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江宁的博弈
作者:桦阳   殷朝新政志最新章节     
    润州望江阁行动后,宗邺昭接到密报,得知使节在江宁落网,信件已经送达京师。他紧握手中的信笺,面色沉郁,却依旧保持冷静。
    “东宫这一招倒是快准狠,江宁的士绅已经不敢轻举妄动。”宗邺昭喃喃道,随即看向幕僚陈桢,“江宁的棋局不能就此崩盘,我们需要更大的动作,重新点燃地方的斗志。”
    陈桢沉思片刻:“殿下,与其继续在士绅间做文章,不如直接利用百姓的不满。江宁的粮食价格近期持续上涨,而东宫的改革却未能惠及地方,这或许是突破口。”
    宗邺昭点头,露出一抹笑意:“不错,动摇江宁的根本,从百姓入手。传令下去,暗中扶持地方豪强控制粮价,同时散布流言,指责东宫只顾改革,不顾民生。”
    不久之后,江宁城内的粮价开始疯狂上涨。各大粮行纷纷关闭大门,声称无米可售,而黑市价格却高得离谱。一时间,江宁的百姓怨声载道,纷纷聚集在城中喊冤。
    “东宫的改革让我们无米可食!朝廷只知道剥削百姓,却不给我们活路!”愤怒的呼声传遍整个江宁。
    更有甚者,一些不明身份的游士在街头煽动百姓,要求罢市抗税,还散布谣言称京师已下令将江南的粮食调往北疆以备战事。
    江宁的局势一夜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东宫很快接到消息,宗邺文立即召苏子恒进宫,交代任务:“江宁粮价暴涨绝非偶然,此事必是宗邺昭的阴谋。你立即前往江宁,以太子的名义处理此事。”
    苏子恒领命后,立即赶往江宁。他抵达城中后,发现局势比预想的更为复杂。一方面,粮行的幕后掌控者似乎早有准备,每家粮仓都派了重兵把守;另一方面,城内的百姓已然群情激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暴乱。
    “殿下,江宁已经是火药桶,一点火星就会爆炸。”苏子恒在密信中向宗邺文汇报,“臣请求调集附近军队入城,以震慑豪强与煽动者。”
    宗邺文回信:“军队只能作为最后手段,此事需以安抚为主,强硬为辅。切记,江宁不能乱。”
    苏子恒明白,仅靠军队威慑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安抚百姓:他以东宫的名义在城中贴出告示,宣布临时调低江宁的粮食税,并从东南沿海的盐仓中紧急调拨粮食,免费发放给贫民。
    秘密清查:他派东厂密探查明各大粮行的幕后主使,同时收集地方士绅与宗邺昭勾结的证据。
    几日后,一批调拨的粮食运抵江宁,缓解了城中的粮荒。苏子恒亲自前往粮仓监督发放,向百姓表明东宫的诚意。
    “乡亲们,朝廷绝不会弃你们于不顾。”苏子恒站在粮仓外,郑重地说道,“若有人趁机哄抬粮价、扰乱市场,东宫绝不会姑息。”
    百姓的情绪逐渐平息,城中的秩序开始恢复。
    然而,苏子恒很快发现,幕后黑手不仅限于粮行的掌控者,更有几位江宁的士绅在暗中操控。他们一边煽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一边试图通过粮价危机逼迫东宫让步。
    东厂密探带回一份名单,其中赫然写着几名江宁士绅的名字,其中包括一位与苏家关系密切的老友,郑家家主郑书岩。
    苏子恒将名单呈给苏致远,希望能通过苏家的影响劝退郑书岩。然而,苏致远却迟迟未作答复。他一边担忧苏家因此被牵连,一边又不忍看到好友被东宫打压。
    “父亲,事已至此,您不能再犹豫了。”苏子恒语气恳切,“若郑家继续参与此事,不仅他自身难保,苏家也难以独善其身。”
    苏致远沉默许久,最终说道:“子恒,我会劝他,但此事不能公开,以免引发更多士绅的不满。”
    在暗中劝退部分士绅的同时,苏子恒迅速展开对粮行幕后黑手的打击。他假借发放粮食的名义,亲自前往几家大粮行突击检查,当场搜出大量囤积的粮食和伪造的税收凭证。
    “将此事公诸于众!”苏子恒下令,将粮行囤积的粮食分发给百姓,同时将伪造税收的证据张贴在城门外。
    这一举动彻底震慑了江宁的粮商与士绅,他们纷纷收敛,不敢再轻举妄动。
    宗邺昭得知江宁的局势暂时平息后,面色阴沉。他意识到,东宫的反应比他预料得更迅速、更果断。
    “江宁是江南的核心,我不会就此罢手。”宗邺昭对幕僚说道,“下一步,我们需要更加隐秘的手段,从文化与舆论上削弱东宫的影响力。”
    梁砚提议:“殿下,江宁的书院与文会一向是地方士绅的聚集地,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些场所下手,扶植地方文士,与东宫学士对抗。”
    宗邺昭点头:“很好。江宁之局,我们再下一城。”
    苏子恒的努力让江宁的粮价危机暂时平息,但他在密信中写道:
    “殿下,江宁士绅虽表面平息,但地方豪强与雍王的暗中勾结仍未断绝。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利用文化与舆论对抗东宫,这一场无形的战斗,比粮道和盐道更加难以控制。”
    宗邺文回信:
    “子恒,江宁的风波已露端倪,接下来,你需从舆论与士绅间着手,务必稳住东宫的威望。”
    江宁的局势虽稍见平静,但暗流未止。宗邺昭的下一步棋,已悄然指向江南士林的精神堡垒,而苏子恒,能否在这场新的战斗中再度占据上风?江南的博弈,进入了更为深层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