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岳飞
作者:a李明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最新章节     
    岳飞生于1103年3月24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初期主战派官员、着名的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虽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颇有气节和抱负,喜好读书,尤其擅长《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
    他曾向武术家周侗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在真定宣抚使刘韐处应征入伍,曾率二百兵士在相州击溃盗贼,并活捉贼首陶俊和贾进和。
    赵构到达相州时,岳飞得以进见,并奉命讨伐游寇吉倩成功,晋升承信郎。
    此后,他在李固渡率骑兵诱敌击败金兵,又在滑州以南与金兵相持时独自阵前杀敌,击退金兵,因功迁升为秉义郎,隶属于东京留守宗泽。
    宗泽教授其作战阵图,岳飞则认为作战应灵活多变,宗泽深以为然。
    南宋建立后,康王赵构即位,即宋高宗。
    岳飞上书千字,力劝高宗趁金兵未能在中原立足根基之时,率军北渡,收复失地,但未被采纳,还以越职罪被剥夺官位,赶出军中。
    岳飞离开军中后投奔河北招讨使张所,任修武郎、中军统领。
    他劝张所凭借河北稳固开封,张所任其为武经郎。
    岳飞随从都统制王彦渡河,在王彦停兵不前时独自率部与金兵鏖战,先后在新乡、侯兆川等地击退金兵,受伤多处。
    粮饷用尽后,王彦不予支援,岳飞率兵北上,俘虏金将拓跋耶乌、刺死金将黑风大王,后因与王彦不和,转投宗泽,任留守司统制。
    宗泽去世后,岳飞跟随杜充。!建炎二年(1128年),他在黑龙潭、竹芦渡等地击退金兵。
    次年因多次击败贼寇,活捉贼首杜叔五、孙海等,累迁至真州刺史。
    杜充准备率军南撤建康时,岳飞认为中原之地不可丢,但杜充执意南撤。
    途中岳飞与贼寇张用、李成交战皆获胜。
    杜充守卫建康时闭门不出,金军渡江后岳飞苦战,后杜充叛变降金。
    岳飞在广德六次战胜金兵,俘虏金将王权等四十余人,且不允许士兵向百姓索要粮食,许多汉民前来归附。
    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宗弼进逼常州,岳飞率部屯驻境内,降伏盗贼郭吉等人,获百姓称赞并被为其画像立祠。
    后岳飞率部与完颜宗弼交战获四战四胜,并在镇江东、清水亭追击金军全胜,还用计夜袭金营,又率骑军进攻龙湾,大败完颜宗弼,迫使他逃亡淮西,成功收复建康。
    在讨伐贼寇戚方时,岳飞也屡战屡胜,张俊向宰相范宗尹夸赞岳飞,朝廷任命其为通州、泰镇抚使兼知泰州,但岳飞主动请求镇守淮南东路,以收复各州郡及沦陷地区。
    金军进攻楚州时,岳飞支援获三战三胜,杀死金将高太保并俘虏七十多人。
    刘光世畏敌不前,岳飞孤守通州、泰州,后因泰州失守请求处分。
    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自请作为先锋平定张俊与李成部将马进在洪州的对峙,渡江作战在玉隆观大败马进,迫使其窜入筠州,后将反击的马进彻底击败,李成增援失败奔亡齐地。
    岳飞因首功被任命为神武右军副统制,留守洪州,授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官衔。
    次年,曹成率部十余万占领道州、贺州,岳飞奉命招安,请求剿灭曹成,获宋高宗允准。
    他制造假象迷惑间谍,大破曹成并使其逃亡连州,只诛杀首领并招抚部众。
    此后,岳飞又陆续平定了马友、刘忠、李宗亮等人的叛乱。
    绍兴三年(1133年)春,岳飞因担心寇乱复发未成行临安。
    虔州、吉州盗贼横行并掠夺多地,岳飞奉命前去平定,在虔州大败贼寇,又命人招降残余贼寇。
    宋高宗密令屠尽虔州城民众,岳飞再三恳求只诛杀首恶,获高宗同意,百姓感激并供奉其像。
    同年,岳飞入朝觐见宋高宗,得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旗帜,并被接连升迁,官至神武后军都统制,保留制置使职务。
    绍兴四年(1134年),刘豫建齐,与金兵联合攻破襄阳等六郡,并与洞庭湖寇贼杨么勾结企图南下。
    岳飞认为襄阳六郡是北图中原的根本,上书请求率先攻取,获宋高宗任命为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
    他率部渡江后收复郢州城,守将京超投崖自杀,又派张宪、徐庆收复随州,自己进军襄阳击败李成,接连收复邓州、唐州、信阳军。
    事后岳飞请求辞去制置使,未得朝廷同意,随州、郢州、唐州、邓州、信阳军被并合为襄阳府路隶属于岳飞。
    岳飞移驻鄂州,被授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爵武昌县开国子。
    完颜宗弼与刘豫合围庐州,岳飞受高宗之命前往救援,金兵见“岳”字旗和“精忠”旗溃败。
    庐州平定后,岳飞请求免除民众以前拖欠债务并酌情量贷,以考核各地官员招抚流民的数量。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母亲被封为国夫人,他被授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爵位为武昌郡开国侯,又任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负责招捕杨么。
    杨么党羽黄佐主动招降,岳飞让其返回洞庭湖对付杨么,黄佐感激并屡立战功,还招降杨钦等人。
    岳飞多次命人进攻杨么外围营寨,降伏数万人。
    张浚认为杨么水寨难以攻破,岳飞保证八日捕获贼众。
    到达鼎州后,他一面利用受降部众招降,一面置寨列舰准备进攻。
    杨么重要部下接连被招降,其据险而守不肯降伏,驾驶车船逃入湖中。
    岳飞命人制作木筏堵塞湖汊港湾,用腐木乱草投放上流,又让人谩骂激怒杨么使其追击,最终因水道受阻被斩杀。
    此战岳飞斩获千余艘战船,极大扩充了鄂州水军,得以进爵为公,除荆湖南北、襄阳路招讨使。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奉命移军京西,改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并任宣抚副使,于襄阳设宣抚司以图收复中原。
    期间因母亲去世居家守丧,宋高宗多次诏令其前往武昌调动军队,岳飞不得已回军。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宋朝廷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岳飞坚决反对这一屈辱性的和议,主张继续抗金,却遭秦桧等奸臣诬陷。
    同年,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享年三十九岁。
    岳飞去世后,秦桧死后,朝廷欲为他平反,直至宋孝宗时才恢复岳飞官职,追谥“武穆”,并予以改葬于临安栖霞岭(今杭州栖霞岭),在鄂州建“忠烈庙”。
    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岳飞为鄂王。
    【后世评价】:
    民族精神的象征。
    南宋周端朝赞“志还故疆,为名将第一”
    朱熹赞他“纯忠纯孝,大武大文,岂其孙(武)吴(起)之侣,抑亦伊(尹)吕(尚)之伦。遗憾千秋,未返北巡二帝驾,旷观百代,克绍尼山一圣人”;
    文天祥评价他“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
    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
    元编着《宋史》的史官称其“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明太祖朱元璋评价他“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明神宗朱翊钧加封其帝号特封为“三界靖魔大帝”,保劫昌运岳武王;
    明徐珵赞其“始终以恢复为己任,才与志副,名与实副,南渡以来,一人而已”;
    清康熙题匾岳飞庙“名垂宇宙”;
    清乾隆题匾“伟列纯忠”,赞其“惟尔公忠秉性,智勇超伦”;
    清慈禧太后题匾“忠灵未泯”;
    清光绪题匾“百战神威”。
    《功绩》:
    - 军事才能出众:他所率领的“岳家军”战斗力强,金人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 抗击金兵:多次率领岳家军北伐,收复襄阳六郡,郑州、洛阳、郾阳等中原失地,取得了诸多战役的胜利,给金兵以沉重打击。
    《过错》:
    口号问题:
    岳家军的口号曾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不听调遣:
    岳飞作为军事统帅,曾有擅自撤离河南地区、在淮西之战时未及时支援等违背宋高宗心意的行为。
    干涉立储:
    在宋高宗没有儿子且正为此事发愁时,岳飞隔三差五催促皇帝立储。
    岳飞之死更多的是因为南宋朝廷的复杂,真正害死岳飞的是宋高宗赵构,赵构担心武将拥兵自重、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而秦桧则迎合赵构的心思,充当了杀害岳飞的刽子手。