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三个人的茶话会
作者:煮熟了的螃蟹   枪火余烬最新章节     
    学习的日子很紧张,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何况还兼任班长一职,李辉每天都非常忙碌。
    但他依然能腾出精力和时间,去翻阅图书馆的书籍,毕竟斯图加特军官学院,是普鲁士老牌军事院校,藏书极为丰富。
    甚至还有一些外面看不到的孤本。
    对于一名军事人员来说,这些知识无比宝贵。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李辉那种“外挂”,大部分学员都在苦苦挣扎,尤其是艾琳达,她挣扎得最为“剧烈”。
    “格雷先生,这个……我怎么看不懂。”
    “求求你,帮我解释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天啊,为什么要跑到那里,如果遭到炮击,不是应该卧倒么。”
    ……
    小姑娘对军事几乎一窍不通,作为通信兵,她平时的工作就是管理电台,根本涉及不到什么战术问题。
    所以她只能苦兮兮地求助李辉,有时候急得都要哭了。
    对于美丽女生的请求,李辉自然全盘收下,他会很认真的讲解,享受恭维的同时,还能摸摸小手之类的。
    然而经历过现代军事理念的熏陶,李辉对教材上的部分内容,持不同意见。
    比如步兵长距离冲锋,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非要顶着子弹往前跑,觉得自己的脑壳比铅芯硬么?
    虽然有很多东西想要吐槽,但身为学员,他还没有质疑的资格。
    好在枯燥的日子中,总会迎来一些调剂品,比如今天,李辉就惊讶地发现,自己也会迎来访客。
    古德里安来了,他穿着军装,上尉的肩章在阳光下有些耀眼,脸上挂着笑,在送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后,他表示希望能够和自己的朋友喝上一杯——咖啡。
    于是他们前往了学院的咖啡馆。
    普鲁士人喜欢咖啡,他们对这种饮品的热爱,甚至不输给他们对啤酒的疯狂。
    作为军事院校,这里肯定不存在酒馆,但是咖啡馆很多,几乎遍布各个角落。
    甚至靶场外的军械库旁边,都能看到立起的招牌。
    随便找了一家走进去,结果不等李辉坐下,就见有人对着自己挥手。
    是隆美尔,只见这个喜欢享受生活的家伙,正独自坐在一处靠窗的角落,一边品尝香浓的咖啡,一边温习着功课。
    李辉没有感到意外,相比去图书馆,这个家伙有事没事儿就泡在咖啡馆里,美其名曰,保持宁静的心灵和活跃的头脑。
    矫情得像个大小姐。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斯图加特后勤汽车营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上尉。
    这位则是来自49炮兵团的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中尉。”
    隆美尔是个社交达人,喜欢结识新朋友,所以李辉没有多想,带着古德里安走了过去,并且做了介绍。
    两个人并不熟悉,只是礼貌性地握手问好,但随着一杯咖啡的时间过去,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就一些话题发表了见解,意外地发现,彼此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竟然出奇地一致。
    “好吧,一个装甲兵,一个炮兵,一个汽车兵。
    没有比这再好的组合了,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一个全新的,从来没有过的战略性主张。”
    见两个人已经不再陌生,甚至相谈甚欢,自己反而像是个多余的人,于是李辉抛出一个话题,重新争取这场茶会的“c位”。
    “战略性主张?”
    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都是一愣,他们看向李辉,眼睛里满是疑问。
    李辉笑了笑,借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兵种,他提出了一种设想,就是以师为单位,快速展开战略性的推进和包围。
    “这很困难,需要大量汽车来运输步兵,以我们目前的后勤能力,恐怕难以实现。”
    古德里安在脑中反复推演,虽然这个主张很吸引人,但想实现并不容易。
    “炮兵展开需要时间,即便是野战炮部队,也需要至少半个小时,才能从牵引状态进入到战斗状态。”
    隆美尔也皱着眉头,李辉的这种打法太过理想化,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讲,可谓困难重重。
    “先生们,如果以我们现在的配备和组织程度,的确无法实现,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装备和部队构成方面进行改变呢?
    想要完成这样的战略行动,首先是突破能力,这需要集中装甲兵的力量,特别是坦克,突破由壕堑和碉堡构成的防线。
    我们需要装甲师,在炮火的掩护下发动坦克集群冲锋,坦克后面跟着步兵,他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避免敌军步兵从背后攻击我方坦克,另一个则是在坦克推进后,可以迅速清理残兵,占据和巩固战线。”
    李辉不断说着,他重新构建了一个装甲师的配备,表示这样一个师,至少拥有两个团级坦克部队,每个团拥有三个坦克营,每个营拥有至少30辆坦克。
    这样每个团的坦克数量,都在九十辆以上,所有坦克以梯次前进的方法,从正面展开,步兵紧随其后,一口气可以推进超过十公里的纵深区域。
    “这样的打法会不会太过极端了,坦克如此密集,如果遭遇敌人的炮群轰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古德里安担心地说着,他认为坦克绝对是未来陆军战斗的主力,但是李辉这种使用方式,依然显得过于极端了。
    “是的,这个担忧不无道理,但就这样的行动前,我们需要再做一些其他准备。
    比如炮火和飞机的纵深打击。”
    李辉举起一根手指,做了一个俯冲轰炸的动作。
    “炮火和飞机的纵深打击?”
    古德里安和隆美尔都是一愣,炮火他们可以理解,因为一些超大口径火炮,可以将几百公斤的炮弹,打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对于中等口径炮群来说,这样的大口径火炮简直就是灾难。
    但是飞机能做什么,要知道在他们的认知中,飞机对战场的作用,仅限于俯冲扫射和投下百公斤左右的炸弹。
    影响非常小。
    “是的,就是炮火和纵深打击。
    现在我们的炮兵用法,是躲在壕堑里,在防线后方,对敌人的前沿展开进攻。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大炮架上刺刀,直接顶在步兵前面作战呢。
    先生们,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将大炮放在装甲车上,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布置,同时还能配合坦克推进,对纵深区域的敌军炮群,发动攻击。”
    “另外飞机也是一样,对于这种武器,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未来的战场,是属于天空的,谁占据了制空权,谁就取得了优势。”
    李辉慢慢说着,他对武器装备提出了设想,包括自行火炮和多用途飞机。
    当然,以现在这个世界的科技能力,还无法生产起飞重量上百吨的那种空中巨无霸,甚至连轰炸机都没有。
    目前空战的主力,还是螺旋桨单发飞机,起飞重量还不到一吨,客运的双发飞机,起飞重量也才三吨多一点,能坐上去几个人罢了。
    受限于各种技术,双发飞机的可靠性不高,以至于重要人物出行,比如皇帝,首相之类的,火车依旧是首选。
    “如果真的拥有这种装备,那么这个战术应用的前景,将会非常乐观。”
    在李辉天马行空的描述后,隆美尔点了点头,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深知战争的方式是不断在变化的,武器革新,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好像在前膛枪时代,密集的火枪兵列阵,是可以将火力最大限度发挥的绝佳战术。
    但是当射速更快的后膛枪出现后,这种战术就不行了,而机枪的发明,更是将这种战术送进了博物馆。
    可以想象,李辉的这些武器设想一旦实现,那么对于现在的战争模式,将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行,我要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然后和那些工程师们研究研究。”
    古德里安似乎抓住了什么,他的双眼闪烁光芒,迅速抓过隆美尔的本子,然后“刷刷刷”地写起来。
    “嘿,这是我的笔记本。”
    隆美尔急了,他是一个喜欢生活的人,也是一个严谨和有追求的人,对于笔记,一向非常看重。
    从他那优美的字体和一丝不苟的断句就能看出,对于整洁的书面,是有多深的执念。
    换言之,他可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和洁癖。
    撕拉……
    随着古德里安将笔记本的那一页撕下,隆美尔抓狂了,他嚷嚷着一定要让古德里安好看,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生气了。
    李辉眼见隆美尔握紧了拳头,赶忙上前拉扯,于是这场午后的小茶会,就在一片闹闹哄哄中收场。
    虽然有些不愉快,但最后隆美尔还是和古德里安交换了联系方式,并约定下周再进行一场茶会。
    所以送古德里安离开时,李辉特意嘱咐,下次再来,一定要自己带本子,千万别动那个神经病的东西了。
    那个炮兵中尉真的会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