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宫廷密谋
作者:胆小如鼠的吴升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最新章节     
    翌日清晨,光绪帝精神稍显疲惫,却不得不处理朝中政务。朝堂之上,百官列队而立,几位亲近重臣一早便递交奏折,内容多为劝谏稳定朝纲、强化国库之策。尤其是针对军费分配,几位重臣各持己见,引发热烈争论。
    礼部尚书周安率先开口,沉声道:“陛下,如今内阁虽设,但户部收支逐年紧张。各地官员为军费而上书求援,朝廷的金库不敷支出,若继续以如此速度拨款,恐将致使国库亏空,影响日后安定。”
    兵部尚书吴宗和对此却表示不同意见,拱手道:“军备事关国防安危,若朝廷因小失大,实非明智之举。臣以为,应多考察地方民间疾苦,酌情增税,以此来缓解军费压力。”
    光绪帝眯眼审视着这两位尚书的争论。他知道国库的确紧张,但同时又不愿在百姓生计艰难时施加更多负担。思索片刻后,他缓缓道:“周尚书所言甚是,朝廷财政确实需稳健,然吴尚书所言的军费重要性亦不可忽视。既然如此,不妨合二者之议,待沈清言拟定具体方案,再行讨论。”
    众臣听闻,纷纷低头称是。光绪帝此举既为平衡两位重臣之争,又示意朝中对沈清言的信任,逐渐奠定了她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就在这时,内监忽然禀报:“启禀陛下,太后召见,现正于慈宁宫候陛下。”
    光绪帝闻言,心知这是对昨日内阁之事的进一步试探。于是,他略作安排,随即携沈清言一同前往慈宁宫。
    慈宁宫内,太后坐在主位,神色温和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见光绪帝与沈清言走近,她微微点头道:“陛下,内阁之事有了进展,听闻诸位大臣有些不同意见,你们可是商量妥当了?”
    光绪帝答道:“母后,内阁虽立,但其中确有一些细节需完善,朕正与臣子们逐步推行,切勿让朝堂动荡。”
    太后凝视片刻,笑道:“陛下用心良苦,为母自然清楚。只是内阁之事牵涉众多,尤其户部一向掌管重权,未必易于调和。你心中的内阁人选,还是需谨慎。”
    光绪帝轻轻一笑,仿佛胸有成竹:“母后放心,朕定会审慎选才,以保内阁之安定。”
    太后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沈清言,微微颔首道:“沈大人,这些日子你辅佐陛下,不辞辛劳。只是,我有一事相问,你可愿如实回答?”
    沈清言心中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地答道:“请太后赐问,臣必据实以答。”
    太后笑道:“我听闻你曾在宫外颇有声望,也曾有许多贤士雅士与之相识。既然现居朝堂,为何迟迟未见任何朋友来访,莫非你身在朝堂,便疏离了旧友?”
    沈清言略微一愣,随即轻声笑道:“回禀太后,臣从小深居简出,虽有几位书友,但皆未曾深交,且朝中事务繁忙,不便与外界多有往来。”
    太后缓缓颔首,似乎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她轻轻叹了口气:“女子入朝,实为少见。若你心存忠诚,陛下必会对你委以重任。”言罢,她挥手示意两人退下。
    出了慈宁宫,光绪帝沉默片刻,回身看向沈清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清言,太后这一番试探,是否意味着她已有所怀疑?”
    沈清言略微思忖后,轻声道:“陛下,太后自持深宫多年,心机之深远超常人。此番试探不过是她的常规手段。臣以为,只需稍加谨慎,不露破绽,太后暂不会插手朝政。”
    光绪帝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朕会尽量防范太后,给你安排的重任也需再加保密。你切不可掉以轻心。”
    沈清言默默点头,内心更加坚定了忠心辅佐的信念。两人并肩而行,光绪帝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豪情:若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负臣子的忠诚与百姓的期待,那他便再无遗憾。
    两人一路返回御书房,却不料遇见礼部尚书周安来访。周安虽面带微笑,但神色却有些凝重,待沈清言行礼退下后,才对光绪帝拱手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因户部急需补给。眼下军队各地调遣耗资巨大,臣以为应当从内库拨出部分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光绪帝点头表示理解,思忖道:“内库虽然有所积蓄,但未必能够长久支撑。周尚书,朕意欲开辟盐商、粮商的税收项目,以补朝廷开支,你以为如何?”
    周安稍作迟疑,思索片刻后答道:“陛下所言甚是。若能顺利征收,定能补足部分开支,然应慎重推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光绪帝微微颔首,话锋一转:“内阁之事初步成型,诸位大臣皆已表态,尚书不妨多协助,帮助沈清言推行此事。”
    周安应声称是,退出御书房后,却在心中暗暗思索沈清言在朝中的地位与未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