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宣国公府
作者:二三意   结连理最新章节     
    陈宴洲面色不变的,与丁姑姑一道进了文华苑,陪同母亲小冯氏与妹妹陈宴汐一道用了午膳。
    午膳毕陈宴汐难得没有睡意,她央着二哥陪她下棋。
    陈宴洲说,“你棋艺不佳,怕是一局下不完,你就要打瞌睡。难得今天你清醒,二哥陪你作画吧。”
    陈宴汐勉强点头,“也行吧。”
    小冯氏在旁边坐着,笑看着兄妹俩言语。听到此处,她让丁姑姑去小书房中取她的笔墨纸砚来。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绚烂,但外边还有些冷。小冯氏干脆让兄妹俩在屋内的玻璃窗前绘画。
    主要是陈宴洲画,陈宴汐作为妹妹,则在旁边负责挑染颜色和题词。兄妹俩显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配合的非常默契,不过片刻功夫,一张冬日行路图就在手底下竣工。
    仔细看那副图,茫茫大雪中一行人披着蓑衣顶着寒风赶路。风雪打着旋席卷过地面上的一切,将行人的头发与衣衫,甚至是厚重的行囊,俱都吹得鼓鼓囊囊、纷飞张扬。
    雪中一行人俱都穿黑衣,骑在黑色的骏马上。唯有一人,不经意露出的一抹衣衫纹理,那桃粉色的一角,似人眼花,很快便被身后人被风吹烈的衣衫遮盖住。
    陈宴汐涂色到这里,有些愣住了。
    她喊了一声,“二哥。”
    陈宴洲看过来,“怎么了?”
    陈宴汐便指着骑在马上的为首一人说,“他身后是坐了个人么?”
    陈宴洲墨眸俯视着妹妹,“你看出来了?”
    “我又不瞎!”陈宴汐托着腮,看着那抹红粉,“二哥,你怎么笔下多了个女子?”
    “女子怎么了?”
    “二哥你以前都不画女子的。你说不管画什么,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否则,画只能流于形,而没有神,那是画中败笔。可你画的这名女子……”
    “如何?”
    这次陈宴洲没有等来妹妹的回答,却是听到了母亲往这边来的动静。
    小冯氏看了一眼兄妹俩谈论的画卷,自然也看见了那黑衣后的一抹粉红。虽只是若隐若现的颜色,但只这一抹鲜艳,便给这画卷添了无穷奥妙,甚至就连这疯狂的雪,窒息的风中,都多了几分热烈。
    小冯氏讶异道,“画的倒是不错。”
    只是初看有些压抑了,细看还好,但那种求破求立的感觉,又过于分明。像是要冲破那席卷而来的风雪,迎来新的天地……
    这样的画卷,不是她这素来稳重老成的儿子会画的。
    也不知道这孩子在云归县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如今又想冲破什么。
    小冯氏只略微点评了两句,就丢下兄妹俩个歇息去了。
    她一直有睡午觉的习惯,即便如今白日短暂,她多少也要歇上一刻钟,不然,熬不到半下午就头疼。
    小冯氏离开后,陈宴洲与陈宴汐兄妹俩又说了几句话,就相携离开了小冯氏的院子。
    在院子门口分别时,陈宴汐也有些昏昏欲睡了。
    陈宴洲见状,忍不住在妹妹脑袋上揉了两下,“快回去休息吧。”
    “好,我这就走了,大哥你也忙去吧。”
    陈宴汐含糊的说完话,就被身边的嬷嬷掺着扶着带走了。
    陈宴汐方出生时看着正常,可越长大,就越发暴漏了她的不正常。她似乎每天都很累,每天都要睡许久时间才能醒。
    初始,荣国公也担心是不是孩子身体有哪里不适,还特别请了御医进府来看。奈何御医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最后只能归咎于,这孩子她就是嗜睡一点,不是大毛病。
    如此,陈宴汐就这般长到大。虽然平日总是要睡足七个时辰,但好在除了嗜睡一些,懒散一些,别的都正常。渐渐地,荣国公府的人也就不拿这件事当回事了。
    再说陈宴洲,目送妹妹回了院子,他也回到了前院。
    前院中,墨雪三人俱都如临大敌。
    看见陈宴洲过来,三人欲言又止,最后脸上又变成出奇一致的深沉。
    他们能说什么呢?
    这种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吧?
    三人沉默不语,陈宴洲进了书房没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让人备车,去一趟东来顺。”
    三人陡然抬眸看过来,随雨还问,“您说,去东来顺酒楼?”
    “如何?”
    “没什么,没什么。”
    随雨赶紧下去安排,心里却琢磨开了,二爷到底是打算怎么处置林淑清与二皇子那事儿的。
    指望二爷将此事高高拿起、轻轻放下,那绝对不可能。
    但若指望用这件事直接将那俩碾死,似乎也不太可能。
    所以,二爷到底准备如何做呢?要如何做,才能使利益最大化呢?
    随雨心里琢磨着这些,却又猛地想起,东来顺酒楼背后的东家是谁来着?
    是太子的一位良娣,还是说是太子府的一位属官?
    具体是谁随雨记不清了,但这东来顺绝对是隶属于东宫的产业。
    东宫……
    随雨隐隐觉得,他真相了。
    接下来两天里,陈宴洲依旧很忙,忙得直到腊月二十九那天,才有空与几个好友聚了一聚。
    当然,这次聚会人也没来齐。
    最不可能缺席的那个人,对,就是刘萤桉,他缺席了。
    至于缺席的原因,刘萤桉陪他们家老太太去了听禅寺,去请他们家老祖宗回家用年夜饭去了。
    这位老祖宗该说是刘萤桉的曾叔祖母,年纪比现任武安侯老夫人还年长一辈,是现任武安侯的亲叔母。
    老太太长寿,今年已经九十多了。不过因为同辈人大多已经故去,旧友也几乎都不在人世,老太太这几年就住到山上去了。没想到,这一去,身子骨越发健朗了,眼瞅着是要活过一百去的。
    这样一位人瑞老人,往日让她在山上自在也就算了,但逢年过节,怎么也得把老人家请下山与儿孙们一道热闹热闹才行。不然,大面上都说不过去。
    提及了刘萤桉,又提及了听禅寺,陈宴洲面上毫无异样,好似这些与他都没有什么相干。
    话题很快又拐到顾元熙身上,陈松年在御前当差,消息相对灵通些。就听他问顾元熙,“平西将军这两天是不是要到京了?”
    平西将军不是旁人,指的正是顾元熙的亲爹顾望尘。
    说起顾元熙这一家,外边看着风光热烈,内里却也是以一摊子烂事儿。
    这个烂事儿不是说家里你扯我,我扯你,各房因为利益不均掰扯不清。
    没有!顾元熙所出生的宣国公府,因为子嗣不丰的缘故,是不存在这种各房头争权夺利的事情的。
    但府里也有一桩暗伤,那真是谁都不能提,一提就扯得满府的人心肝脾肺都是疼的。
    这是桩陈年旧案,也发生在逆王谋乱期间。
    当时宣国公也被陛下钦点到避暑山庄伴驾。
    荣国公府中,是因为陈宴清得了天花,小冯氏才没有跟过去避暑山庄。到了宣国公府,当时的宣国公世子夫妇,也即是顾元熙的父母也没有跟着过去,其中原因与小冯氏虽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当时的宣国公世子夫人也怀孕了。且怀孕九个多月,眼瞅着就要临盆。
    鉴于此,宣国公夫妇带走了府里的长孙顾元明、次孙顾元熙,只留下小夫妻在府上。原本以为,此一去,再回来府里就该添一个小公子或是小姑娘,却熟料,大人孩子全没了。
    大人的尸体最后是找到了,可孩子却生不见人、活不见尸。
    宣国公世子,也就是顾望尘,当时也在禁军中任职。京城有变的事情他第一时间察觉,意识到不妥后,他安置好了妻子,去了皇宫。可谁知再回来,家不成家,宅不成宅。
    顾望尘受了打击,人颓废了三年。三年后收拾行囊离开京城,自此只在长子成亲时回来了一趟,其余时候,再没回过京。
    这是宣国公家的暗伤,却也不独有他们家知道。阖京城看看去,谁家的事儿外人不知道?
    只是鉴于这位平西将军的经历尤为惨烈一些,大家嘴上都不说罢了。
    如今陈松年甫一提及平西将军要回京,别说顾元熙愣了愣,就是周枕书与陈宴洲,也都有些微愕。
    顾元熙抹一把脸,“你消息倒是灵通,我爹最迟明晚肯定能到家。再不回来不行了,我祖父一天三封信的催,还说我爹再不回来,就赶不上见他最后一眼了。”
    顾元熙的祖父,那位现在还能和人拍桌子对着喊的吏部左侍郎。那真是走路带风,说话用吼的。
    外人都说,他祖上行伍出身,到他这一辈他竟然还混到吏部任侍郎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宣国公的风水改了。
    老头儿可不乐意听这话,当场就骂过去,还说什么,“老子家里文武双修。老子当得了侍郎,老子的儿子打的了鞑子。膝下一双孙儿允文允武,我们宣国公府的风水好着呢……”
    宣国公府的风水究竟好还是不好,外人不敢评判,只是,这宣国公府,对于如今的平西将军顾望尘来说,可是个伤心地。
    顾元熙一想起他爹,就忍不住想起她祖母忙得那一摊子事儿。
    按说作为小辈儿,他不该说长辈的是非。可此事他压抑许久,除了眼前这几个兄弟,他也真不知道该与谁说。
    顾元熙苦恼说,“我到了年纪了,祖母忙着给我选媳妇也就算了,她还张罗着给我爹续弦……”
    周枕书一听笑了,“平西将军还不到知天命之年。”
    “这我比你清楚。重点是这个么?重点是,我爹若有意再娶,我娘去了后,我爹早娶了。他就是因为放不下我娘,才孤身到现在。偏我祖母总说,我爹年纪大了,身边不能没有贴心的人伺候……”
    顾元熙嫌少在外边说自家的糟心事儿,以往都是刘萤桉他们说,他在旁边磕着瓜子闲听着。
    这次不行了,他心里憋的慌。
    他理解祖母让父亲再娶的心,可他更理解父亲,更心疼他母亲。
    父亲进宫是尽责,但他为人臣子的,在尽了自己的责任后,却没有护好临盆的妻子。导致母亲在叛军来临之前,从密道跑出去。最后不知是密道暴露,还是其他缘故,母亲跑远了,生子后大出血死在外边。
    跟随着母亲的丫鬟婆子,几乎都在那场动乱中死完了,谁也说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更不知道母亲究竟给他添了一个妹妹还是弟弟,那个孩子如今可平安出世,如今可还活的好好的?
    每每想起这件事,就是一阵锥心刺骨的痛。
    这时候还想让他帮忙劝说父亲续娶,他张不开口。
    顾元熙越想家中的事情越烦,最后索性不想了,拉着几个兄弟一起喝酒。
    陈宴洲很配合,陪着喝了不少。周枕书酒瘾发作,也跟着喝了一些。只有陈松年,他明日还要当差,不能饮酒,只在旁边不时给他们斟一杯。
    如此,几人闹到宵禁,便也都散了。
    再说次日一早,各种祭祀活动也都开始了。
    府里暂时用不上他,陈宴洲用过早膳后穿上大氅,骑上马就准备往灵惠寺去一趟。
    再看不到云莺他会疯。
    再让云莺听经看经,他怕云莺会在他疯之前,先一步出家为尼。
    他带她到京城,是想要给她一个正经的出身,让她能堂堂正正走在阳光下,他不是要亲手推她进尼姑庵。
    然而,手中的缰绳才刚刚扯动,那厢荣国公就从门里边喊了一声,“大早起的,你做什么去?我正想找你呢,你去请族里的几位族老过来,商量一下今年开宗祠以及祭祀典礼的事儿。”
    陈宴洲被喊住了,只能不情不愿下了马,应下了这差事。
    这差事一做就没完,等请来了族老,开始议事。鉴于陈宴洲已经成家立业,且进入官场,他也是要旁听的,如此,便坐在椅子上听诸位叔伯高谈阔论的一下午。
    等好不容易抽了空跑出去透气,陈宴洲再不想回去了。
    不料,陈宴清与他是一个心思。
    一对难兄难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总不能都不回去。再不回去,亲爹面子上过不去,会对他们俩个下死手。
    没办法,再是不情愿,两人也只能再次走进祠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