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发展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触霉头的好。
“哈哈,老大,习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坚持。”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儿子明白。”
朱标拱手回应朱元璋,后者自然是很欣慰。
一旁的朱樉说到“我说,皇帝爷,太子爷,你俩给个准话啊,这玩意到底要不要批量生产啊。”
听到朱樉的话,朱标将子弹的成本和自己的顾虑对朱元璋说了一下。
这也让朱元璋陷入了思考之中。
无他,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还是太穷了,单单是供养百万大军的子弹消耗,可是就供养不起的。
“先少量装备吧,先给京营换装吧,其他部队晚些再说。”朱元璋无奈的说到说到。
京营的兵力对于整个大明而言,还是比较少的,大明如今具有一百五十多万兵力,而现在京营只有三十多万正规作战部队。
考虑到大明的经济状况,现在也能是慢慢的先给京营进行换装。
好在铜壳子弹能够回收,这也减轻了大明的经济压力。
暂时商定之后,朱樉觉得留在宫里无趣,一群小家伙也都想玩枪,避免发生意外,朱樉便将他们全都带回了秦王府,让他们远离危险。
在朝廷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应天的兵工厂完成了第一次改革,由原先手工锻打制造枪支,成了现在大力运用长江水利。
使用水利机床完成枪支配件的铸造,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洪武步枪在这样的影响下,率先在应天城外开机制造,准备率先装备京营。
转眼间一年过去,朱棣也传回来了好的消息。
大明两路进攻,迅速攻占了倭岛,乃至于日本的南北朝都向彼此求援,声称遇到了袭击,但双方由于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整个征伐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很多人都没有打过瘾,时间全都浪费在赶路和抓俘虏上了。
次年,朱棣率领征伐倭寇的大军回归。
整个倭岛全部拿下,倭寇皇室全部斩杀,树立起一个巨大的京冠。
对于朱樉所说的金矿和银矿,因为有着足够的情报也寻找到了,并且开始了组织人手挖掘。
齐王朱傅,率领五万大军,驻扎日本,监督金银矿的开采,统治整个倭岛。
按照朱樉之前的交代,倭寇全部阉割送去挖矿,女人年轻的娱乐中心全部收购,年迈的打入监狱干活。
日本可不只有巨大的金银矿,其中煤炭,和铜矿数量都不少,因此,在日本,大明建立了数个弹药补给厂,大量的弹药在岛上制造,也成为了大明舰队的一处补给点。
和朱棣一起回来的,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白银和黄金,整个倭岛地皮都被刮了三遍,使得大明空虚许久的国库,也暂时的风韵起来。。
洪武十四年中旬,大明开启航海时代。
由皇家商行牵头,众多皇室子弟和勋贵们纷纷出资,成立大明海上贸易集团,收购船厂,建造码头,直接垄断了大明此时的航海贸易,所有的出海,和回归,均需要通过大明海上贸易集团
大明海上贸易集团在,民间商人的不断加入之下,成了庞大的贸易团队,广收投资,当然,民间商人依旧是需要拿土地换取商船和出海名额,不要银钱,当然么有土地的另算。
这一点也是朱樉出的馊主意,这让无数以土地为生的家族破口大骂,但是海上巨大利润的吸引下,也不得不抛售土地。
皇家商行出船队,众多商人出货物,于广州南下开启了航海贸易。
为此,皇家粮行的土地,覆盖了大明半数以上,各商贾地主的土地,换成了船只,带着货物,随同船队一起南下,未来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为保护,大明商贾在海外的安全,大明海上贸易集团于大明海军形成合作,后者派遣大型舰队护航开道,皇家商行与众勋贵家族,提供高额的税收,当然还有朝廷的官员也随着联合组建的船队一起南下,宣扬国威,只是商船数量便高达一千七百余艘,跟着舰队开始出发。
这也成为史上,最大的一次航海活动,史称洪武开海
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各种农产品,皇家商行制造的玻璃,香水,食盐等随着船队南下,换取巨大的利润。
大明舰队回国后,国内也开始了再次大规模的出海贸易,国内的各行各业纷纷扩充产能,预备下一次出海。
大量的金钱开始涌入大明,使得大明经济开始腾飞,朱标也终于舍得给部队开始大量的换装。
至于淘汰下来的武器,朱标却没了思路,朱樉则是建议好好收着。
同时,朱标驻军漠南五十万开展训练,准备按照成吉思汗的路线,将大明版图继续扩大,虽遭到众多反对。
但最后在朱元璋和众多王爷的支持下开始了扩军和训练。
朱樉也没有闲着,组建了一支小型船队,从日本出发,一路向东,寻找传说中的美洲,开始了探险之旅。
船队出发之前,朱樉给了领队,杨海,也就是朱樉贴身护卫杨风的弟弟,一本小册子,上面有着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的详细描写和样貌,让他们去寻找。
关于辽东种植水稻,一直产量不高,每年还需要大量的粮食输出,这也让朱标苦恼不已,还有漠北,若非畜牧业支撑着庞大的土地和人口。
朱标都快想要放弃那些地方了。
在朱樉的一再画饼,,描绘美好蓝图之下,朱标才打断了那想法。
辽东的黑土地那可是十分的肥沃,只要找到玉米,土豆,未来再培育出适合辽东种植的水稻,当然还有大豆和高粱那粮食便再也不是问题。
当然,这一切,朱标是不知道,的后世的东北那可是粮食的高产区,在后世,就占了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
在这个年代,那岂不是可以养活整个大明人口。
说到人口,从朱樉洪武五年扫平草原之后,大量的草原人与迁移内陆,促进蒙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