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进提议难长史
作者:赵子曰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两道消息。
    李善道看过,将之并排放在案上,摸着短髭,低着头,又综合地看了会儿。
    忖思多时,他下令召郭孝恪来见。
    比之高延霸、焦彦郎的意犹未尽,郭孝恪的心情不错。
    此前李善道在河北的这几次大的用兵,打薛世雄、打武阳、打魏郡,他都没有参与,打清河他虽参与了,但到得晚,且只是前期指挥新兵清理了一下清河城外的阻障,没获多少战功。
    今回攻河内这一役就不同了。
    首先,他从头到尾,完整地参与了此战。其次,地位还不低,李善道是将他作为副手来用的,他这一回所获之战功,比打清河时要大。再次,打下河内县城后,所得之郡府的钱布缴获,李善道悉赏赐给了参战将士,以做不准他们入城劫掠的补偿,而就单个人来说,数赏赐给他的最多,又河内郡守、河内县令等一众降官为保全性命,争相献给他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依他仆奴的话,把李善道赏给他的、河内郡守等献给他的合拢一处,三四辆大车都装不下!
    郭孝恪此人,性格豪爽,干事果毅,别的大毛病没有,唯有一点,就是好奢侈。
    前在黎阳时,他就锦衣玉食,仆妾器玩,务极鲜华,如今身在军中,亦是床帷器物,多用金玉装饰。这么一个好奢侈的人,河内一仗,得了这么多的财货、宝物,他焉会不高兴?
    进到帐中,行过礼,郭孝恪自坐下来,笑道:“将军,自入河内至今,半个多月而已,全郡已下。南至大河,北及太行,此等一形胜之地,尽入将军囊中。跟着将军打仗,就是痛快!”
    “长史,不能说尽入我的囊中。今得河内,是咱们大家伙共同的功劳和收获。”
    郭孝恪笑道:“我等因人成事,皆赖将军指挥有方。”
    “因人成事”四字入耳,听来有些耳熟,这不是自己常说的谦辞么?
    李善道怔了下,旋即明白,这是在郭孝恪在与他说笑,摸了摸短髭,哈哈一笑,说道:“要说因人成事,长史,你我俱是仗着魏公之威,可说你我俱因魏公而乃成今日得河内之事也。”
    说到李密,郭孝恪问道:“将军,给魏公的捷报呈去了么?”
    “捷报尚未呈递。长史,我请你来,是有两件事与你议一下。我想着等这两事议定,再呈捷报与魏公。”李善道说着,拿起了案上摆放着的刘黑闼的捷报与关於李渊的情报。
    郭孝恪看了一看,问道:“将军,若俺没有料错,可是这两事与呈递魏公的捷报有甚关联?”
    “不错。这两事,一是我贤兄报捷,连下邯郸、永年,武安通守袁子干降附,武安郡大抵已平,因他建言,请增兵与他,继续北进,接着用兵襄国、赵郡。一是李渊入了关中后,关中群雄响应,他已分兵略关中诸郡,将取长安。”李善道亲自起身,将此两报,递给了郭孝恪。
    郭孝恪略看了下,却心头疑惑,问道:“将军,刘仪同已下武安,可谓双喜临门;李渊兵入关中,前已获悉。这两件事诚然都是大事,可与呈递‘河内已拔’的捷报与魏公,有何干系?”
    “长史,呈递给魏公的捷报,难道说,你我只向魏公奏禀,河内已得?”
    郭孝恪很快品出了李善道此话背后的含义,恍然大悟,说道:“将军的意思是,在呈递给魏公的捷报中,宜当须将我军何时才可南下渡河,援魏公以击王世充等部,也一道奏禀魏公?”
    “正是如此啊。长史,今我军攻打河内,一个主要的目的,不就是为呼应魏公大军,对王世充等部隋兵形成夹击之势么?方今王世充等部隋兵已进至洛水南岸,与魏公大军,隔洛水对峙。则我等奏呈魏公之捷报,怎能只奏报河内已得,而不言何时可以南下渡河,相助魏公呢?”
    郭孝恪再来看刘黑闼的捷报和关於李渊的情报,这回是细看了,细看罢了,沉吟稍顷,说道:“将军,李渊入关中,对我军南下渡河,似无多大影响;唯一有影响的,是刘仪同所提出之‘增兵,继续进兵襄国、赵郡’此议。若是增兵与他,我军渡河南下之兵力,恐就不足矣。”
    李渊入关中此事,既然郭孝恪认为没有影响,李善道也就先不与他说,便先说刘黑闼此议。
    他负手在帐内踱步,边踱边说道:“长史一语中的。此正我请长史来,想与长史商议的。我贤兄此‘请求增兵,以继取襄国、赵郡’之议,长史以为可以用么?”
    ……
    郭孝恪已将有关李渊的情报放在边上,拿着刘黑闼的捷报,再三看他在捷报中所提出的建议“继取襄国、赵郡”的几个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说,是刘黑闼认为的当下如果继取襄国、赵郡的话,对李善道这边有利的几个条件,以及最好是现在就打襄国、赵郡的缘故。
    有利条件,刘黑闼列出了三个。
    第一个是,武安郡这一仗,硬仗没怎么打,武安县是李君羡劝降的;邯郸县是因王君愕在城内找到了内应,内外响应打下的,只有在攻永年城时,攻了几天,其所率之各部兵马,现都还是斗志昂扬。从士气这块儿来说,可以继续北上用兵。
    第二个是,因为李君羡、王君愕都是武安郡人,在得了武安县、邯郸县后,得到了不少当地的豪杰、壮士投从,其内不乏有熟悉襄国、赵郡情势者,如果继续北进,也有足够多的向导。
    第三个是,襄国通守陈君宾,系南陈宗室之后,是个文弱书生,不擅军事,襄国境内的盗贼他都不能制之,而下仅能是勉强保住郡治龙岗等县而已,则凭本部旺盛之士气,攻之不难。
    最好是现在就打襄国、赵郡的缘故,刘黑闼列出了两个。
    一个是,李善道其家本源自赵郡李氏,李善道现又得李密“平棘县公”之封拜,则襄国如能顺利攻取,赵郡与襄国接壤,焉可不取?自当趁连胜之威,也一鼓而下!
    一个是,根据他在武安的所闻所知,近期来,窦建德分兵略地,向东已入渤海,向西北已入上谷,而向南已基本攻占下了信都郡。信都郡南与清河接壤,西与赵郡接壤,西南与襄国接壤。若不尽早将襄国、赵郡拔取,这两个郡,很有可能就会被窦建德进攻得之。
    当然,若是继续北上,接着用兵襄国、赵郡的话,也并非全都是有利条件,亦有需虑之处。
    关於所虑之处,刘黑闼也是列出了两个。
    一个便是窦建德,他担心,在获知他率部挺进襄国之后,窦建德一是有可能会派兵来与他争夺襄国,二是纵因李善道此前的救助之恩,他不争襄国,然亦有可能会派兵先攻赵郡。
    一个是现屯在博陵郡深泽县一带的魏刀儿部,博陵郡与赵郡接壤,在赵郡之北,深泽县则处在博陵郡的最南端,亦即此地紧紧邻着赵郡,即便窦建德在闻知他进兵襄国之后,限於兵力,也许不能立即地就来争襄国、先攻赵郡,但魏刀儿部却也是有可能会趁机先攻赵郡。
    针对这两个忧虑,刘黑闼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
    赶在窦建德、魏刀儿作出反应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克襄国,继而兵入赵郡。只要兵马进了赵郡,就不怕窦建德、魏刀儿来抢了。
    但要想做到“速战速决”,有个先期的必备条件,即兵马首先得充裕。
    所以,他请求李善道,如果同意他继续北进,就尽快地调援兵给他。
    ——此即刘黑闼在捷报中,提请李善道“增兵”与他之原委。
    这个增兵,说白了,不单是为打襄国、赵郡而增兵,而更是为与窦建德、魏刀儿抢时间而增兵。同时,往深里分析,刘黑闼还有个未言之因,李善道、郭孝恪皆能了知,增兵并亦是为震慑窦建德、魏刀儿,令他两人不敢来与刘黑闼部争抢襄国也好、赵郡也好。
    ……
    将刘黑闼列出的这些打襄国、赵郡的原因,以及刘黑闼的所虑,郭孝恪看完,消化了,说道:“刘仪同所议在理。窦建德现在冀北攻城略地,各部兵马进展颇速。襄国、赵郡,我若不先得之,确是有可能会落入窦建德之手。从这个方面来讲,襄国、赵郡,我军是得先做攻取。”
    “我亦此念。可长史,我贤兄之所虑亦甚是啊。襄国、赵郡不打则已,为防窦公、魏刀儿争夺,一打,就得速决。这样的话,便非得增兵我贤兄不可。而又一旦增兵我贤兄,河内新得之地,且得留兵驻守,供你我可率之渡河南下之部,不免就少矣,少不堪用,我甚因此为难。”
    一边是刘黑闼所议在理,一边是南下渡河,助力李密。
    两者之间,何以抉择?
    郭孝恪抚须斟酌,面现难色,也陷入了为难之境。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