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龙威级战列舰
作者:摸鱼划水睡懒觉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最新章节     
    “十年来,世界海军经历了由木制船壳、熟铁装甲到全钢船壳、穹甲、表面复合装甲的多次迭代。”
    “这十年间海军舰艇技术迭代的速度是过去一百年间前所未有的,以至于很多新锐战舰刚一下水,便开始落后了。”
    “例如定远镇远,耗费甚多,但下水不久,便只能被归类为二等铁甲舰。而军权的出现,让其更加落后于时代。”
    “所以,我们希望能在设计上,让这艘船尽可能的能以主力舰存在的久一些。”
    郑尚青说着,将木制模型放在了桌子中间,
    “速射炮的出现正在颠覆以往的海战经验,速射炮口径正在快速扩大,203毫米速射炮应该很快就会出现。”
    “所以,在副炮的选择上,我们选择采用更大口径的副炮,全舰装备6门203毫米副炮,一侧三门。”
    “另外还有8门152毫米速射炮,采用双联装布局于四角。”
    “10门120毫米速射炮,交叉布置在203毫米副炮两侧。”
    “主炮则采用305毫米以上口径,305,或者320、343,前后各二。”
    “考虑到火炮正在加强的威力,核心区装甲厚度为300毫米,采用新式装甲钢,虽然造价会高一些,但绝对值得。”
    “动力系统能容纳马力,预计能达到17.5节的航速。”
    “舰体在130米左右,宽22至23米,吃水控制在9米以内,这样只需要对北方码头进行一定改造就能停靠。”
    “总吨位在一万四千吨左右。”
    郑尚青说完后,汤潇逸像看天才一样看着他。
    虽然缺点还不少,但纸面上看都比1903年服役的邓肯强了。
    最重要的是,这艘船加上了二级主炮,这是前无畏舰巅峰才有的待遇。
    而且比初代巅峰爱德华七世级前无畏舰舰的4门二级主炮还要多两门。
    只是,这个体格,造出来也达不到邓肯级前无畏舰的战斗力,别的不说,光炮塔都还没有成熟,更别提速射炮了。
    也只是纸面强,实际技术还差半代。
    而且,一万四千吨,三年,能造出来吗?
    富士级在1897年下半年就服役了,现在已经1894年9月了,最多只有三年的设计和建造时间。
    “想法很不错,但我们赶时间,这艘船再优化一下,下一级便以此为设计蓝本。”
    汤潇逸留下了这份设计,不管怎么了,前无畏舰的巅峰就是这种设计方案。
    “确实有些太激进了,我还在一个一万两千吨的方案,您看……”
    郑尚青笑着挠了挠头,他也知道这个计划太激进了,所以准备了后手。
    不过也不是白白拿出来挨骂的,汤潇逸这不就同意了下一级以此为蓝本嘛!
    “下一级战舰最好控制在一万一千至一万两千吨之间,长度不能超过117米,不然船坞放不下。”
    “我们要造两艘。”
    汤潇逸拿过郑尚青的第二个计划,比较正常的一个君权的改进版。
    因为君权用的还是镍钢复合装甲,用表面硬化装甲后剩下了大量重量,排水量有所降低。
    不过,长度超过了皮特船厂船坞的最大限制。
    汤潇逸要一次建造两艘,没有办法做正常的前无畏舰。
    “长度不能超过117米,吃水8米左右。”
    “装甲厚度削减至250毫米,已经足够抵御未来十年内的所有正常炮击。”
    “航速可以略做削减,但也要能达到18节。”
    “火力方面,装备三座炮塔,6门283毫米舰炮,沿舰体中轴线布局。”
    “虽然口径略小,但数量增加,投射量并没有降低,火力密度有所上升。”
    “两艘的话,比东瀛要多出4门主炮,在核心区能互相免疫的情况下,数量能提升命中率。”
    “而且难度也降低了许多,我会向德意志和英吉利提出转让生产线和生产技术,这也是我们制造大口径炮的起点”
    “这是我们制造的第一艘战列舰也是第一艘万吨巨舰,按理说应该给你们时间慢慢来。”
    “但我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尽快,早一天完工,多一分安全。”
    说实在的,汤潇逸其实也是大管子的忠实粉丝。
    283小水管在德意志的强化下虽然纸面数据不比英吉利的305大根弱,但汤潇逸就是喜欢305。
    但是!
    如果前无畏舰就是终点,汤潇逸肯定选305*4的布局。
    可前无畏舰是起点,只发展了十四年就被无畏舰取代了。
    这两艘船,汤潇逸计划1897年9月之前服役,可以说是1898年了,到1906,仅仅8年,这船就过时了。
    那还不如现在开始向着无畏舰靠拢。
    先用六门主炮,开始摸索统一火控。
    所以,汤潇逸就参考了勃兰登堡,想出了这个勃兰登堡por max。
    在勃兰登堡一万吨出头的舰体上加个一两千吨,能多一点空间。
    再减少勃兰登堡400毫米厚的装甲,全面扩大防御面积,给炮塔也点上强化(原版炮塔正面120其他60)。
    250毫米满血克虏伯装甲钢,挡住现在的305轻轻松松。
    许多前无畏舰的装甲厚度甚至只有229毫米。
    舰体有所扩大,加强一下动力,航速提升至18节以上。
    甲板空间多了一座炮塔,比较拥挤,副炮会少一些,但问题也不大。
    八千吨级的福宁号装甲巡洋舰会补上这个缺口。
    打完仗还能用来摸索统一火控,等这些搞定了,就能上无畏舰了。
    “万吨级战舰的造价,我们有预估过,预计需要三百万两,船政拿不出这笔钱。”
    提到钱,郑景溪有些无奈,朝廷答应好的款子,这么快就忘了。
    福宁号的钱还是借的汤潇逸的。
    “没关系,六百万两而已,这笔钱我先出,如果朝廷给了钱,再说。”
    汤潇逸在船政已经丝毫不遮掩了。
    虽然闵浙+船政这个组合,没有北洋大臣权力大,但核心都差不多。
    清国满贵们还妄想通过这场战争削弱汉臣的影响力,却没想过,清国满贵掌握的权利已经很低了。
    主要占据正统的名义以号召天下,平时,像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一类的,还会站在正统的大旗下。
    等战争战败,朝廷威严尽失,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失去民心士气,正统这个名字,就越来越弱了。
    而掌握着地方权力的总督巡抚和各级官员们,都是以汉臣为主,失去了正统,还要削藩,那不是逼着他们反清嘛!
    对于汉臣来说,这场仗败了就败了,对于满贵来说,这场仗败了,那就进入满贵离开权力核心的倒计时了。
    汤潇逸站中间,要这场仗先败后胜,不胜不败。
    所以,陆军才一直留在南边。
    等朝廷彻底失败,才会带兵北上,收拾残局。
    ……
    九月二十二日,清国和东瀛的谈判取得“巨大进展”!东瀛同意在撤兵问题上做出妥协,不保留驻军。
    当天夜里,一封闵都发来的电报抵达北洋大臣行署。
    “岳父大人,这是闵浙总督的来电。”
    张佩伦将电报交给北洋大臣。
    北洋大臣听到是闵浙来的,皱着眉头,好一会儿才翻开:
    “闵浙总督说,东瀛正在与智国和阿国谈判采购战舰,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北洋大臣的手紧紧的捏着电报,手上青筋乍起。
    “看来,谈判看来是缓兵之计,要不要先下手为强?”
    张佩伦特别希望能够先下手为强,趁着东瀛海军实力衰弱,击败他们。
    一是这样的缓兵之计让他想起了他在马江之战时的遭遇。
    二是他想以此为军功,重新复起。
    战争结束已经第九年了,即便有权倾天下的北洋大臣看重,他依旧是白身。
    不以军功,是没办法重新复起了。
    “你以为老夫没想过?”
    “东瀛来者不善,闵海军取得战果时,东瀛海军自顾不暇,我就准备联系闵浙,倾尽全力,一战定乾坤。”
    “但!朝廷不允。”
    北洋大臣将电报放在桌子上,脸色平静,但语气已经充满了不满。
    “岳父大人,朝廷不是允许我们购舰了吗?我们可以尝试和东瀛竞价。”
    张佩伦也叹了口气。
    朝廷防汉大于防敌。
    帝后之争大于两国战争。
    从谈判开始后,答应给北洋的拨款从没有一笔按时按量到账的。
    因为淮军武器不济,前些日子,北洋大臣从北洋账上掏了一百万两,买了些枪支火炮,还有一些弹药。
    结果帝党参他目无法纪贪污受贿,后党参他心有不臣。
    因为后党现在主和,不想开战,所以不想刺激东瀛。
    而北洋大臣是后党支柱,还和帝党首领翁尚书有私仇,即便主战,也被敌党排斥。
    这么一来,北洋大臣只能眼睁睁的坐着不动,静静等待大好时机浪费。
    紧接着,他就对和谈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屡屡出击,攻击东瀛商船的闵浙有了不满。
    “现在朝廷上下都盯着我北洋,我们怎么竞价?钱从何来?”
    “等下和谈失败,还说是你我的责任。”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