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任重道远
作者:长庚星飞   基因危情最新章节     
    “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推广计划,我有一些新的想法……”张瑶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重新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议题上。
    阮律师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但明智地没有多问,只是耐心地倾听着。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国家级的基因编辑研究中心,作为技术研发的核心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张瑶顿了顿,接着说道,“其次,我们要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医院,设立基因编辑临床应用示范中心,在严格的监管下,开展基因治疗等项目的试点。”
    “这是一个非常稳妥的方案。”阮律师赞同地点了点头,“既能推动技术的应用,又能有效控制风险。”
    “除此之外,”张瑶补充道,“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消除他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误解和恐惧。”
    “你说得对,公众的接受程度是技术推广的关键。”一旁一直默默倾听的柯学者也开口说道,“我会和相关部门合作,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伦理准则和监管体系,确保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有效和伦理。”
    接下来的几天,张瑶和她的团队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工作。他们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制定了详细的推广计划,并着手建立示范中心和培训专业人才。阮律师和柯学者则协助政府部门起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明确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监管要求。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张瑶心中始终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个电话,那些未尽的话语,如同幽灵般纠缠着她,让她无法安心。
    “张指挥,你看这份文件还需要修改吗?”阮律师的声音将张瑶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她接过文件,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一行行地审视着。
    “这份文件……”张瑶的目光落在文件末尾的一行字上,瞳孔骤然紧缩,“这份文件是谁送来的?”
    阮律师察觉到张瑶语气中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文件末尾的署名赫然写着“祝法官”。
    “这份文件是祝法官委托我转交给您的,她想约您明天上午十点见面详谈。”阮律师解释道,同时也在心中暗暗揣测着祝法官的用意。
    张瑶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淡淡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准时赴约。”
    与此同时,蓝记者正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面对着镜头,用她一贯沉稳而富有亲和力的声音,向公众普及基因编辑技术的知识和应用前景。
    “基因编辑技术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可以精准地修改我们的基因,治愈一些困扰人类多年的遗传疾病,甚至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延长我们的寿命……”蓝记者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一些生动的动画和视频,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画面。
    在另一边,洪评论家则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基因编辑:天使还是魔鬼?》的长文,从社会伦理、法律法规、技术风险等多个角度,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这项新技术,既要看到它的巨大潜力,也要正视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蓝记者和洪评论家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疑虑和恐惧,但也有一些人仍然抱持着怀疑和抵触的态度,认为人类不应该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
    张瑶和她的团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如基因编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我们必须提高基因编辑的精准度,避免出现脱靶效应,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张瑶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道,“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如何提高基因编辑的稳定性,确保修改后的基因能够稳定遗传,不会出现反弹或变异。”
    然而,就在张瑶团队全力攻克技术难关的时候,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在一个隐蔽的地下实验室里,一个身穿白大褂,脸上带着阴鸷笑容的男人,正对着培养皿中的一排排基因样本,喃喃自语:“超级战士……就要诞生了……”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阴暗角落,基因编辑技术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一间废弃工厂的地下室内,灯光昏暗闪烁,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影正忙碌地操作着复杂的仪器,培养皿中盛放着五颜六色的液体,隐约可见其中漂浮着奇怪的生物组织。
    “进度怎么样?”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伴随着浓重的雪茄烟味。
    “老板,还差一点,基因战士的骨骼强度和肌肉爆发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个戴着口罩的人影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尽快!市场已经等不及了!”粗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语气。
    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也引起了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祝法官最近正在处理一起涉及基因编辑技术的非法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在翻阅卷宗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了一些法律漏洞,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监管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模糊和缺失。
    “看来,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才能更好地规范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防范潜在的风险。”祝法官放下手中的文件,揉了揉眉心,心中暗自思忖。
    这一天,张瑶团队再次召开例会,研究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
    “我建议,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因编辑技术,消除他们的误解和恐惧。”
    张瑶认真听着大家的意见,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等到大家都说完,她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缓缓说道:“我有一个想法……”
    “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难题。”张瑶语气坚定,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比如,我们可以改造一些微生物,让它们分解塑料垃圾,净化水源;或者,我们可以培育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张瑶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太冒险了!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就存在着不可控的风险,如果这些被改造的生物进入自然界,可能会造成无法预估的生态灾难!”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反驳道。
    “没错,我们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出更大的问题!”另一位研究员也表示赞同。
    面对质疑,张瑶并没有气馁,她耐心地解释道:“我知道大家的顾虑,但是,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伴随着风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控制风险。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逐步推广。”
    “可是,谁来评估风险?谁来承担责任?这些问题我们都还没有想清楚。”一位年长的研究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疑问。
    张瑶沉默了片刻,她意识到,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已经超出了科学范畴,它涉及到伦理、法律、社会等方方面面,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
    就在张瑶团队为新的挑战而努力时,一个神秘的组织突然浮出水面。他们自称为“基因解放阵线”,声称掌握了一种可以控制人类基因的新技术,并宣称要利用这种技术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基因解放阵线”的行为很快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谴责,各国政府纷纷表示要采取措施打击这种恐怖主义行径。
    张瑶团队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一位研究历史的苏姓学者找上了张瑶,他声称自己找到了破解“基因解放阵线”秘密的关键,并邀请张瑶团队一同前往一处神秘的古代遗迹。苏学者指着遗迹入口处的古老符号,笃定地说道:“我相信,这里隐藏着我们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