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湖州
作者:皮皮的小猪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从村里带来的六个小厮三个丫鬟,秉性都还不错,陈芸娘挑了四个小厮出来,培养成点心师傅。
    另两个小厮则被吕素禾要走,又在牙行买了几个瞧着还算老实的汉子。
    吕素禾熟练掌握了蒸馏酿酒法,租了个院子,定制的工具到了就开工。
    李芙蕖的熟药铺要复杂些,周诚给她的方子有膏剂、丸剂、散剂、丹剂、酒剂和锭剂。
    她一个外行要将熟药铺开起来不容易,因此,苏樱和隋玉瞻都有份。
    不但要等隋玉瞻找到药材运回来,还得买些人跟苏樱学制药,她自己也得学。
    熟药铺一时半会儿开不起来。
    楚黛的染布庄跟吕素禾酿酒坊同一天开起来,成衣铺子还得再等一等。
    袁玉竹不着急开脂粉铺子,她打算先做出一部胭脂水粉和珍珠养颜膏。
    几人都各忙各的的,裴氏也没闲着,周诚将香皂肥皂的方子给了她。
    近来就待在院子里做香皂肥皂。
    她不打算开铺子,做好了放在袁玉竹的脂粉铺卖。
    周诚和杜武一行人三天内赶到了湖州。
    湖州只是个县城,荒凉的一匹,几十公里见不到人烟,别说两万亩土地,一百万亩也绰绰有余。
    县城很小,贫穷程度超出周诚的想象。
    先在去县衙,康县令陪同下到铁匠铺子定制农具,随后去皇帝赏赐的良田。
    良田离县城有十多里,地里杂草比人高。
    放眼望去,起码有几千棵杂树,没有树的地不到两百亩。
    杜武差点破口大骂。
    这就是良田?大老远的跑过来还得开荒。
    还不如直接在照西县开荒算了。
    狗皇帝真是......
    做了皇帝就是不一样啊,耿直的大老粗都学会算计人了。
    康县令见杜武黑着脸,缩了缩脖子。
    周诚早有心理准备。
    近几年天灾人祸,湖州一个县只有不到五千人口,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出现这样的情况属实正常。
    周诚淡定蹲下身,抓起一把黑土在手里搓了搓,比大营子沟的土地更为疏松。
    黑土地腐殖质含量高,水分保持性好,有机质丰富,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更上乘。
    禹州下辖的县并非全都是黑土地,一半以上是黄土和沙地,他去过的青州、甘州、兖州和雍州也全都是黄土地和沙地混合。
    周诚觉得自己和杜武人品大爆发,皇帝赏赐的土地居然是少见的黑土地。
    周诚压下兴奋对杜武道:“大哥,陛下对咱们不薄。”
    虽说是歪打正着,但他和杜武确确实实是赚了。
    黑土地啊,多难得。
    不但可以省下许多肥料,耕种也比硬邦邦结块的黄土地轻松得多。
    杜武:“???”
    周诚顾不上跟他解释,问康县令:“康县令,湖州闲置的土地大概有多少?”
    具体有多少康县令也说不清,只说了个大概:“一百万亩有余。”
    此刻周诚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高效的耕地机器。
    整个大周不到三千万人口,要是将湖州闲置的土地全都耕种了,少说能养活大周十分之一的人。
    周诚心里顿时火热起来。
    手放在眉骨处搭了个帐篷向远处眺望河流,河面倒映着绚烂多姿的晚霞。
    湖州有山有水,水利资源丰富,当地主要种植稻谷。
    地里杂树太多,砍树挖树根的工程过于浩大,浪费时间。
    先将没有树的地种了,等农忙过了再慢慢砍树。
    地势平坦的地方可以种稻谷,有弧度的坡地种小麦、玉米和豆类,还能撒上油菜籽等等。
    顿顿吃动物油容易三高,还是得吃些植物油。
    且做油炸食品就少不得要菜籽油。
    对了,几年没吃过西瓜,今年得种上,夏季卖到京都肯定能挣一笔。
    猪羊和鸡鸭鹅都要养,既改善大伙儿的伙食,更能赚钱。
    这么多地,不但要种粮食蔬菜瓜果还要种棉花、种桑树养蚕。
    大周只有南方城市才种桑养蚕,湖州属于南北交界,夏天较热冬天会下雪,但没有京都冷,可以种桑树。
    周诚脑中有了个大概的计划。
    总之,他一定要将这个穷到令人无法想象的湖州改造成世外桃源。
    “康县令,能不能安排出人手来帮忙建房?当然,不是做白工,有工钱。”
    房子也是重中之重,要常住得建牢固了,除了许家有女眷外都是些男人,可以将房子盖大些。
    铺成大炕,一间屋子住五六十人。
    康县令哪敢要工钱,连忙说道:“能为国公爷办事是下官的荣幸,工钱就不必了。”
    杜武虎目一瞪:“怎么,你是想让我们压榨百姓?还是你自己掏银子。”
    康县令后背发凉,抹着额头连说不敢。
    当然是压榨百姓,他自己还穷得叮当响,哪里盖得起房子。
    不过这话他只敢憋在心里。
    杜武板着脸:“还不快去办,明日一早直接带人过来,该是多少工钱就是多少工钱。”
    “是是是,那下官就先行告退。”
    康县令本想尽尽地主之谊,看杜武这架势他哪敢,得到周诚的默许立马带着人走了。
    与周诚一同来的除了杜武、隋玉瞻,还有十名身手较好的士兵。
    七人砍树搭棚子,三人计划着将地上的草给烧了,这样可以省下不少力气,还能给地里增点儿肥。
    周诚连忙制止:“地不能烧。”
    这些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出生,自小就跟着长辈种地,刀耕火种是祖辈传下来的种地方式之一。
    有人见周诚说话和气不摆架子,壮着胆子说:“国公爷,在小人家乡,草烧了能肥地。”
    周诚颔首:“你说的不错,草木灰确实能肥地,直接烧地就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影响收成。
    这么说吧,黑土里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
    直接用火烧就会破坏这些对庄稼有利的物质,本来能种出两百斤粮食,这一烧就会减产至少一成。
    要么就得增加更多的肥料。”
    众人似懂非懂。
    杜武扯着嗓门吼:“不管你们原来怎么种,来到这里就必须听从安国公的安排,否则,军法处置。”
    “是。”
    众人不敢有任何怀疑,周诚让怎么做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