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于谦
作者:a李明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最新章节     
    于谦生于1398年5月13日,卒于1457年2月16日,享年60岁。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谥号忠肃。
    于谦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其祖父忠诚守信、清廉正直的情操深深影响着他。
    于谦自幼聪慧,苦读经书,和老师作对联来使自己免受体罚,十岁时曾因才智得到巡按的赏识。
    他十七岁参加乡试未中,但并未气馁,更加努力学习,终于在24岁时考中进士,正式开启官员生涯。
    宣德元年(1426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
    同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亲征,于谦随行。
    朱高煦投降后,于谦严词责备其罪行,得到皇帝赏赐。
    他在外出巡按江西时,为数百个被冤枉的囚犯平反,还上奏弹劾了陕西官校欺压百姓的罪行,并要求派遣御史将其抓捕问罪。
    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任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他到任后走访了解民情,考察应兴办或革新的事务并上疏提出对应政策。
    当地出现水旱灾情时,他会及时上报,一年多次。
    正统六年(1441年),他上疏提出给贫困户发放谷物和地方官员升迁新标准的政策,获皇帝同意。
    于谦下令加厚黄河防护堤并设置官员督促检查,还在大路两旁种树打井。
    他又上奏请求朝廷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大同,把管辖区域内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收为官屯以资助边防经费。
    于谦在职九年,威望恩德遍布晋豫各地,后升任左侍郎,享二品官俸禄。
    明英宗即位之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朝政,重视于谦意见,其白天递的奏折夜晚就会被批准。
    “三杨”去世后,权力转移到太监王振手中,王振误将于谦当成曾顶撞过他的御史。
    正统六年(1441年),于谦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王振指使通政使李锡弹劾于谦,于谦被判处死刑,关在牢房三个月。
    后来王振发现是自己误会,于谦才得以免死,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于谦降职后,许多人希望他留任,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上书请求,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进言,于谦再次被任命为巡抚。
    正统十二年(1447年),山东、陕西产生大量流民到河南求食,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并上书请求派遣布政使年富安抚流民,给他们田、牛和种子,设置里老监督管理。
    次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举进犯,王振引导明英宗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未果。
    邝野随帝出征,于谦留京主持兵部工作。
    明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回后,朝野人心浮动,郕王朱祁钰监国并召集大臣讨论方略。
    侍讲徐珵主张迁都南京,于谦坚决反对,认为应吸取宋朝南迁教训,主张保卫京城,其意见得到郕王肯定,朝廷确定守卫京师的决策。
    土木堡之战使明军实力大损,京师只剩不到十万士兵,于谦上书奏请郕王调派多地军队赴京,并进行一系列策划部署,使人心稍安,他也因此被提拔为兵部尚书。
    郕王暂代皇帝处理政务时,廷臣请求诛杀王振九族,王振党羽马顺出来斥责,激怒朝臣,给事中王竑带头殴打马顺致其死亡,朝堂大乱,郕王欲离座,于谦推开众人扶住郕王并请求他宣布大臣们无罪。
    事后,吏部尚书王直表示自己比不上于谦,国家因于谦才得以稳定。由于太子年幼,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请求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推辞数次后同意。
    于谦进去回答皇上问话,情绪激昂地提出意见,皇帝全部接纳。
    景泰元年(1450年)十月,明景帝命令于谦负责全部军马调动。
    也先部队挟持明英宗攻下紫荆关,直逼京师。
    石亨提议坚守不出使敌军疲惫,于谦不赞同,认为对方轻视我方,不应先示弱,他选择出城迎战,调遣各将领和二十二万名士兵在九门外列阵,将兵部事务交给侍郎吴宁,关闭各城门后亲自督战,下令退却者格杀勿论。
    战役结束后,副总兵高礼、毛福寿俘虏敌方一个头目。
    明景帝很高兴,下令让于谦组建听从自己调动的军队,并安排太监兴安、李永昌协助他管理军务。
    也先深入时原以为攻占京城易如反掌,但看到明朝军队并非想象中那么低迷,于是感到泄气。
    叛徒宦官喜宁教唆也先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求明朝大臣用黄金和丝织品迎接,后又要求于谦及王直、胡濙等人出城谈判,但这些要求均被明朝拒绝。
    也先部队偷袭德胜门后,于谦指挥骑兵引诱敌军至西直门,支撑到京师援军赶来,也先部队撤退,其前锋部队也在彰义门被击退。
    也先又攻打京城北土城,居民爬上屋顶投掷砖石与军队合力作战,最终击退敌军。
    然而,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后,于谦被权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以谋反罪名逮捕并处死,家属被充军边境。
    成化初年(1465年),明宪宗将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于谦的冤屈,于谦的官职得以恢复,皇帝还为他赐下了祭文。
    弘治时,于谦被追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号为忠肃。
    【后世评价】:
    -《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他与岳飞、张煌言被世人称为“西湖三杰”。
    - 他的诗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在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挽狂澜,拯救了明王朝,避免了国家走向灭亡,尽显民族英雄的担当,名垂千古。
    他力主抗战,反对迁都;另立新君,重建领导核心;组织北京保卫战并取得胜利,保卫了岌岌可危的大明朝。
    《称号》:
    “于少保”“忠肃公”。
    《功绩》:
    - 巡按江西时,为数百个被冤枉的囚犯平反,弹劾陕西官校欺压百姓的罪行。
    - 巡抚晋豫期间,走访了解民情,考察应兴办或革新的事务并上疏提出对应政策。他下令加厚黄河防护堤并设置官员督促检查,还在大路两旁种树打井;
    上奏请求朝廷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大同,把管辖区域内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收为官屯以资助边防经费;
    在当地出现水旱灾情时,及时上报,并采取发放谷物、低价出售官仓粮食等措施救济灾民,还将灾民安置在新立的乡郡中,为他们提供田地、耕牛以恢复生产。
    -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 明代宗即位后,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过错》:
    【我也不知道历史有没有,但如果有,用网友的话来说,那应该就是,对得起天下,唯独对不起朱祁钰。
    因为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
    于谦明明知道这一密谋,但他选择了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