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
作者:月落忘羡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最新章节     
    “接下来就是乙级英灵召唤卡了,系统开始吧!”张符开始继续进行召唤了。
    【叮,使用乙级英灵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乙级英灵北宋名臣苏辙!
    植入身份为:大明都察院官员!】
    【叮,扫描完毕!
    苏辙
    武力:37
    统帅:85
    智力:94
    政治:95
    文学:100
    神兵利器:无
    神驹宝马:无】
    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
    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宰执。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
    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颍昌,独门谢客十余载,致力于整理旧着、教育子弟。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被追复为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着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有《栾城集》等传世,今人亦整理有《苏辙集》。
    ......
    因“元佑党争”牵连,绍圣四年(1097年),苏辙被责授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苏辙初来雷州,水土不服。据载,雷州知县张逢、海康县令陈谔对苏辙非常友善,以诚相待,礼遇有加。时劳问有。”
    苏辙虽谪居雷州仅一年,但他面对雷州当时“其民甘于鱼鳅蟹虾,故蔬果不毓;冬温不雪,衣被吉贝(木棉),故艺麻而不绩,生蚕而不织,罗纨布帛,仰于四方之负贩。
    工习于鄙朴,故用器不作。医夺于巫鬼,故方术(指医术)不治”,致力于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启发民智,破除迷信,致力于农、工、商之利,教民治穷致富。
    他在该诗引中又说:“我迁海康(今雷州)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他教导人民“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药饵具前,病安得至?”
    这首诗表现出苏辙体察民情,关心民瘼的民本思想,同时,该诗也是研究雷州当时风土习俗的重要史料。
    此间,章惇得知张逢礼遇苏辙,派董必明查暗访,称其以强占民宅,但因有租券,不便加罪,便于元符元年(1098年)诏苏辙迁循州。
    后来,雷州人民在苏辙居住地建遗直轩以纪念。
    ......
    【叮,使用乙级英灵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乙级英灵南宋名臣文天祥!
    植入身份为:当代名士,大明工部官员!】
    【叮,扫描完毕!
    文天祥
    武力:80
    统帅:89
    智力:98
    政治:95
    文学:109
    神兵利器:无
    神驹宝马:无】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
    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
    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
    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
    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佑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
    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文天祥的着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
    文天祥于开庆元年(1259年)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
    时元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避兵。
    文天祥上书宋廷,建策建方镇分地防守,从民兵中选精兵,破格选用将帅。
    并请除杀动摇民心的董宋臣,未被采纳,辞官回乡。
    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宋守将多降。
    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今杭州),他上书建议分全国为四镇,集中财力、军力抗元。
    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今属江苏),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今杭州西)。
    德佑二年(1276年)力请同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张世杰率京师军民20余万,与元军背城一战,宋廷不许。
    后一度被元廷扣押,北上途中逃至温州(今属浙江)。
    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
    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十一月,进军江西失败。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在各地抗元义军和人民支持下,再攻江西,于雩都(今于都)击败元军,收复兴国(今属江西)及赣州、吉州的属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于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