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晒黑
作者:随遇而安v   宝宝自带商场来穿越最新章节     
    有了唐言书这个父母官主导推广宣传种植新粮种,加上青山村的各家亲朋好友的扩散,秋季的红薯顺利在平江县老百姓家种植。
    亩产几千的新粮种,青山村今天才挖完,第二天就传遍了周边村子。
    县衙都还没有在下面的村子宣传完,离青山村近的村民大多数都知道了,还有很多跟青山村沾亲带故的人家已经拿到了红薯种。
    为了避免红薯烂掉浪费,亲朋好友来拿红薯的时候,青山村的人都教他们怎么存放。没有拿到的人家只能先学会怎么存放再等着县衙通知去领。
    是的,是去县衙领,不用钱,只是现在领多少,收成的时候要还回来,一斤红薯种收成后还四斤红薯。
    大家提前预料的事情也发生了,就是周边一些权贵世家听到风声,派人来找百姓买,得到的结果是:只留够做种的,其他都卖给县衙了。
    这些权贵就想像以前一样以身份压人找县衙买粮种。但没想到这个县令比他们更加权贵,他们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都使不上,也不敢使。
    唐言书还对他们扬言说:你们也别想着去把老百姓手里的抢过来。老百姓手里有多少粮种,能种多少地,我们县衙都有登记,还记得清清楚楚,要是你们真敢抢了,那我就要找圣人给咱们评评理了。
    总之一句话:谁敢来抢粮种,坏我的大事,让我管理底下的百姓挨饿,我就去谁家里要粮食去,不给我就我圣人评理。
    各权贵世家都想不到,一向风度翩翩的唐公子居然用这么无赖的方法,可也拿他没办法,他把圣人搬了出来,且圣人也随便他搬,不就是默认他了吗?
    每户都作登记这个方法还是从青山村的村民个个手拿一张纸条得来的启发。
    他们当时就跟百姓说了,接下来有谁想要强买你们的粮种,你们都可以拒绝,让他们找县衙买,因为你们谁家有多少谁家能种多少,来年有多少收成我们县衙都登记在册,记录得清清楚楚。
    百姓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是怕县衙到时真的要这么多红薯而自己没种这么多;二是现在卖了拿到银子是很爽,只怕到时这些银子都买不了几顿饭的粮食,何不自己种来得划算。
    就这样,权贵世家不敢抢老百姓的,也压不过唐言书这个世家公子,派来的人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也有看不惯他的人,那就是他的上官。
    你一个新来上任的县令,一来就得这么一个天大的好事,要是其他人肯定想着把功劳往上官面前送, 好得了上官的青睐。你倒好,一来就把周边的权贵都得罪完了,到时出事可别想我会站你这边。
    还有就是周边县城的县令大人们,都是同僚,都是为老百姓做事,为什么你得了高产粮种一点都不分给我们?你这是想跟周边县城的县令搞对立吗?
    还有人直接上书弹劾唐言书,理由是:强迫老百姓为他所用,不顾老百姓意愿,种植他指定的农作物,从而中饱私囊。
    然而,弹劾唐言书的折子在朝堂上没有溅起一点水花,只是吏部按规定例行给他去了询问函,让他上折子自辩,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开玩笑,有高产粮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谁还敢抓住不放,那你也可以放出去不用回来了。
    这些事根本影响不了唐言书,他虽然对农事不懂,但对这次种植红薯这事很上心,县衙里有专门负责农事的人,他隔三差五就带着人往乡里走,把县务丢给县丞等一众下属。
    平江县最大的乡绅都已经被拉下马,平时也没有什么大案子,唐言书把一般的县务都分派到下面的人,自己只管大事。
    要是像崔县令一样,县衙里什么大事小事一手抓,那可不得把自己累死。
    他现在专门跟踪红薯的事,每个时期阶段的长势,施肥等等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这么爱出去跑,把一个好好的贵气公子硬生生的晒黑了几度。
    再次见到郑华明齐星云的时候,郑华明忍不住笑了半天。
    “你就该这个样子下乡,还是跟之前一样白白净净的,走在田地里,那些大娘、小媳妇都只顾看你去了,根本没心思做事。”
    这是真的,唐言书下乡时,那些大娘看到这么白白净净的小哥儿可喜欢了,拉着他一个劲地聊天,东南西北、村里外村就没有这些大娘不知道的,这些都是她们平常在村头大树底下的谈资。
    还有要给他介绍小娘子,村里的、隔壁村的,谁娘家的,一抓就一大把,不怕你挑,就怕你不挑。
    一开始,唐言书是被这些大娘们吓跑的,后来下乡多了,遇到这种事多了,脸皮也厚了,还能跟大娘们说几句笑话。
    只是他现在晒黑了,也没之前那么吃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