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见到楼洞口处的大门,还以为这栋三层小楼都是翁家的。
大门打开,入眼的却是是黑洞洞的楼道和破旧的楼梯。
她顿感失望。
皱了皱眉头,跟随翁家姐姐走到二楼的一个进户门前,
门被打开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站在她面前。
老太太偏瘦,但却很精神。
尤其那双眼睛,眼珠转动的比年轻人还灵活。
李巧一看就知道这是自己亲妈,长相神态都像。
老太太看一眼李巧,问大女儿,“小菊,这是你的客人吗?”
“妈!她不是客人!”两个女儿笑呵呵看着母亲。
然后叫李巧进屋。
李巧按照大姐二姐的做法,换上拖鞋。然后跟随他们走进屋子里。
这是一间小卧室。放一张双人床一对单人小沙发一个衣柜就再没有多少空间了。
李巧心想,还是穷啊!怪不得当年连自己女儿都养不起了,都送人了。
“小妹,坐这儿。”大姐叫李巧坐在单人沙发上。
老太太随即坐在另一个沙发上。
翁菊翁梅坐在床边上。
大姐笑呵呵看着母亲道:“妈!她叫李巧。家住草河县。您看看她长得像谁?”
听到草河县三个字,翁母的心咯噔一下,再看李巧,顿时就明白了,这是她早年送人的女儿找到了。
但她还是挺平静的。
她是想最后确认一下。
认亲是大事,马虎不得。
“孩子,你家住草河县?”她看着李巧问道。
李巧道:“阿姨!是的。”
“你是哪个大队的?”
“红岭大队。”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我爸爸叫李先贵。”
老太太松了口气,“你家只有你一个孩子,是吧!”
“嗯嗯!只有我一个。”
老太太随即说道:“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里肯定亏不了你。你算是幸运的。”
李巧看一眼自己的亲妈,心说:这是为你自己的过错找理由吗?
不是口口声声说对不起孩子吗?不是想找到见面说对不起吗?
怎么认都不想认了?
老太太抓住李巧的右手,爱抚的拍打手心几下。突然将袖口往上一撸。
李巧小臂的一小段便露了出来。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鸡蛋大的一块紫色胎记。
“哈哈哈!是我的女儿啊!”老太太开心的笑了。
翁菊翁梅也笑了。
李巧却是满脸涨红,仿佛被人脱掉衣服一样难堪。
老太太随后便是握住李巧的一只手抹眼泪,嘴里嘟哝着,“小竹啊!妈妈总算找到你了!太好啦!太好啦!”
自己的手被亲妈握在手中,李巧浑身不自在。想抽回手,又觉不好,便是如坐针毡般,连笑容都是僵的。
她有些后悔认亲了。
她和这家人一点都不亲。
觉得这个亲妈照比李家妈妈差远了!李家妈妈那是真的宠着她,笑容是真诚的。而这个亲妈看起来就是个狠茬。
此刻李巧没有半点血浓于水的感觉。
老太太吩咐翁菊翁梅准备饭菜,说要和女儿好好吃顿团圆饭。
李巧紧忙站起身来说她还有事情要做,不吃饭了。
可老太太说啥不叫她走,站起身将她按在座椅上。
李巧感觉亲妈力气挺大的,按在她肩膀上的那双手铁钳子一样。
李巧只好坐下。
她没有看到亲爸,可她也不想问。
“小竹!你在李家过得好吗?李家父母对你好吗?”亲妈问。
“挺好的,他们对我都挺好。”
老太太叹口气,打开了话匣子。
“唉!你别怪妈!妈也是没办法,家里孩子太多了,养不起啊!生你的时候,一滴奶水都没有了,你饿的整天哭,哭声和猫崽子差不多,没一点点力气。妈担心养不活你,便决定给你找条活路将你送人。”
老太太瞄一眼低头在听的李巧,继续说道:“妈也不是随随便便将你送人的。那时候乡下比城里日子好过,有土地可以生产粮食。李家夫妻没孩子,定是要将你视为自己的孩子养了。妈才选中他家。”
“果不其然,那户人家抱走你,就去买个母羊,每天挤羊奶给你喝。你看你长得多健康啊!你看看你的俩姐姐,个头都没有你高。”
“你如果在咱家,能不能活下来都两说。就算活下来了,也定是像那没长开的梨蛋子一样,哪能这么水灵?”
李巧只是听着,并未插言。
亲妈的一番话并没有令她原谅亲妈,也没有唤起她的同情心,反倒是觉得李先贵夫妻更是爱她。
起先她还耐着性子听,听到后来她就心不在焉了。她怕滞留时间久了,耽误去见赵大海。
于是说道:“我去厨房帮着忙活。”说这话给亲妈,她并没有用称呼。
称呼老太太妈妈,她做不到。但也不能称呼阿姨,只好啥都不称呼。
来到厨房,她便是手脚麻利的帮着洗菜切菜,两个姐姐都夸她会干活勤快。
做了四个菜她就说啥不叫做了,说5点之前要赶到机械厂,希望早些吃饭。
四个人坐在餐桌边吃饭,亲妈和姐姐都给她夹菜,大家都笑眯眯的内心欢喜的看着她吃。
李巧心里有事着急,便是吃的很快,一会儿功夫就吃完了。
姐姐要给她添饭,她说啥不叫添。就说自己吃好了。
她想走,可是最起码的礼节她懂,她需要等其他人吃完才能离开。
临走之际,亲妈给了她200元钱。
“孩子!这钱你拿着花,妈没有准备,下次过来,妈去储蓄所取钱多给你点。”
“妈!我有钱,这钱您留着花吧!”想到再来还能得到钱,李巧终于叫了一声妈。
……
李巧来到机械厂刚好差5分钟5点钟。
她站在厂区大门外等赵大海。
心里核计赵大海见到她会是何种反应。
会不理她吗?
不会吧!不至于那么小心眼吧!毕竟自己是进城找他来的。
或许会是惊喜呢!
“叮铃铃,叮铃铃……”
一阵铃声响起,工厂厚重的电动大铁门缓缓打开了。
随后,工人们从厂区的各个角落涌向大门。
李巧张望着,寻找赵大海的身影。
渐渐的人就多了起来,涌向大门的工人潮水一样。
李巧的眼睛就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