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北疆危机
作者:桦阳   殷朝新政志最新章节     
    北疆玄武关,风沙卷起黄土,遮天蔽日。关内,信王宗邺衡正与将领们围坐在军议厅内,商讨北漠的最新动向。
    副将周烈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标记,神色凝重:“殿下,探子来报,北漠的主力部队正在集结,预计三日后会对我玄武关发动试探性攻击。”
    宗邺衡沉思片刻,目光如电:“北漠最近的动作比预想中更快,他们背后的昭明国,必然提供了充足的军械和粮草支持。”
    另一名将领急道:“殿下,若北漠联军攻关,我们的兵力恐怕难以全面防守。”
    宗邺衡摆摆手,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北漠虽表面联手,但各部之间始终互不信任。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若能制造内部矛盾,他们即便兵力再多,也不足为惧。”
    他抬头看向周烈:“命探子伪造几封信件,散布消息,说昭明国只资助部分部落,意图扶植一支独大的势力。”
    周烈抱拳道:“末将明白,这就去办。”
    宗邺衡转头看向另一名将领:“另外,调集精锐骑兵伏击北漠的粮道,务必让他们前线兵马粮草短缺。”
    将领领命而去,厅内只剩信王与心腹幕僚。宗邺衡看向窗外飞扬的沙尘,轻声道:“北疆的胜负不仅在战场,也在朝廷。陛下对江南的掌控愈发紧密,若北疆不能尽快平定,只会让大殷疲于内外。”
    北漠大营内,几名首领正在争论不休。
    “昭明国的援助为何越来越少?我们已经按他们的要求调兵,却迟迟未见更多粮草和武器!”一名首领怒声道。
    另一人冷笑:“也许昭明国的真正目的,是挑起我们与大殷的战争,却不打算投入更多。他们只是在利用我们罢了。”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悄声递上一封信,内容写得隐晦却直指关键——昭明国已秘密承诺扶持另一部落为北漠之主。
    消息传开,各部首领面色大变。一名首领咆哮:“若这是真的,昭明国岂不是在玩弄我们?!”
    另一人冷冷道:“事不宜迟,必须先解决内部的叛徒!”
    这一消息正是信王的反间之计,但已如烈火般迅速在北漠大营内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苏子恒在建康舶司分署收到北疆的密报。
    程岚汇报道:“大人,信王已经成功挑起北漠内部矛盾,但昭明国可能通过江南沿海为其提供补给。若这些补给不能被截断,北漠战局仍会对我们不利。”
    苏子恒沉吟片刻,吩咐道:“命舶司沿海分署全面封锁海运,任何未经核准的商船一律扣押。同时,东厂继续监控昭明国商队的动向,必要时将其驱逐。”
    程岚低声问:“大人,若昭明国以商队名义试探我们的海防,是否应采取更强硬措施?”
    苏子恒目光一冷:“昭明国的试探,便是想看我大殷的底线。传令沿海水师,加强巡防,若有任何异常,立即报告。”
    京师紫宸都,宗邺文正接见从玄武关归来的密使。
    密使跪地禀报:“陛下,信王已成功离间北漠各部,但前线兵力仍显不足,若北漠在短时间内整合内部分歧,战事恐将升级。”
    宗邺文眉头微皱,转头看向兵部尚书杨敬:“边疆驻军的补给是否已经到位?”
    杨敬拱手答道:“陛下,第一批军械已于五日前送抵玄武关,第二批粮草预计七日内运抵。但若战事升级,仅靠现有兵力恐难以支撑持久战。”
    宗邺文点头,语气冷然:“北疆的问题,不能只靠兵力解决。昭明国才是幕后主使,若不对他们进行反制,只会让他们在南北两端牵制我们。”
    他转向东厂提督夏恒:“传朕旨意,命东厂即刻加强对昭明国使节的监控,同时派密探前往昭明国境内,查明他们真实的意图。”
    夏恒抱拳道:“臣遵旨。”
    北漠的大军如期对玄武关发动试探性进攻,数千骑兵冲锋而来,尘土飞扬如潮水一般。
    信王宗邺衡站在关楼上,冷静指挥:“弓箭手压制两翼,重甲步兵稳守中央,待敌军接近后,伏击队从后方断其退路!”
    随着他的命令,殷军将士迅速行动。一时间,箭雨如织,北漠骑兵阵脚大乱。就在他们试图撤退时,信王派出的伏击队突然从侧翼杀出,将北漠骑兵围困。
    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战,北漠骑兵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撤退。这场突击不仅重创了北漠主力,也让他们内部的分裂更加明显。
    战后,信王宗邺衡召开军议,针对下一步的战术部署。
    副将周烈建议:“殿下,北漠刚遭重创,正是反击的好时机。若能趁机追击,彻底摧毁他们的补给线,北漠将不战自乱。”
    宗邺衡点头:“不错。命骑兵部队即刻追击,务必将敌军击溃。”
    与此同时,他命人再次散布伪造的消息,进一步加深北漠各部的猜忌。
    不久后,信王派出的追击部队在草原上击溃了北漠的一支补给队,缴获了大量粮草与武器。这些战利品被迅速运回玄武关,进一步巩固了大殷的防线。
    玄武关的胜利消息传回京师,宗邺文在朝堂上宣布对信王的褒奖:“信王宗邺衡以智破敌,令北漠自乱阵脚,此乃大殷之幸。”
    与此同时,他警告朝臣:“昭明国的挑衅虽未明言,但其威胁日益明显。朕命兵部、舶司与东厂继续合作,确保边疆与内政的万全。”
    朝堂之上,群臣肃然。北疆的危机虽暂时平息,但昭明国的阴影依然笼罩,未来的局势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