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司马楚之(二)
作者:老罗克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最新章节     
    司马楚之脸色铁青,他本来是要借助单挑增长士气的,但是大儿子给人家三下五除二就活捉了,这士气更低落了,适得其反呢。
    这时候司马金龙就想上去救人,被司马跃拦住了,“哥哥,你是父亲的嫡子,是琅琊王的世子,不可以轻动,还是小弟去吧。”说完不等对方回话,直接催马直扑杨荟。
    杨荟正要应战,被杨敢拦住了,“少爷,你还是休息一下吧,光你一个人立功可不太好,总要给我们这些下人一点机会吧。”杨荟作为杨小瓜的族兄,杨敢他们叫少爷也没错,但是说真的把杨敢当下人,那就算了,杨家唯才是举,谁能谁上位,所以平时杨荟和杨敢他们都是兄弟一样,并没有什么阶级差异,开玩笑开习惯了的。
    一看杨敢发话,杨荟咧开嘴一乐,“好吧杨敢大哥,这个家伙交给你了,那我就回去休息了。”说完不管不顾的,扬鞭催马,带着亲兵回到前军的阵中。
    杨敢知道他就这样,脾气直率,不以为意,也就直接上去迎上了司马跃。杨敢的统率力在杨善的养子中是最高的,比他们名义上的大哥杨勇还要高很多,而杨勇则是武功更强,心思缜密,杂学丰富,所以负责杨小瓜的保卫工作和某些特殊工作,而现在杨勇已经去做官了,就转交给杨智负责,这就不提了。单说杨敢,骑着乌青色的战马,直冲司马跃。
    这匹马毛色发乌,还一片一片的跟斑秃一样,其实并不秃,就是杂色,在相马经中,这叫龙鳞,所以这马正经的名字叫乌龙驹,是名马。而他手里的枪也是特殊工艺打制的,是杨小瓜根据小说里设计的吸水提炉枪,能够利用虹吸作用扎地吸水,神奇无比。不过反过来想,这样的特殊能力如果扎在了血管上,那自然也可以吸血,足以叫你血流不止而死。
    其实杨荟的装备也不差,但是,作为杨氏族亲,那都是正常的,而杨敢作为假子,实际上就是正统继承人的贴身班底,说到底就是个高级仆人,那么能享受这样的装备,担任这么高的职务(马军左统领)足以说明了杨家的唯才是举一视同仁,这一点在现代社会看来普普通通的,在古代尤其是那就是特立独行了,但是也足够吸引到庶族才能者的效忠了。
    司马跃和杨敢两个人马打对头,双方报名:“大魏司马跃”、“青州杨敢。”
    “没听说过,你是何官职?”司马跃很不悦,心说怎么这么小看人,我堂堂郡王之子,晋朝的宗亲,怎么派一个不熟的人来和我打。
    “某乃青州骑军左军统领,奋武中郎将。”杨敢倒是不在乎对方的嚣张,反正自己杀了的嚣张人士多了,也不差这一个。
    “哦?”司马跃心说官职不低呀,怎么就没听过呢,看看对方的一身行头很不起眼,心说可能是蜀中无大将,矬子里拔将军吧,想到这里不由得信心倍增,心说老大给人抓了,这个家伙职务不低,如果抓回来能换回老大,那也不错,想到这里也就不计较对方名气小这件事儿了,觉得勉为其难可以和对方打一场,然后抓俘虏。他想的很美好,殊不知杨敢已经用看死人的眼光看他了,这就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了。
    杨敢属于标准的骑兵将领,作战方式和草原骑兵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多了一把长槊,两个人催马向前,杨敢手里的大槊那么一抖,一尺多长的锋刃就笼罩在了司马跃的胸腹位置,寒光闪闪,阴冷血腥的气息直渗入司马跃的骨骼肌肤,司马跃吓坏了,赶紧把手里的长槊舞成了一个风车一样,拼命阻挡对方的进攻,这才堪堪挡住了杨敢的一枪,然而,两个人二马错蹬的功夫,杨敢单手拎着长槊,右手从背后取出来打将钢鞭,照着司马跃的后心就是一下子,司马跃哪知道对方动作这么快呀,一个冷不防,赶紧往前趴在马背上,杨敢这一鞭打空了并不着急,两个人此时已经分开了,各自跑出去十来步远,杨敢挂上长槊,取出弓箭来,连瞄都不瞄一下,张弓搭箭就是一下子,司马跃万也没想到这个杨敢这么厉害,这就躲不开了,只听着“噗嗤,哎哟”,一支狼牙箭正正好好射中了司马跃的后心,本来司马跃是有铠甲的,但是骑兵的铠甲为了保证战马的负重能力,通常都是皮甲,这些将领可以特殊一点,那就是鱼鳞甲,也就是皮甲上面钉上铆钉,一片片的银光闪烁,仿佛鱼鳞一样,故而得名。这种东西用来防护箭矢,也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毕竟不是板甲,鱼鳞之间都是有很大的缝隙的,而杨敢的箭是三棱尖的,还有倒钩,杀伤力极强,只要不是正正的钉在鱼鳞上就会滑一下斜着刺入身体,而杨敢用的是五石强弓,那力道,绝对不亚于普通子弹,所以这一下子,就钉进去四寸多深,几乎把人射穿了,司马跃一声惨叫,帅到马底下,眼看着就活不了了。
    司马金龙一看兄弟二人一死一伤,就怒了,打算拼命,不过司马楚之可不想全家都包圆了,马上命令鸣金,锣声响起,司马金龙装出来无奈的样子,怒气冲冲回到本队,他也不傻,自己哥哥弟弟都歇菜了,自己上去一打二还是一打三?怎么看都是送死,只是要做个姿态吗,不然就显得自己太弱了,现在的锣声响起正是他需要的,就立刻回马撤回。
    司马家的军队士气再次下降到了零点,然后,青州部队也就正好抓住时机压了上来,双方接战。
    青州兵前军是标准的罗马步兵方阵,加上弓弩手的远程配合,不断的挤压、再挤压。司马家没有那么紧密的方阵,他们的步兵更多的是刀盾手,这和他们的装备有关,盾牌通常是藤牌或者是木盾,成本低廉,好的刀子比较昂贵,但是毕竟不是蛮族,占据北方领土的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冶金能力的,质量差一点也可以凑合使用,而且北方汉族的民风彪悍,习武风气很浓厚,所以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不俗,更支持了他们的选择。
    相对而言,刘宋军队秉承着南军的传统,第一就是装备齐全,要知道步兵方阵是不能用无甲的轻步兵的,那样无法和骑兵的冲击对抗,所以除了长矛重盾之外,半身甲是必须的,这样就算是给战马踩踏一下也不会肠穿肚烂,还能有反抗之力,同时肩并肩的挤在一起也耐得住冲击,这样的话长矛对战马的威胁就会发挥到极致,同时,长矛为主的步兵方阵最大的优点是不看重武力,只要够勇敢,守纪律就可以,反正就像戚继光说的那样,你武功再高,也架不住几十把枪同时扎你,几十把刀没头没脑的乱砍,在军阵中除了超级高手,个人武力也就等同于个人无力了。这样子,军队训练的时间就省下来了,人才培养才是最耗钱粮的,省下这笔钱,就省了大头,至于说装备置办费用,杨家拥有最先进的冶炼技术,也掌握了某些跨时代的工艺和设备,制造铠甲的成本极低,价格都被均摊到武器贸易上了,所以杨家或者说罗氏商行作为最大的武器贩子,早就富可敌世界了。反过来再说,铠甲装备的制造成本虽然高,但是不容易损坏,就算是人死了,那装备也能二次利用三次利用,这么算起来,就很划算了,所以人均半身钢甲的青州部队,其实豪奢的厉害,这战斗力自然也是不容易匹敌的。
    司马家的刀盾手很勇猛,个人武力也很高,在以往的战斗中无往不胜,名扬塞北,然而,现在遇到了大土豪青州杨家军,就像是菜刀遇到了卡拉什尼科夫,那就是送菜的份,本想着能够砍瓜切菜,然而谁知道被砍的却是司马家的军队,青州部队就像是一群怪物,刀枪不入,所到之处,司马家的军队就像是被收割的庄稼一样纷纷倒地,短短一刻钟,就有近千名士兵的生命被收割了,这不是战斗,是屠杀。
    司马家的人数不算少,也有两万军队,但是真正的核心精锐最多四五千人,其他的都是各郡县的郡兵乡兵,攒鸡毛凑掸子,打顺风仗可以,这种单方面被虐的战斗那就坚持不了多久,本来就士气低落,还死亡率这么高,很快就有士兵胆怯了,要逃跑,然后被督战队斩杀,弹压住局面。
    看着敌阵的乱象,杨小瓜吩咐杨敢,“你去吧,把他们拦腰斩断。”
    “遵命!”杨敢下去,一声令下,五千名左翼骑兵如同一条游龙,飞快地离开本阵,在战场上画了一个圆弧,直接冲向了司马家的侧翼,人马未到,箭雨先到,这支部队是标准的骑射部队,冲击之前,习惯于先用箭矢破敌。古代的军队阵列最害怕的就是侧面进攻或者背后进攻,为什么呢,因为古代士兵对于队列的练习比较吃力,他们大字不识,连左右都不分,所以在现代学生们体育课上最常见的向左转向右转之类,足够让他们阵脚大乱,想想我们体育课上这些简单动作要用多久才练好就理解了,为啥军训好几天除了踢正步就是前后左右的转动,那都是血的教训呀。面对着骑兵的侧击,士兵们很难做出整齐的左转右转动作,而且,在古代,将军的命令传达一向是大问题,成千上万人,等你的转向命令传到每个士兵耳朵里,不要说执行的效果如何,单就说时效性就已经大大滞后了。
    总而言之,杨敢的五千人就像热刀子切黄油一样平滑无比的切入了司马家的腰部,把前军和中军一分为二,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只是一个瞬息间就杀到了司马楚之的中军,司马楚之脾气暴躁,本想着亲自迎敌,可是杨敢行动如风,并没打算斩将夺旗,就是来切断敌人联系的,所以,军队一冲而过,没有和司马楚之恋战,就把敌人杀了一个对穿,司马楚之脸色铁青,气的哇哇大叫,但是也无可奈何,军阵已经崩溃了。
    在这短暂的一冲之下,司马家的督战队就被青州骑兵斩杀大半,没有了督战队的监督,司马家的前军在种种不利的形势之下,终于放飞了自我,迅速的土崩瓦解,就像是911时候被腰斩的双子塔一样,轰隆一声灰飞烟灭。
    这时候的司马楚之回天无力,只能被败兵裹挟着不断后退,一开始,他还斩杀了几个溃兵,想挽回局面,那怎么可能呀,很快就不是后退,而是逃命,大军集体转向,四散奔逃,兵败如山倒,这时候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没救了,司马楚之在司马金龙的保护下,也不得不转身逃命,直奔厌次县城而去,青州军随后掩杀,这种时候,就算是一个士兵也能完成追杀上百敌人的壮举,抗战的时候,日本鬼子一个中队就能追着国民党一个师的屁股掩杀,抗美援朝的时候,我军的某些战斗英雄一个人俘虏六十多个英国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当然了,对付阿三的时候,我们八个人干掉三哥一个营的事儿就更不用说了。
    司马楚之大军狂退几十里到了厌次县城,然而青州军队并不停止继续追击,转眼之间县城易手,司马楚之再退,青州军再追,一天之间先后夺取厌次、阳信和乐陵三个县城,歼敌万余人,司马楚之只剩下三千多残兵,退入般县。杨小瓜不依不饶,大军围困般县,命令杰拉德骑兵四处扫荡追杀敌人溃兵,自己的中军驻扎乐陵县城,以一万步骑包围般县,围而不攻。
    大批俘虏被杨敢押送回黄河南岸,交给乐陵的郡守进行优化,有的可以编入步兵,训练补充,有的则是送去屯田,反正不能浪费,除非其中死硬的或者罪大恶极的会被斩杀,其余的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所以没有出现什么混乱,都是服服帖帖的接受安排。
    不说别的,单说人口这一项,这一次杨家就赚到了,打仗嘛,只要经营得当,绝对是赚钱的买卖,穷兵黩武要不得,富兵就多多益善了。除此之外,缴获的粮草什么的倒不是大问题,杨家不缺粮草,在海外开发了很多殖民地,有大量的占城稻在东南亚种植,大米一船一船的运过来,绝大部分都拿去酿酒了,只有一少部分就足够百万大军一年的粮草了,可以说是堆积如山,所以缴获的这些只是当成大军的转运库存就可以了,财物什么的也没多少,杨家这一次已经决意占领乐陵这一带了,所以不能动仓库的财物,也不能动老百姓的财物,安抚民心呢。
    放下这些不提,就说杨家大军或者说青州大军围困了般县,围而不攻,一方面是等待后方派兵来支援,另一方面要等待着敌军的援兵过来好围点打援,能够调动敌军就不自己走路,一城一地的得失哪有消灭有生力量有用呢,mzd思想这么超前的东西古人是不理解的,我们理解就够了。后方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徐州那里听说前边打了胜仗,立刻派出援兵,刘义季干脆把指挥部前移到了齐州,只留范晔在兖州持总督大印协调后勤工作,部队一点一点进行轮换,裴方明亲自率领援军出齐州支援乐陵,归杨小瓜统一指挥,杨小瓜也不矫情,直接留下一部分援军守住夺下来的三座城池,同时叫裴方明自领一万步骑扫荡平原清河一带,伺机夺取这两个郡(这两个郡都是南北各占一半的,所以北魏有清河郡,刘宋也有)的河北部分。裴方明也知道这是给自己立功的机会,自然高兴,就兴冲冲地去了。
    话说杨小瓜一万大军围困般县,也不攻打,那边刚刚赶到的拓跋崇(他和司马楚之不一样,司马楚之的势力发源于河北一带,所以能够很快集结兵力,他的军队在相州一带,大军移动没那么快。)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追上急于立功的司马楚之,等他到了冀州治所,司马楚之就已经和青州军对上了,然后几天就落败了,所以为了防止司马楚之被俘虏,他只好疲于奔命,带着本部和拓跋仁的军队一共五万,没命的奔驰,这才在三天后赶到了般县附近。
    其实说起来,既然已经丢了乐陵三个县,般县也无所谓的,但是司马楚之的身份特殊,他是东晋的后裔,是汉族人里反对刘裕或者说刘宋的一杆旗帜,如果司马楚之被抓了,那会对北方支持北魏的世家一个重大的打击,会大大动摇他们对鲜卑人的信心,从政治上讲,司马楚之绝对不能死,也绝对不能被抓,这就是拓跋崇不顾军事常识,拼命进军的重要原因。
    拓跋崇觉得自己有五万精锐,比对方的三万多了一半,就算是疲兵也不怕敌人的,可是他忘了一点,孙子兵法上说,五十里争利必蹶上将军,五十里都这样子了,他这好几百里还能好的了吗。
    结果在马颊河北岸,前军主将拓跋仁中了青州军的埋伏,给杰拉德一阵冲杀,斩杀俾将十几名,粮草被烧了无数,步军折损了五六千人,虽然没有伤元气,但是士气一下子就没了,粮食呀,没饭吃哪行?气得他牙痒痒的,衔尾急追杰拉德,杰拉德根本不和他恋战,且战且退,渡过马颊河一路向南,然后,追到了般县附近的拓跋仁,正好遇上杨家的第二梯队杨敢的五千骑军,杰拉德和杨敢合兵一处返身冲杀,拓跋仁大败,前军的两万人只剩下七八千人,仓皇北逃,去见拓跋崇。
    拓跋崇看到他那副惨相差点没气死,当时就想斩了他,左右的将军们苦劝,这才叫他戴罪立功。当然了这都是装样子,两个人级别一样,都是王爵,只是主帅副帅的差别罢了,就算拓跋崇是皇帝的亲弟弟也不能有这个权利,但是不做样子就没法严肃军纪,为了保存士气,只能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