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灿灿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她生活的小乡村,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十年前,崔灿灿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时的乡村,道路是狭窄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崔灿灿记得,每次下雨后,她都要小心翼翼地踩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弄得浑身是泥。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房和瓦房,简陋而破旧。崔灿灿家的房子也是土房,一到冬天,寒风就会从缝隙里钻进来,冷得让人直打哆嗦。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时,本来是穿着干干净净的新衣服,新鞋。一出门,一走路,心情就糟了,新鞋踩的都是泥。
那时候,乡村的水电供应也不稳定。经常停水停电,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崔灿灿还记得,晚上做作业,经常会突然停电,她只能点着蜡烛继续学习,最后,作业写的七扭八歪,第二天去了学校,挨老师批评,还得重新写。
通信也很落后,村里很少有固定电话,手机更是不可能。崔灿灿想要和远方的亲戚联系,只能写信或者等他们来村里的时候才能见面。
在农业上,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崔灿灿的父母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去田里劳作。播种、施肥、收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我们这些孩子们也要去地里帮忙,学校还会放春假和秋假,就是为了帮助家里劳动。这是现在孩子们难以想象的生活的辛苦。
村里的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们的收入微薄,生活过得很艰苦。
教育和医疗条件也很差。村里的学校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崔灿灿的老师们大多是本地的民办教师,教学水平有限。
村里的卫生室也很小,设备简陋,药品不全。村民们生病了,只能去镇上或者县城的医院看病,路途遥远,费用也很高。
还记得要是谁家里有个板车就不错了。快要分娩的孕妇也是躺在板车上,由家人拉着去医院。颠簸一路,有的孕妇反而比较容易生产,不知道是真是假,是有这样的传言的。
文化生活就更是匮乏。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打牌。村里没有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崔灿灿想要看书,只能去学校的图书馆借几本旧书来看。或是在邻居家看看人家的小画书。
三十年慢慢的过去了,乡村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七零,八零后都四,五十岁了。媳妇熬成了婆。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改善。水泥路修到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道路变得宽敞、平整。崔灿灿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会滑倒了。村里还通了班车和货车,村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水电供应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再停水停电。通信设施也越来越先进,4g、5g 网络覆盖了整个乡村,村民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联系。
一天,崔灿灿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遇到了村里的李大爷。李大爷满脸笑容地说:“灿灿啊,这路修得可真好啊!以前去镇上得走半天,现在坐车一会儿就到了。”崔灿灿笑着回应:“是啊,李大爷,现在方便多了。”
居住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房,有的还盖起了二层小楼。崔灿灿家也在几年前盖了新房,宽敞明亮的房间,现代化的装修,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舒适。村里还进行了环境整治,配备了垃圾桶、垃圾车等环卫设施,建立了垃圾集中处理机制。污水排放系统也逐步完善,厕所也进行了改造,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乡村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卫生。
这几年,村上也安装了暖气,修了下水道。冬天邻里邻居再也不会起早贪黑烧锅炉或煤球火了。弄得人人黑不溜秋,没一天干净的。现在是好,交了暖气费,一冬天暖暖的,还省钱呢。不像以前,一到冬天,就要预备好买煤炭的钱,一冬天下来,省着点烧也要花费三,四千。时代是在进步,生活质量是在提高。
崔灿灿经常和以前的小伙伴们一起在村里玩耍,遇到正在打扫卫生的王大妈。王大妈感慨地说:“现在村里干净多了,看着就舒服。以前垃圾到处扔,味道难闻得很。”崔灿灿点头说:“王大妈,大家都越来越爱护环境了。”
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广泛应用,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只可惜由于土地流转,我们的耕地修了高铁站,修了公路,建了厂子,耕地少了,没了土地,先进的农机也没用上。
崔灿灿的父母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地劳作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农业科技也不断进步,优良品种、新型肥料、农药等得到推广应用,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着提高。村里还发展了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有一次,崔灿灿去田里找父母,碰到了正在操作收割机的张叔叔。张叔叔兴奋地说:“灿灿,你看这机器多厉害,一会儿功夫就把这一片地收完了。以前得忙好几天呢。”崔灿灿看着高效的收割机,也为村里的变化感到高兴。
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除了传统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村里利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崔灿灿的叔叔就开了一家农产品加工厂,生意非常红火。村里还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了乡村旅游项目。每到节假日,就会有很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崔灿灿的同学开了一家农家乐,收入也很不错。还有一些村民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崔灿灿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村里的旅游景点玩,遇到了经营农家乐的刘阿姨。刘阿姨热情地招呼她们:“孩子们,来尝尝我们家的特色菜。现在村里发展旅游,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同学们都开心地笑着,感受着乡村的新变化。
农家饭菜为什么可口,看着有食欲?原因很简单,房前房后不是菜就是鸡蛋,纯天然,能不好吗?
教育和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学楼、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优秀的教师也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村里还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教师交流等方式,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孩子们现在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教导。
又是万万没想到,现在条件好了,大家一窝蜂的把孩子们送到市里去读书,村上的学校再好,也经不住时代的步伐,慢慢地村里就没有了学校。仅仅只有幼儿园勉强存在。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幼儿园收费一直居高不下,最少的幼儿园一年的学费也在8000元。高的就不提了。……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也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建设全面推进,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让村民看病能够得到一定的报销,减轻了医疗负担。崔灿灿的奶奶生病了,也能及时得到治疗。
崔灿灿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从城里来交流的老师。这天,他是帮忙弟弟家接闺女来的。老师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现在的学习条件真好,一定要努力学习。”孩子们坚定地点点头。
回到家,她看到奶奶从卫生室回来,便关心地问:“奶奶,身体好点了吗?”奶奶笑着说:“好多了,现在看病方便多了。”
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村民们可一起在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在农家书屋里阅读书籍、演出学习知识。崔灿灿经常和同学们农家书屋看书,还参加了村里的舞蹈队。村里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书法比赛、篮球比赛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在一次文艺演出中,崔灿灿和小伙伴们一起表演了舞蹈。村民们纷纷鼓掌喝彩。演出结束后,赵爷爷对崔灿灿说:“你们这些孩子跳得真好,现在村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能跟着乐一乐。”
随着乡村的变化,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男轻女”“安土重迁”等传统观念逐渐淡化,村民们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很多村民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技术,回乡创业,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崔灿灿的爸爸也参加了村里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学会了在网上销售农产品,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乡村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道路的改善,水泥路逐渐修到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宽敞平坦的道路让村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也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接着,村里的房屋也开始翻新,一栋栋漂亮的砖瓦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崔灿灿家也盖起了新的房子,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在农业生产方面,变化更是巨大。如今,土地都流转出去了,大型农业机械开进了田间地头。以前热闹的农田里,现在很少能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这让一些习惯了耕种的村民心里有些不适应,他们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只想着找块地耕种。崔灿灿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他一辈子都在田里劳作,突然没地可种了,心里空落落的。
“灿灿啊,这地都流转出去了,咱以后可咋办哟?”爷爷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田野,满脸惆怅。
崔灿灿走过来,安慰爷爷说:“爷爷,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土地流转出去,能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们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呀。”
爷爷叹了口气:“唉,我就是舍不得那片土地。”
尽管村民们心里有些不适应,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土地流转带来了很多好处。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得农作物的收获变得更加高效。以前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的收割工作,现在几个小时就搞定了。而且,流转土地的村民还能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生活也有了更多的保障。
除了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那里跳舞、健身。还有农家书屋,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村民们可以在这里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崔灿灿经常去农家书屋看书,她觉得这里是一个充满知识和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