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张榜!
作者:加糖的小芋圆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最新章节     
    鬼神之说,由来已久。
    可是没有学子会认为,就在这大殿之上,朝廷取仕之时,当今的储君,竟然会拿这个问题来作为考题,让众多进士一同作答。
    几位德高望重的考官十分震惊,不解的看着朱权。
    朱权并不言语,而是淡淡的扫视过学子,示意他们可以作答了。
    一时间,有不少学子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略一思索,便有学子品出了其中滋味,储君询问鬼神之说,那也就是储君相信这世上是存在鬼神的。
    如果能将鬼神与治政联系起来,一定很有搞头。
    比如说,如果修缮水利、与民休息,晚上必然会遇到神仙;倘若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晚上必然会遇到恶鬼。
    这样一来,鬼神……不就是变成评判治国的好坏了吗?
    还有些学子另辟蹊径,打算从另一个角度描述鬼神。
    因为他觉得,太子朱权询问这个问题,是担心自己的出身低微,当了皇帝会有非议。
    故而需要造神。
    也就是说,朱权出生时,一条黄龙盘旋房梁三日;等到了三岁时,遇到云游的道士,说了一句朱权有大帝之资;后来等到了五岁,就更了不起了,识千字,能着书,宋濂见了夸顶呱呱。
    反正这样的学子,对于朱权极尽赞美之词,妄图能讨得朱权的欢心。
    当然,还有学子猜不透朱权的想法,迟迟没有落笔,似乎在纠结什么。
    时间悄然流逝,阳光透过大殿的雕花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在关注着这场关乎殿试。
    朱权脸色严肃,目光不时扫过每个学子,深呼一口气,其实他的考题是鬼神之说,也是别有所求的,想以此甄别有没有不相信鬼神的。
    科学要发展,时代要进步,大明要富强。
    缺不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思想家、哲学家。
    希望这一次的殿试,真的有自己需要的人才吧。
    几位考官在一旁小声交流,他们也在琢磨朱权到底是什么想法,为什么会问鬼神之说啊?
    是不是其中蕴含了什么深理?
    随着到了晌午时分,已有不少学子陆续完成了作答,他们停下笔,长舒了一口气,反复检查着卷上的内容,生怕有什么疏漏之处。
    等确认无误后,便把试卷交给一旁的太监。
    太监小心翼翼地整理好试卷,呈到朱权面前。
    做完此事后,诸多学子可依次离场。
    按照以往的惯例,应该先由几位考官阅卷,然后从中择取出十份优异者,交由朱权排序,可是朱权俨然不打算这么干,只见他拿起试卷,飞快的看了起来。
    阅卷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是几个眨眼,就能翻阅一张卷子。
    结果没用半个时辰,朱权便把试卷看完了,从中抽出三张卷子,手指敲了敲,不满道:“这三人做的不好,可列为最下等!”
    几个考官也凑了上来,对着三张试卷开始研究。
    且夫天地悠悠,洪荒初辟之时,风雨雷电、山川灾变,皆人力所难驭,智识所未通。彼时之人,惶惶然不知所以,遂臆有鬼神操持其间,以为雷乃天怒之威,风为灵怪之行,病疫之灾,皆鬼邪之祟也。
    人心若愚,不明事理,过于痴迷鬼神之力,便易为奸佞所欺。或有那江湖术士,假托鬼神之名,妄言祸福,骗取钱财,蛊惑人心……
    这三张试卷,不出意外的,皆是对鬼神大加批判,认为这世上并没有鬼神。
    是由于百姓不懂自然之变化,故而心有疑虑,便幻想这世上有鬼神操控。
    众考官恍然大悟,写的倒是有理有据。
    但是观点却是错的,若是没有鬼神,又如何有阴阳八卦?又如何有星宿天文?
    还有那佛中的轮回,难道都是假的吗?
    怪不得殿下会将这三人的策论,列为最下等。
    其余的试卷,朱权显得没什么兴趣,交给了考官们批阅。
    等到了晚上,便有考官将前十名的试卷送到太子府邸,请朱权做决策。
    “这一篇是吹捧本王的,说本王乃是数百年来,最英明的太子……唉,王艮啊,你说这学子还挺会识人的,知道本王聪慧。”
    朱权咧嘴笑了起来,将卷子扔给王艮,示意后者也看看。
    “殿下既然是英明之主,就不会被几句吹捧,给迷得神魂颠倒。”王艮轻飘飘的开口,直击朱权的内心。
    “当然,本王最痛恨阿谀奉承之徒!”
    朱权顿时冷哼一声,又迟疑道:“可是这个家伙的文章,确实做的很不错啊,你瞅瞅,满篇的金玉良言,本王怎么能让他受委屈呢?”
    “殿下!!”
    王艮提高了音调。
    “好了好了,本王把他列为第十名,这总行了吧?至于其他的学子,陈?、尹昌隆、韩克忠、王恕……咦,这怎么还有个杨荣?”
    “杨荣怎么了?”王艮不解的询问道。
    朱权摇摇头。
    没想到杨荣是洪武二十九的进士,只不过此时的他,仍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和杨士奇差不多,还需要历练几年。
    永乐时期的“三杨”……如今杨士奇、杨荣皆已现身,还剩个杨溥,不知道现在在什么地方。
    这时朱权脸色有点怪异,自己好像拿错了剧本,抢走了本该属于朱棣的气运。
    鼎鼎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成了自己的忠实信徒。
    三宝太监郑和,已经启程前往江浙,打算督造船只。
    还有大学士解缙,也要赶往江浙,和郑和、徐增寿一起,尽快将海船建造起来。
    “将杨荣提到第六名吧,其余学子的名列不变。”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