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上京都
作者:随遇而安v   宝宝自带商场来穿越最新章节     
    其实大毛几兄弟这么放心在外面读书和闯荡,大部分原因是对妹妹放心,妹妹的身手那是没得说,一般的歹人妹妹都可以摆平,毕竟他们几兄弟加起来应该也打不过她。还有妹妹脑子聪明,有什么事也能处理,所以他们几兄弟才这么放心一起去京都。
    但是他们忘记了妹妹也才是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女娃娃,要是一般人,那是对外面充满着好奇,肯定也想跟着去见世面。
    小草儿小时候总是想跟着去县城,那都是她带有目的去的,那时她总想把自己捣鼓出来的东西推给吴掌柜、郑华明他们,想要给家里赚钱才想尽办法要去县城。
    后来慢慢长大,也没什么东西捣鼓出来了,她除了时常去县城看下哥哥和郑先生,其他时间都待在家里,大家也就慢慢地忘了她曾经辉煌过。
    这就是小草儿想要的,尽量她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自己不惦记着别人,别人也不会惦记着自己,就像自己从来没出现过一样,大家相安无事,就算有一天她回到了前世,大家也不会觉得伤心。
    唉,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回到前世。前世自己还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在这里,除了只想着躺平,就剩下想躺平了。
    商场里面的东西自己用意念就能拿出来,也能用意念逛商场,但人进不去。
    有时候还真想进去看看把自己推倒的那群大妈和自己最后怎么样的。用意念看不到这些,刚穿过来的时候就试过了,看不到。不知道真人进去后能不能还原现场,那样自己是不是就能避免这一场穿越了呢?
    这时村长家杨柏林也跟家人说起去京都的事。
    村长家里,大家听了杨柏林的话,都无比高兴。去京都,多少人一生的梦想就是去一趟京都,看一下天子脚下的的繁华。
    孙子读书的目的和所有读书人一样,去京都,参加会试,现在这个机会来了,那是全家人都欢喜的事。
    能去京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接下来要安排的事也很多。京都不是说去就能去,吃的、穿的、住的,哪一样不得考虑清楚准备好。
    “郑先生有什么安排吗?”村长问道。
    “郑先生和华明哥跟我们一起回京都,先生说让我们几个都跟着他住在府里。”杨柏林说。
    “只有你跟大毛一起去吗?”村长媳妇问道。
    “不是的,这次大毛、三毛、四毛都去,三毛是跟华明哥做生意的,而且他们家的毛竹快餐店在京都也开有铺子,四毛就是去考国子监,先生说如果考不上就在京都另外找一家书院上学,也比府学好些,主要还能跟着先生一起读书。”杨柏林如实地说。
    “四毛也拜郑先生为师了吗?”村长问。
    “没有,只是他上学后一直是跟着先生读书的,先生对他很是满意。”杨柏林对大毛几兄弟也是羡慕得很。
    一人拜先生为师,几兄弟都可以跟着先生读书。不过自己的运气也好,由于跟大毛的关系好,所以郑先生对他的教导跟弟子也无异。所以去府城、京都都叫人他一起。
    其实郑先生也是看杨柏林的人品不错,才华也还可以才愿意带他。要是人品不行,就算你多有才华也入不了郑先生的眼。
    “那么多人都住先生家会不会打扰了。”柏林娘问道。
    “目前先生是这样安排的,具体的话只能等去到京都才知道,再不行到时我出来租个小院子也可以的。”杨柏林说道。
    “在京都租院子会不会很贵?”柏林娘说。
    村长瞥了一眼儿媳妇,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家还是能供得起林哥儿去京都的。”
    村长媳妇也说:“对,林哥儿,你不用担心银子的事,家里现在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但是供你去京都考学还是供得起的。”
    “对,对,对,林哥儿,娘刚才也只是顺口问一下,没去过京都对那里的事不是都好奇吗,家里可以供你去考学。”
    “是呀,林哥儿,你就别提心家里,以前那么难都过来了,现在可比以前好多了,你就放心去京都,好好准备会试就好了。”杨柏林的二叔说。现在他也在家具作坊上工,兄弟两人一个月的工钱加起来可不少。
    “是呀,家里有进项,你就放心吧,要不是你下面的几个弟弟不争气,再供两个读书还是可以的。”他二婶也说道。她现在也在绣坊里做活,每月也有工钱。
    “谢谢二叔二婶的支持,侄儿会好好准备的。”杨柏林对着他二叔二婶行了一礼。
    “家里除了银子外还要准备什么东西吗?”村长问道。
    “也没什么要准备的,先生说带些日常用的东西和书籍就好了。”杨柏林说道。
    “明天我去问问大山他们,看看他们都准备些什么东西,我们也好准备上。”村长媳妇说。
    嗯,可能不行,人家都准备到京都买院子,估计你们家现在还买不起。
    第二天一早,
    村长夫妻俩人就到了杨大山家,连早饭都没吃,村长的意思是,就算吃了,去到他们家也是再吃一次,干脆到他们家再吃也不迟。
    村长媳妇:你想得还真美。
    他们慢悠悠地走到杨大山家的时候,他们还真的没吃早食,因为几个孩子都在锻炼,杨大山和李氏见孩子们都回来了,今天也就不去作坊了。
    “叔,婶,这么早,快进来,快进来。”他们俩人一进院子就被李氏请进堂屋。
    此时杨老太正在堂屋里喝水,这是跟着小草儿学的,每天起来洗漱后必须喝一杯水,这一杯水的作用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