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鲁智深当庭逼宫
作者:髙乐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最新章节     
    “那么,卢俊义花荣一党,刺王杀驾,该当何罪!”
    殿上。
    鲁智深振振有词。
    这么有水准的话,他的榆木脑袋自然想不出来,不过,镇北王府还有一个李清照呢。
    照葫芦画瓢,鲁智深还是做得来的。
    最后喝问,再不多言,虎目炯炯,直视天子,睥睨四顾。
    此刻,上至天子,下至群臣,无不胆寒。
    终于深刻认识到,原来人家搞这么一出,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头报复来的。
    君侧何人?
    鲁智深只提了卢俊义花荣两人,然却加了‘一党’两字。
    何意?
    摆明了在说朝中有人勾结朋党,蛊惑君王,欲行不轨。
    这么大的事情,铁定不是一个两个能做到的啊。
    所谓的‘一党’,可以只是卢俊义花荣,也可以包括宋江吴用,更可以将原梁山众全部囊括在内。
    甚至于,可以将李师师童贯等人,将蔡京王黼等奸臣,全部囊括在内。
    而这决定权,显然不在朝廷手里。
    只掌握在武植手中。
    殿内多是老谋深算之辈,只瞬间便恍然了各中真意,随之,面面相觑,眼中怒火升腾,然却人人噤若寒蝉。
    面对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鲁智深,饶是皇帝赵佶,都不免胆寒,支吾半晌,终是强撑着道:“不知镇北王有何意见?”
    闻言,鲁智深咧嘴一笑,“我家哥哥说了,愿毛遂自荐,自请为开封府尹,另请御赐金牌,职权范围内,有便宜行事之权。”
    殿内哗然,饶是众臣老辣隐忍,此刻都不由自主的交头接耳起来。
    童贯蔡京等辈,更是面色大变,铁青的脸,嘴角的颤抖一直蔓延至心间。
    至今为止,武植虽贵为镇北王,乃是燕云十六州的实际控制者,然其明面上只兼着一个礼部侍郎而已,其只要在汴京,那么群臣总能找到掣肘的方法。
    然若其真的成为了开封府尹,那可就不一样了。
    正二品暂且不提,关键是开封府尹这个职位不夸张的说,乃是汴京城内无出其右的实权官职。
    下辖天下冤案,上可查朝中百官。
    说白了,开封府尹想查谁查谁,以武植的强硬手腕而论,他甚至可以查皇帝。
    还要再加上一个‘便宜行事’之权。
    何谓‘便宜行事’?
    说白了,职权范围内,想干啥干啥,谁都不能官。
    若开封府尹只是一个文官也就罢了,偏生其下辖的军巡司可是有三千个正式编制啊。
    用脚底板想都能知道,只要武植得到了这个‘便宜行事’之权,其肯定会把武家军中最精锐的三千人给调过来。
    别看只有区区三千人,可那是鏖战四国的武家军精锐啊。
    整个汴京城的守备力量才多少?
    三万。
    且还各自为政,毫无团结可言。
    就算能够一致对外,三万对三千,也是毫无胜算可言啊。
    到那时,武植岂不是成了汴京城的无冕之王了。
    其甚至可以学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不行!
    绝对不行!
    蔡京童贯等奸臣顿时坐不住了,立刻跳了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
    “太子在其位,焉能相让?”
    “狼心野心,陛下不可不防啊……”
    “放肆,尔等即为宋臣,竟然逼宫?”
    ‘逼宫’这等分量极重的词汇都出现了,若是等闲人,必然会有所忌惮。
    奈何鲁智深不是等闲人,他根本不知道‘逼宫’两字的份量。
    且对群臣激愤似乎并不意外,待得群臣骂的差不多了,趾高气昂的睥睨四顾,冷哼道:“燕王武松令有一言请臣代为转达,言,朝中若有意见,燕王不介意亲自入京,与诸位同僚理论。”
    理论?
    是砍人吧?
    这是在威胁百官?
    是在威胁皇帝?
    真的合适吗?
    然却不得不承认,人家武松真有这个能力。
    大宋的守备力量,在武松面前跟纸糊的似的。
    区区三百里,武松若想兵临城下的话,最多三日。
    而若其真的入了城,反对他的人怕是无一能够幸免。
    届时,死的可就不仅仅只有梁山众了,朝中百官怕是会被屠戮殆尽。
    于是,朝中百官顿时闭上了嘴。
    皇帝脸色铁青,嘴唇颤抖,左看看右看看,见群臣无不噤若寒蝉,心下憋屈至极,失望至极。
    与此同时,连日来的压力更加汹涌,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传旨。”
    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充斥着无尽的落寞和愤懑,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击在群臣的心头。
    “镇北王武植,功勋卓着,护国有功,朕心甚慰。
    今特擢升武植为开封府尹,正二品衔。
    掌京都治安,纠察风纪,兼理天下冤案。
    其职权范围内,上可监察朝中百官,纠察不法,下可安抚百姓,处理民间疾苦。
    赐其便宜行事之权,凡遇紧急事务,无需请示,可自行决断处置。”
    ……
    武植再一次用实际行动中证明,他确实没有将大宋的军队当回事情。
    擢升他为开封府尹,准他便宜行事的旨意出中枢才一日光景。
    武松便率领一万八千武家军精锐出了兖州府,径直向北,回到了燕云十六州。
    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明晃晃的告知宋廷。
    老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你大可以将旨意收回去,那老子便直接打到汴京。
    于是,武松在前面走,圣旨在后面追。
    紧赶慢赶,总算是在武松回到幽州的当日,将圣旨送到了燕王府。
    只是,传旨的太监看着跪在院中的燕王,又看看手持马鞭站在其身后的镇北王,实在不知道该不该宣读圣旨。
    而且,人家兄弟俩显然也不在乎他,就把他晾在当场,连个招呼的人都没有。
    太监苦着脸。
    咋整?
    等着呗,顺便看个戏。
    还别说,真是一出好戏。
    ‘啪’
    武植的马鞭清脆的抽在了武松后背上。
    传旨的太监本还以为兄弟俩是做戏给他看呢,孰料想,武植竟然是真抽,而且,根本不是抽给他看的,而是抽给王府里面的人看的。
    “男子汉大丈夫,对自家媳妇动粗,你是真有本事啊。”
    “啪!”
    “说,错了没有!”
    “啪!”
    “我打死你个混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