按照约定,将利润的大部分送到了秦夜的府上。
    看着眼前堆积如小山的银两,秦夜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贪婪之色。
    他心中早已有了规划,这些钱,他要用之于民。
    让蓬莱县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县衙,作为蓬莱县的行政中心,办公条件却极为简陋。
    衙役们的桌椅破旧不堪,笔墨纸砚更是匮乏。
    秦夜大手一挥,拨出一笔款项,购置了全新的桌椅,上好的笔墨纸砚。
    甚至还给衙役们定制了统一的制服。
    衙役们穿上崭新的制服,一个个精神抖擞,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大人,这…这也太好了!”
    老衙役张三摸着身上笔挺的制服,激动得老泪纵横。
    “小的在县衙当差几十年,还是头一次穿上这么好的衣裳!”
    秦夜拍了拍张三的肩膀,笑道:
    “以后好好干,蓬莱县的未来,还要靠你们!”
    除了改善县衙的办公条件,秦夜还将目光投向了县里的道路。
    蓬莱县的道路,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坑坑洼洼的路面,晴天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积水成潭,行人步履维艰。
    这种情况,秦夜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深知,糟糕的道路状况严重制约着蓬莱县的发展。
    不仅影响百姓出行,更阻碍了商贸往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后世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在秦夜心中扎下了根。
    手里有了钱,秦夜召集了县衙的官员和乡绅代表,宣布了他要修路的决定。
    “诸位,蓬莱县的道路状况,大家有目共睹。一条条破烂不堪的道路,如同一道道枷锁,束缚着蓬莱县的发展。我决定,要修路!修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让蓬莱县的百姓出行方便,让商贾云集,让蓬莱县焕发出新的生机!”
    秦夜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大人英明!”
    “大人为民着想,我等感激不尽!”
    秦夜并没有简单地将路修成泥土路,他心中早已有了更长远的规划。
    他让人从之前建的水泥窑采购了大量的水泥。
    准备修建一条条坚固耐用的水泥路。
    在秦夜的指导下,工匠们开始了紧张的测量和规划工作。
    一些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负责搬运石料、清理路面。
    “老张,你瞧瞧这水泥,真是个稀罕玩意儿!”
    一个年轻的汉子扛着一袋水泥,好奇地对旁边的老汉说道。
    “是啊,听说是从海外运来的,可金贵着呢!”
    老汉小心翼翼地接过水泥,生怕弄坏了。
    “有了这水泥,咱们的路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变成泥潭了!”
    年轻汉子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景象。
    秦夜规划的道路并非简单的直线,而是结合了蓬莱县的地形地貌,。
    以及后世的道路设计理念,规划了主干道和支路,还在道路两旁设置了排水沟。
    以解决雨天积水的问题。
    连通县城和村庄的公路,已经修了七七八八。
    也培养出大量熟练工人。
    这些熟练的筑路工,自然成为了蓬莱县衙重建的主力。
    修路期间,秦夜经常到工地巡视。
    “大人,您歇歇吧,这活儿我们来干就行!”
    一位老汉心疼地劝说道。
    秦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
    “我和大家一起干,心里踏实!”
    百姓们看到秦夜如此尽心尽力,干劲更足了。
    他们挥舞着锄头,喊着号子,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秦大人真是个好官啊!”
    一位老农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慨道。
    “以前这路,一下雨就没法走,现在好了,以后出门再也不用担心摔跤了!”
    道路修缮完毕后,蓬莱县的面貌焕然一新。
    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商贸也更加繁荣。
    秦夜并没有就此止步。
    他深知,教育是改变一个地方的关键。
    除了筑路之外,下一步便是“科教兴国”。
    秦夜深谙此道,蓬莱县的未来,在于知识,在于教育!
    “诸位,路通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兴学!”
    秦夜语气坚定。
    “蓬莱县的未来,不在于一时的繁荣,而在于长久的兴盛。而这长久的兴盛,离不开教育!”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决定,在县衙旁边,修建一所学馆,就叫‘蓬莱学馆’!这学馆,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匠!”
    众人一听,立刻议论纷纷。
    “大人,这学馆,要建成什么样呢?”
    一位老工匠小心翼翼地问道。
    秦夜早有腹稿,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炭笔,开始勾勒起来。
    “这学馆,既要实用,又要美观。要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还要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以及供学生休闲活动的庭院……”
    他一边说,一边画,现代学校的功能分区和古代书院的建筑风格。
    在他的笔下完美融合,一座宏伟壮观的学馆跃然纸上。
    众人看着图纸,不禁啧啧称奇。
    “大人,这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
    一位官员赞叹道。
    秦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前来任教,我们还要开出优厚的待遇,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
    说罢,他看向主簿。
    “李景轩,拨款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保证学馆的建设资金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