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彪子爷俩捞泡子
作者:寺喜   东北猎户重生记:我帮前妻拉帮套最新章节     
    在这个波谲云诡的特殊时代,华夏与毛熊国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
    曾经亲密无间的 “老大哥” 竟翻脸无情,将那令人胆寒的核大棒高高举起,阴森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在华夏大地之上。
    一时间,紧张的氛围如同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面对如此险峻的局势,华夏没有丝毫畏惧。
    一方面,如同点燃了科技与军事的火箭引擎,加速发展本国的核力量。
    科研人员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实验室和试验场,只为构建起足以与敌抗衡的核威慑力量,让任何心怀不轨者在这强大的力量面前望而却步。
    而另一方面,为了铸就一道坚不可摧的国防长城,确保华夏的每一寸土地都如铜墙铁壁般安全无虞。
    一场精心谋划、规模宏大的沿边防线战略部署 —— 小三线建设,在东北黑土地的边陲山林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那广袤得的山林深处,建设者们遭遇了重重难以想象的困难。
    他们就像一群无畏的勇士,以山为枕、以林为被,用如雨般的汗水浇灌希望,用如星般的智慧点亮前路。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铸就了八座省属 “小三线” 军工企业,宛如八颗璀璨的星辰。
    因此被人们满怀敬意地称为 “军工八兄弟”。
    秀才他爹弄来的这把猎枪,就来自于这 “军工八兄弟” 中的通河机械厂。
    在兴安岭子弹分两种,一种是威力比较大的,被当地人称为独子;
    一种是威力比较小的叫小弹子,在八零年以前,兴安岭各个土特产商店子弹就有卖。
    八零年以后就禁止了,但是打猎的人都跑到内蒙古去买。
    内蒙古阿里河一直卖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禁止公开卖。
    在后来专门有人从地下走私过来,一个是从小兴安岭狩猎场,一个是从省体校。
    这个时候枪的来源主要是五十年代,一些土特产品店公开卖的。
    还有一些是建国前柳子遗留的,一把老洋炮都被跑山人当成宝贝一样。
    有了枪,就有了跟大型猛兽掰掰腕子的机会,也是猎人在深山老林里安身立命的保障。
    再后来,林区开始流行气枪,可以打野鸭、飞龙、跳猫子、灰鼠子等小型动物。
    还有比普通气枪大的高压气枪,高压气枪还可以打大型鸟类。
    张卫东重生以来的梦想之一就是能拥有一把自己的猎枪,现在实现的这么突然,他走在路上还有点不敢相信。
    因为背着猎枪,也不好在林场抛头露面,跟秀才约定好下次来的时候请客吃饭。
    用被褥裹紧猎枪,拿麻绳绑在了后腰,也没去跟其他人打招呼,急匆匆的往石门屯赶去。
    看来以后得让老娘专门缝制一个布套子装枪,黑市谭大炮那也不能去了。
    让那老小子看见不相当于撅了人家的面子么。
    前脚说没钱,后脚就买枪了?
    彪子也没闲着,张卫东不在,他连做饭的心思都没有。
    迷瞪了十来分钟,麻溜地跑回了爹娘家里,就为了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老头儿刚吃完午饭呢正悠闲地抽着烟,这阵子啊,庄稼都收完了,粮食都归了仓。
    苞米整整齐齐地堆在楼子里,就等着大队把黄豆一分,拿回家榨油。
    现在大家都盼着算工分,热热闹闹地过个好年呢。
    这一年忙到头,汗珠子掉到地上摔成八瓣儿。
    可真要是让这些勤劳惯了的人在家里歇着,他们浑身就不自在,感觉像有小虫子在身上爬似的。
    最近红旗林场青皮子咬死人的事儿传得那叫一个邪乎,越传越离谱,闹得大家都不敢上山了。
    既然上山不行,那就得琢磨琢磨下河的事儿了。
    “你小子今天来得正好,咱俩下泡子扒网去咋样?” 彪子爹满脸笑容地说道。
    自从儿子懂事了,能挣钱了,还隔三岔五地往家里带些好东西,老头子对儿子的态度都不一样了,说话都知道商量着来了。
    “成啊,我也不想去林子里,今天我就跟着您混啦!” 彪子乐呵呵地回应道。
    “妥了,我去借点家伙事儿,孩他娘,你给熬点姜汤,多放点糖啊,我俩去弄点河鲜回来,咱抓点紧。”
    彪子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
    “你这个老头子,就是闲不住!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下河摸鱼,这老了还带着儿子去,你们俩可得加小心啊,我听说最近不太平。”
    老太太一边念叨着,一边从锁着的炕柜里拿出小半包白糖,唠叨声也没停。
    “放心吧,娘,有我在呢!” 彪子在旁边拍着胸脯说道。
    这扒网子的杆儿是用水曲柳做的,形状就像个放大了好多倍的锄头。
    底下宽有一米,用弓子那么一围,三边再用网一罩,上面的杆子有四米多长。
    在这个年代啊,没有那些先进的捕鱼工具,大家用的都是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土方法。
    在水泡子里用扒网子捕鱼可有意思了。
    把网顺着底下哗啦哗啦地一搂,再把树叶和泥巴挑出去,那里面的山狗蛤蟆、黑泥鳅,还有虾虎子、老头鱼,一次能捞不少。
    把这些河鲜带回家,吃不了的做成酱,蘸点野菜,再就着酒,那滋味儿,简直美到天上去了。
    这上阵父子兵,爷俩一人拿着一套水叉子,带着工具就往屯铺西面高粱地下面走,那里有一处水泡子。
    一路上经过屯里,不少在晒太阳的老爷们儿一看到父子俩,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这水叉子可不是每家都有的,一般也就那些爱打鱼的人家有个一套半套的。
    有些和彪子家关系好的人,一看到他们父子要去打鱼,就凑上来问能不能带上他们。
    老头子是个热心肠,大声说道:“去呗!人多的话咱就掏泡子去!”
    “可我们没有水叉子啊?” 有人问道。
    “那有啥,胶鞋也行啊,捞得多分得多。
    “妥了!等等俺们啊。”说话的那人把烟掐灭了,剩下半截塞到耳朵上,蹭蹭的往家跑去。
    “还有谁要去啊?” 老爷子又大声招呼了一声。
    “俺也去!”
    “我我我!”
    又有几个人人应和道。
    这掏泡子啊,就跟后世短视频里看到的用抽水机抽干水塘差不多。
    把泡子里的水弄干了,里面的鱼啊,就全都能捞到手啦。
    都说千年草万年鱼,在大东北,只要有水的地方,哪怕是死水潭,里面都有鱼。
    有人说这些鱼是下雨的时候刮来的,在这儿东子我想请教一下各位把头,有没有懂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