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成都盛迎,大帅归城
作者:萝卜小衫   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最新章节     
    在历经了一个多月艰难跋涉的行军之后,张献忠率领着第五军和第六军,以及一众英姿飒爽的武将,终于浩浩荡荡地返回了成都。
    队伍渐近,成都那雄伟的城门已然映入眼帘。
    只见城门口,文官集团的潘独鳌、汪兆龄、赵谦早已率领着一众幕僚和侍从,恭敬地伫立在那里等候。
    潘独鳌身姿挺拔,目光敏锐,一袭青衫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汪兆龄神情沉稳,眼神深邃,颌下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
    赵谦则面带微笑,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张献忠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他一眼便瞧见了前来迎接的众人。
    待行至近前,张献忠勒住缰绳,那战马长嘶一声,前蹄扬起,仿佛也在宣告着主人的归来。
    潘独鳌率先迎上前来,抱拳深深一揖,朗声道:“大帅,您一路辛苦了!
    我等在成都日夜期盼,终盼得大帅凯旋。”
    张献忠哈哈一笑,翻身下马,大步走向潘独鳌,有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潘先生,有劳你们在此等候。
    这一路虽说不易,可也让本帅对这大好山河又多了几分见识。”
    汪兆龄也走上前来,恭敬地行礼:“大帅,如今您归来,成都百姓皆翘首以盼,盼望着大帅能继续引领我等开创盛世。”
    张献忠微微点头:“本帅既回,自不会让百姓失望。
    不过,这一路所见所闻,也让本帅深感责任重大。”
    赵谦笑着说道:“大帅,城中已为您准备好了接风宴席,还请大帅先行入城,稍作歇息。”
    张献忠抬头看了看城门,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那咱们先进城。”
    说罢,他与众人一同朝着城内走去。
    一路上,张献忠与文官们交谈起来:“本帅在外征战期间,成都的政务可还顺遂?”
    潘独鳌回道:“大帅放心,我等依照大帅此前的部署,用心操持。
    虽有些许小波折,但总体还算平稳。
    只是在商税和治安方面,尚有一些问题,待大帅休整之后,再向大帅详细禀报。”
    张献忠皱了皱眉:“税收和治安关乎民心,不可小觑。
    待本帅歇上几日,定要好好商议一番,拿出个妥善之策。”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进入城中,只见街道两旁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虽眼中有敬畏,但亦透着一丝好奇与期待。
    张献忠见状,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成都成为这乱世之中的一方乐土,让百姓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
    张献忠在众人的簇拥下,阔步迈向城中。
    行至府邸,众人鱼贯而入。
    张献忠径直走向正厅,撩起衣袍,大剌剌地坐下,众将与文官分坐两旁。
    张献忠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后说道:“本帅回川,为的是休整,更是为了谋长远。
    潘独鳌,你先说说,这成都的粮草储备如今怎样?”
    潘独鳌赶忙起身,恭敬作答:“大帅,粮草储备此前尚算充足,然因大军回川,消耗亦增。
    目下可支至明年,但仍需早做筹谋,或征购,或屯垦,方保无虞。”
    张献忠微微颔首:“嗯,此事不可拖延。
    汪兆龄,治安之事,你有何见解?”
    汪兆龄略一思索,上前一步:“大帅,现今成都城内,人口渐繁,鱼龙混杂。
    需强化城防巡逻,严打盗匪恶行,且当制定严苛律法,以儆效尤。
    再者,可招募乡勇,辅助军队维持治安。”
    张献忠抚着胡须:“此策可行,着即去办。
    不过,本帅亦听闻,湖广地区对我们收归土地,以租赁的形式颇有微词,赵谦,你且讲讲。”
    赵谦欠身行礼:“大帅,确有难处。
    百姓历经战乱,困苦不堪,因此大量土地都被地主掌握。
    之前我们打击了不少为非作歹的地主,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地主他们不欺压百姓,甚至还有一些还赈济灾民,但却掌握着大量土地。
    虽然我们政策是要租给百姓土地,却是无地可租,而百姓更是无地耕种。
    我们几个商议后有几个想法,只是大帅您出征在外,没人拍板,所以先行搁置。”
    张献忠眉头紧皱:“土地乃是民生大事,万不可大意。
    以后若是有重要情况当及时汇报,你先说说你们是打算怎么处置。”
    赵谦微微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帅,其一,我们可派遣专员,对那些手中土地较多且无恶行的地主进行劝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主动献出土地,以作租赁。
    对于响应者,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政策优惠,比如减免税金等,如此一来,既能增加可租土地,又能避免强行征缴引发的矛盾。
    对于那些强硬派,我们可通过高赋税让他们低头。
    比如他们持有一亩土地我们收他一两,然后往上翻倍,直到他们自己受不住。”
    张献忠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嗯,此计有几分迂回之妙,那其二呢?”
    赵谦继续道:“其二,组织无地百姓开垦荒地。
    我们的领地周边尚有不少闲置荒地,若能引导百姓有组织地开垦,官府给予一定的农具、种子支持。
    并承诺新开垦土地在数年内减免赋税,待土地成熟后再行租赁事宜,如此可解燃眉之急,亦能长远规划土地利用。”
    张献忠抚掌大笑:“妙啊!此策甚好,既激发了百姓的积极性,又为日后打下根基。
    其三呢?”
    赵谦神色一正:“其三,大帅,可清查那些因战乱或其他缘由无主的土地。
    这类土地或因原主人离世,或因家族离散而荒废,将其收归官府后,统一规划租赁给百姓,这也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土地资源。”
    张献忠目光炯炯,起身踱步:“诸位,这土地之事关乎我军在湖广之根基,关乎民心向背。
    潘独鳌,你即刻安排人手,清查无主土地;
    汪兆龄,你负责制定对地主劝诫之细则以及相关奖励政策;
    赵谦,你统筹百姓开垦荒地之事,务必使各项举措顺利推行。”
    众文官齐声应道:“遵命,大帅!”
    张献忠坐回椅上,神色凝重:“本帅此次回川,所见所闻让本帅深知,欲成大业,不仅要在军事上强大,更要在民生治理上下苦功。
    这成都乃我等根基,湖广亦是关键,唯有各地皆稳,方能与各方势力抗衡,逐鹿天下。
    诸将官与文官们,需齐心协力,莫要懈怠。”
    众将与文官皆抱拳高呼:“定不负大帅厚望!”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步入正厅,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大帅,莫凡大人求见,他称已研究出新武器,望能即刻面呈大帅。”
    张献忠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好奇,当下挥了挥手,对众将和文官说道:“诸位且先依令行事,各自退下筹备相关事宜。
    速传莫凡进来。”
    众人齐声领命,有序地退出正厅。
    片刻后,莫凡昂首阔步走进。只见他身着一袭黑袍,上面沾染着些许污渍与火星,头发略显凌乱,却遮不住那满面的兴奋与自豪。
    他双手捧着一个长形木匣,眼神炽热地望向张献忠。
    “大帅,在下幸不辱命,根据您的图纸,新武器研制成功!”
    莫凡行至厅中,将木匣高高举起。
    “这是我与几位大师参考图纸,共同研究出来的。
    请大帅过目,必不会让大帅失望”
    张献忠连忙起身,亲自上前接过木匣。
    置于一旁桌上,笑着说道:“辛苦老丈人了,本帅早听闻你在潜心钻研,果真是不负所望。
    给本帅好好讲讲这是何种厉害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