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好大一片稻
作者:闲暇之鱼   原始社会之大秦帝国最新章节     
    一行人返回渔水镇已是晚上了,虽奔波一天,由于是骑马坐车,倒也没觉得疲劳,反倒很是兴奋。去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去。
    秦卫国把明日行程和众人交待一下,好让秦明准备陪同人员,这次是去交易水稻的那个部落。
    吃过早饭后,一行人沿湖向东而去。明月鼓动其他几个女人和族长唱歌,一呼百应,秦卫国也是随和,加之对眼前这些不算漂亮但对自己帮助极大的女子的宠爱,有求必应。看得流水都眼热,感叹年轻真好。
    不得不感叹,这湖是真大呀,都下午了,秦卫国才发觉队伍开始转向,这是湖终于到头了。大家又沿湖向南行进,如果之前算是湖的长度,现在开始是宽度了。
    眼看日落西山了,终于一片散居的圆帐出现在远方。秦明离开队伍,前去通知他们,族长到了。
    很快秦卫国就见到此地的族长,是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佝偻着胸的老者,偏偏还拄着根磨出包浆的木棍。
    老者及族人既拘谨又兴奋,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族长,族长来了,好事一定会随之而来。人老奸马老滑,老族长敏锐觉察到族长能在众多归顺的部落中,选择来这里可能与交易会上双方交易的种子有关。
    这个七八十人的小部落的贫穷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加入秦部落之后才学会打鱼,相比之前的摸鱼抓虾维持生存已经强上很多。
    如果不是带来了一车肉干和一罐子的栗盐,这些人都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招待秦卫国一行人。
    “这里也可以建立一个码头,然后造船打鱼,提高这里的生活水平。明天去看看水稻的情况,最好能在这里开发稻田。”秦卫国对渔水镇负责人秦明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族长易水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光彩,族长果然是来看水稻的。在交易会之前,大家只知道这种草籽虽然难吃,但也可以顶饿。交易会后才知道这东西叫水稻,受秦族长的重视,还换回来比以往多的物品。
    “这次回去我会安排人过来修建码头,同时从鱼场抽人过来指导培训。”秦明一口答应下来。
    “等我回丰麦镇移植完水稻,要去栗盐镇,再次回来时会带一批能造船的人过来,在这两个鱼场造一批船出来。现在你们就要着手准备木材了。”
    “船?又是一种新工具,族长给讲解一下吧。”秦明好奇,只有冬天陪着秦卫国去栗盐镇的人才知道船为何物。
    “一行和竹筏相似的空心木制品,可以在水中行走,装载比竹筏大得多。你很快就见到了。”秦卫国吃完碗里最后一块肉对秦明等人解释一句。
    “没事都去休息,明天还有事要做。”见众人也吃差不多,便下逐客令。
    早饭过后,在老族长易水带领下,众人去了他们几代人都赖以度日,却不知道种植的湖边。
    在秦卫国看来就是一大片滩涂。不得不说野生稻生命力是真顽强,换成现代稻早死了。
    没水的地方干裂,有水的地方泥泞,但无论哪种地上都顽强地长着稻苗,其实叫稻草更恰当。虽然产量低,但胜大面积大。
    也无法考究第一批稻种来自何方,反正经年积累下来,湖边全是野生稻。虽然有旱死的,也有涝死的,但存活下来的更多。
    “把这片地方用泥围成小块池塘。泥的来源就是块与块之间挖沟。今年就这样,保持小池塘里有水就行。我会找秦穆设计一款水车来。”秦卫国对随行的秦明交待。
    这一大片滩涂得上百亩,广种薄收下总产量都不会低。如果人力够,完全可以围湖造田。在湖里砌一圈坝,只要不发大水,这块天然稻田就能保住。
    是时候把第二第四据点人撤回来了。野铁镇需要修路,这里需要修坝。栗盐镇需要建晒盐场。这三处修房都不算,今年工程量有点大。
    “工具有些不足,劳动力也缺。”秦明见族长竟然要圈这么大一片地,有点晕。
    “工具会让松族长解决,人口嘛,渔水镇富余人员全部调过来,其他归顺部落全集中到镇里。孩子往部落里送,男人女人都调过来挖沟围田修垄。要保证这些缺水的稻苗不能旱死。”秦卫国仿佛见到全部落人口都吃上大米饭的壮观景象。
    “除了养殖人员和鱼场人员,其他人全部调过来先修田垄,确保稻草不旱死,然后再考虑修房的事。”见族长如此重视这片稻子,秦明马上做了一件让族长刮目相看的决定。
    凡事有轻重缓急,做为大聪明当然知道是族长的要求重要还是大家舒适重要了。
    “要因地制宜,比如这里就不必要求长多少宽多少,这种边角的地方可以并入相邻的田垄。或者把那边地给翻了,石头捡净,今年就这样,明年就可以弄规整了。”秦卫国指着一块不规则的滩涂对随行的几个人说。
    明月和流水都不懂这些,只带耳朵听,用脑子学,一直没有插嘴。都是秦卫国布置任务,秦明在一旁答应。
    “拿几把锹来,我给大家打个样。”秦卫国找了一块水稻稀疏的地方,前后左右看了看,开始下水。
    几个女人只能站在岸边看着,下水也帮不了忙。秦明赶紧催人取工具,自己也跟着下水。
    “你们去割草,编草帘子,要这么宽,然后铺垄上。”秦卫国用手比划一下宽度,对岸上的女人们吩咐。
    大家纷纷行动,易水也招呼年轻的族人过来帮忙和学习。
    很快几把锹送到,几个青年人手一把。在秦卫国示范下,挖泥往里面堆。
    都说烂泥扶不上墙,一点没说冤。开始挖出来的泥扣到水里,一点一点就露出水面。再往上堆在水的作用下就开始垮塌,稀的溜的往两边淌。
    “加宽地基,然后铺上草帘子试试。”秦卫国对大家吩咐。
    开始尚可,过一会,地基之下的烂泥又跑了,地基又沉下去了。
    “来,都站草帘子上往下踩,踩实再铺泥。”秦卫国感觉自己想简单了,这水里不比地面,挖出来的土就能堆垄。
    “族长,咱们先从岸上干的地方修呢?”秦明建议。
    “不是不行,可这水里不围上,旱的地方无法存水。”秦卫国很郁闷,我又不是万能的,判断失误很正常。
    “你不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嘛,我们可以边干边想。”秦明想尽办法给族长找台阶下。
    “行吧,先从岸上往水里修。”
    秦卫国顺坡下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